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19|回覆: 0

[醫藥資訊] 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手術刀下的謊言和藥瓶里的欺騙

[複製連結]
黃潔夫 發表於 2017-11-1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丨民兵智庫

在一次全國政協醫衛組委員聯組討論上,時任衛生部副部長、協和醫院肝膽外科著名醫生、中央保健委員會副主任黃潔夫同志拿出一本震驚歐洲醫學界的真相著作【無效的醫療】說:

很多藥不是該吃的,卻在吃;很多治療是不需要的,卻在做;很多手術會使病人更痛苦,卻也在做。這是現在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6b1dca84a1b3a3c57d94c97bf4b9df30.jpg

【無效的醫療】是德國醫生尤格·布來克所著。這本書給我們上了關於醫療領域觸目驚心的一課,我們絕對有必要了解更多的醫學病理知識,來應對醫生帶給我們的不真實信息。

正如【新京報】刊登黃潔夫同志的話語時所說的那樣:美國,40%的醫療是無效的;在我國,這種現象也已經非常突出。

黃潔夫同志說:『我是肝膽外科的,在臨床上,很多小的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肝上的血管瘤對人是無害的,70%的膽囊結石是無症狀的,醫學上稱爲「安靜的石頭」,並不影響健康,但是現在只要進了醫院,一般都要你去做手術』。

治癒疾病的到底是醫學,還是人體自身?

在患者漫長的治療過程中,我們很難區別,疾病的治癒究竟是成堆的藥品和外科手術的作用,還是身體自我康復的結果。

全世界25000種醫學刊物,每年發表200萬篇醫學論文,但其中70%研究結果都不公之於眾——因爲這些論文反映的是現代醫療的負面和弊端,是醫療界的『雷區』,一旦公布對醫療機構非常不利。 比如:

10多年前,有一種『心臟雷射手術』,是在跳動的心臟上燒灼出20—30個小洞,讓血管得以再生來改善心肌供氧。這項手術的創立者是瑞士克勞茨林心臟外科醫學中心首席醫生迪克·馬斯,這項手術在歐洲曾經瘋狂的盛行,後來經英國專家反覆論證,此項手術並沒有比僅僅服藥的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但手術費用卻非常之高。

對此,【無效的醫療】中談到:

這是一個謊言,很多時候,它欺騙了生命,更多時候,它自欺欺人。從整形外科的神話,到心臟手術的誤導;從無奈的腰痛,到以痛苦出名的化療,都令人憂慮。

真實的支架手術

『心臟支架手術』的狀況就更令人擔憂了,德國萊比錫醫院的外科專家做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實驗:

他們將100位冠狀動脈狹窄達到75%的患者分成兩組,一組手術,另一組不手術每天鍛鍊身體,一年後,手術組的康復率70%,而沒有做手術組的康復率卻達到88%。

像這樣的實驗結果和數據,醫療機構是極不情願公布於眾的,因爲心臟手術帶來的高額收入是醫院和外科醫生都無法抵禦的『誘惑』,從醫的職業道德在強大的利潤面前搖搖欲墜。

中國曾有個35歲男性病例,一天他心臟稍感不適,來醫院就醫,醫生們發覺此患者有較強經濟實力,於是興趣油生,後來在治療過程當中居然給他心臟植入17個支架,使他終於無力支撐如此『優厚的治療』撒手人寰。

真實的椎間盤手術

『椎間盤切除術』已被證實有四成是失敗的,甚至術後病情惡化的達到了12%,英國在一次外科醫生研討會上,研究人員對220位整形外科醫生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220位醫生沒有一位願意因腰痛而接受手術治療的。即便像腰間盤突出這樣的『頑症』其實也都可以憑自身慢慢恢復,英國的柯拉馬醫生強調:

脊背本身有驚人的自愈能力,免疫系統的細胞會將從椎間盤脫位的物質視爲異物,通過酵素加以溶解,這就是自愈作用,但這需要一些時間

醫生永遠也不會這樣告訴患者,醫生會說這種病永遠不可逆轉,就像高血壓和糖尿病所謂的『永不治癒』。

真實的癌症

幾乎所有年長者體內都會有若干腫瘤,且只有極少數才具危險;而使事情複雜化的正是這種腫瘤特性。哈佛醫學院的朱達·福克曼和拉格哈·卡盧里指出:

『大部分人都有些許腫瘤而不自知。』

癌症在檢查中,只要組織切片的間距足夠緊密,恐怕每個腺體都能篩檢出腫瘤,即使不是100%的機率也差不多。因爲,每個細胞都有原癌基因,要是有一個原癌基因被激活就可能產生癌細胞。

早期發現固然給一些人帶來康復,但若干多餘診療也爲人帶來不必要的恐慌和損害,這種措施的利弊得失目前在醫學界還是眾說紛紜。

癌症並不像醫生說的那麼可怕,即便晚期的癌症都有很多保持穩定不發的,只要不去輕易『打攪』癌腫與免疫系統的『平衡對峙』狀態。

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其實非常堅韌『頑強』,有研究資料顯示正常人每天體內都會有500—800個癌細胞產生,但全部都會被人體效應B細胞產生的抗體『處決』。

病症更傾向於自發消退

若干病症其實傾向於自發消退,所以實際上是靠人體自然恢復的。感冒時,找好醫生是7天康復,遇到不好的醫生則需要拖延了。

即使患者因爲這種自愈力病情得以改善,但他們自己和醫生還是會將這種好轉歸功於醫療措施。例如:

關節炎,在進行治療的病患當中,約有35%的關節炎患者不管做了什麼,都會自動康復。

(實際上醫學的作用更傾向於)安慰效應的發生,可說是因爲它喚起人體的自愈力:

人一旦開始感到需要幫助,可能就啟動了自身的康復能力,以及類似藥物引起的生化反應。另外,在負面的預期下,也可能出現負面的效應。

世界上有平價治療方案啊?

患者在看病過程中,真正的『實話』醫生往往不見得與患者透露,但他自己心裡非常清楚每個患者的『最佳治療』辦法。只是這個『最佳治療』若失去利潤,醫生就會將其棄之一旁,然後生動地對患者和家屬講解他的『權威方案』。曾有位醫生講了這樣一件事:

他在消化科上班的第一天,他們科室要完成的一個指標還沒完成,快要下班的時候來了一個患心血管病的農民因爲掛錯號找到了他,但是他當天一個病人都沒有接,因此當時就違背良心給這位農民看病開了藥。

病人抓藥再回來問他時,他覺得內心實在過意不去。他就告訴這位農民再去掛一個心血管的號,那個農民突然哭道『我錢都用光了,再無錢拿藥』,這位醫生頓時沉默無語,後來他說道,他當時有一種坐檯的感覺,從此告別了醫院,再不想做醫生。

人年紀大了後難免會看很多病,難免要去醫院,健康是我們自己的權利,更是我們自己責任。我們要爲自己的健康負責,醫生只是我們的助手。

I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爲『民兵智庫』,作者/尤格·布來克、黃潔夫,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