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67|回覆: 0

[醫藥資訊] 烏鎮互聯網國醫館揭牌開館,開出全國首張中醫電子處方

[複製鏈接]
新華社 發表於 2017-11-2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丨新華社

32123032f545c18199b69e64982a558f.jpg

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烏鎮,再次孕育出智慧醫療創新成果。11月25日,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前一周,全國首家互聯網國醫館—烏鎮互聯網國醫館在烏鎮揭牌開館,並開出首張基於智能化辨證論治的中醫電子處方。

據介紹,這是繼全國首個互聯網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發布後,烏鎮在『互聯網+醫療』領域的又一次重大創新實踐。201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正式實施,中醫藥傳承與發展迎來黃金機遇期。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導,微醫聯合桐鄉市政府及全國多家中醫藥大學、中醫院共同打造的烏鎮互聯網國醫館逢時而生,成為烏鎮為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獻上的一份厚禮。

9ae4fa8ee471446f98188370aed340e5.jpg

烏鎮互聯網國醫館位於烏鎮虹橋路,總面積達到4500平方米,以『中醫藥+互聯網+人工智能』為創新主題,內設『國醫、國藥、國技、國禮』四大服務體驗區,集中展示了中國上千年的中醫藥文化歷史、中醫流派傳承、道地藥材、智能中醫的創新應用,以及中醫藥文化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輸出。

烏鎮互聯網國醫館正式開館運營後,將加掛嘉興市中醫醫院互聯網烏鎮分院,邀請知名老中醫坐診,為桐鄉百姓提供中醫診療、中藥湯劑、膏方與中醫養生等服務。通過微醫平台連接的500多家中醫院、6萬多名中醫師,當地百姓在國醫館可以『足不出鎮』就能享受到全國優質的中醫藥服務。

國醫體驗區以『古代十大名醫』、『浙派中醫』為核心,全面呈現了中醫藥文化悠久的歷史脈絡和流派傳承;國藥體驗區展示了包含港澳台在內的32個省市、地區的特色中醫和道地藥材;國技體驗區全面展示了中醫智能化的最新應用和產品,包含中醫體質辨識、心理測試、線上問診、智能開方等應用;由微醫和白山市政府深度合作的國禮體驗區,精選以長白山人參為主的48個企業的62個系列長白山大健康特色產品,全面展示了各地的中醫藥特產。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余海洋,在視察烏鎮互聯網國醫館時表示,『烏鎮互聯網國醫館積極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推動中醫藥服務創新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健康服務需求,探索意義深遠。』

與烏鎮互聯網國醫館同期亮相的,還有中醫人工智能的『黑科技』——懸壺台。懸壺台是以辨證論治為核心,將名中醫、名藥方的經驗凝聚成的辨證論治雲平台。目前,該平台已經在浙江省300多家中醫館運用,累計輔助開方超過160萬張,已經成為世界應用最廣的中醫『智能醫生』。開館當天,嘉興市南湖區七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盧昌鴻醫生,就通過烏鎮互聯網國醫館雲診室,與國醫館的陳可兒主任中醫師進行會診,藉助『智能醫生』為前來就醫的湯先生提供了中醫遠程會診服務,開出了烏鎮互聯網國醫館的首張中醫電子處方。懸壺台和烏鎮互聯網國醫館的總設計師倪榮博士表示,『通過「智能醫生」,基層中醫生可以獲得「國醫大師」級的指導,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中醫服務。』

6d143df24ef3ff759aa8ac673ee63272.jpg

當日,中國醫院協會中醫院分會主委、廣東省中醫院終身名譽院長呂玉波,受聘擔任烏鎮互聯網國醫館的名譽館長。呂玉波表示,很多名老中醫的臨床經驗往往只能意會很難言傳,藉助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很好地將這些隱性經驗顯性化,實現中醫經驗的完整傳承,讓中醫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作為中醫流派傳承基地,同期揭牌的烏鎮國醫學院可開展名醫、名派、名方的優勢挖掘,遠程帶教、網絡推廣的研究和培訓,致力於通過互聯網及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中醫藥傳承的網絡化和系統化。目前,名中醫俞瑾、國醫大師劉敏如等中醫大家在該平台的國醫傳承工作正在組織開展。

『我們希望藉助烏鎮這個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舉辦地,將烏鎮互聯網國醫館建設成『中醫藥+互聯網』的服務體驗基地、國家互聯網名醫名方傳承平台、全國道地藥材的質量認證及溯源中心和「一帶一路」中醫文化輸出的世界窗口』微醫創始人廖傑遠在向嘉賓介紹烏鎮互聯網國醫館時如是說。

I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為新華社、浙江之聲,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