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75|回覆: 0

[城建考古] 東天山早期聚落形態初探

[複製連結]
馬健 發表於 2017-11-1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東天山地區位於天山廊道東端,東接河西走廊,西北通阿爾泰山,既是古代絲綢之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農牧文化互動與交融的重要區域。

東天山自然地理環境自南向北可以分為三個區域,南面是以白楊河、泉水河流域為代表的哈密綠洲盆地,平均海拔在500米上下,地勢低洼、日照充足,適宜農業發展。北面莫欽烏拉山以北是伊吾河下游的淖毛湖盆地,環境與南部的哈密綠洲接近。中部是巴裏坤山、喀爾裏克山、莫欽烏拉山南北麓的山前、山間草原,海拔在1500米以上,天山融水在天山南北麓形成許多衝積扇,水草豐茂,適宜畜牧業發展。

東天山地區的科學考古工作始於20世紀20年代。直至60年代末,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新疆文物管理委員會、中國科學院陸續在哈密焉布拉克古城、墓地、巴裏坤石人子鄉、淖毛湖卡爾桑等遺址開展了一系列主動性考古調查與試掘工作,初步判定了這些古代遺址的年代。

70年代以後,在主動性考察之外,為配合基本建設開展的考古發掘工作在哈密地區廣泛開展。這些考古發現極大地豐富了研究者們的認識。通過梳理材料,研究者提出哈密地區綠洲盆地存在青銅時代晚期的天山北路文化和早期鐵器時代的焉布拉克文化。

自2001年開始,西北大學與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區文物局、巴裏坤縣文管所合作,在以往考古工作較少的巴裏坤山北麓開展古代游牧文化遺存的考古調查,發現並確認了一批包含墓葬、居址、岩畫的游牧聚落。隨後,為了全面獲取古代遺存的各類信息,了解東天山北麓史前遺存的文化面貌,考古隊圍繞石人子溝遺址群開展了多單位協作、多學科結合的綜合考古研究工作。研究結果表明:東天山地區從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後,不僅是農業人群與牧業人群互動、融合的重要區域,同時是東西方技術和多元文化傳播、交流的橋樑紐帶。

公元前1800年前後,哈密綠洲盆地形成了天山北路文化。他們以定居農業為主要生業,種植小麥、大麥、粟、黍,同時兼營畜牧業,畜養牛、羊等動物。該人群有集中埋葬氏族成員的公共墓地,墓葬規模不大,多在墓地中成排成列分佈。墓葬多為豎穴土坑,流行在坑底用三層土坯磚圍砌出槨室,死者呈側身屈肢、頭西腳東的姿態放置在槨室之中。

墓葬中流行隨葬彩陶單耳罐和雙耳罐,牛、羊的骨骼,以及死者隨身攜帶、佩戴的銅刀、礪石、銅鏡、耳環、手腕、腳腕上的銅鏈、骨鏈,等等。在環境乾燥的墓地,還可見死者身上穿着的皮毛衣物和皮靴。一些墓葬開口封蓋着厚重的實木車輪,可見,當時的人們可能已經使用牛拉的四輪車作為交通運輸工具。

其中,垂帶紋、菱形回紋、網格紋的雙耳罐與河西走廊的四壩文化及馬廠類型接近。銅器類型、材質與製作工藝,人骨體質人類學特徵也與甘肅東灰山、火燒溝組接近。可見,這一時期河西走廊西端的彩陶文明對哈密盆地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與此同時,有學者也注意到天山北路文化雙貫耳彩陶罐的穿系方式、造型與紋樣可能源於阿爾泰山南麓的切木爾切克文化、孔雀河下游小河墓地的草編小簍。

b3504ed01797428f4efdb605adea8f8e.jpg


天山北路文化正是在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中形成的。公元前1500—前1000年前後,天山北路文化日趨強盛,不斷向西、向北擴張。哈密綠洲雖然目前只發現過墓地,沒有居住遺蹟,但在東天山南北麓的山地草原區卻保留了大量這一時期的聚落遺址。通過考古調查、發掘與綜合研究,大體可以勾勒出這一時期聚落結構與功能佈局情況。

大型聚落以2012—2016年發掘的紅山口遺址與泉兒溝遺址為例,該聚落位於巴裏坤山北麓山前沖積扇上,面積達10平方公裏。東部是部落成員聚居活動的場所,中央分佈着許多小型房屋,房屋牆體由河卵石混合沙土砌築而成,平面呈方形,門通常開向東側或南側。房屋牆內側豎立一周雲杉或圓柏的原木木柱,地面中部通常設有火塘,旁邊擺放加工糧食的石磨盤、石磨棒、石杵、石臼等工具。牆角常設有儲存糧食、石制工具的窖穴和堆放生活垃圾的灰堆。

房屋周圍還有人工掏挖的引水渠,用於圈養牲畜石圍牆。另有用河卵石砌築邊緣、階梯狀的人工平台,可能與農作物種植有關。聚居區東、西、南面地勢高的台地上,集中分佈着成排成列的房屋遺址,視野開闊,可相互通視,具有突出的軍事防禦和瞭望功能。

遺址聚居區西緣設有一組高等級禮儀建築,該建築南面有人工砌築、平整的廣場,廣場上有一條人工鋪設的“S”形道路。廣場北部是三列南北向石構建築群,再往北有一條人工道路,通往山坡頂部的圓形祭台。

公共墓地位於生活區西部1.5公裏的山坡上,墓葬成排成列分佈,佈局規整。墓葬地表為橢圓形石堆,石堆東部附設方形小龕,內放陶器一件。石堆下均為豎穴土坑墓,成人屍骨斂以雲杉原木搭建的方形木槨、兒童葬具為石板圍砌、封蓋的石槨。死者也為頭西腳東、側身屈肢葬式。隨葬品多為雙耳陶壺、陶,單耳杯,少量牛、羊、馬的骨骼以及人身佩戴的青銅耳環、綠松石、紅瑪瑙、青銅串珠項鍊、手鍊等。武器、馬具少見,無鐵器。墓葬之間並無顯著的規模、隨葬品多寡差別,可知這一時期聚落中社會等級差異並不明顯。

小型聚落常分佈在狹窄的溪谷之中,沒有禮儀性建築群,如巴裏坤山南麓的柳樹溝遺址。

東天山山地草原區的生業模式也與哈密綠洲盆地存在一定差異。前者已調查採集和發掘出土的糧食作物僅有裸大麥,即青稞。生長期短、耐寒的習性可能是這種植物能夠適應山地草原的氣候特徵的主要原因。同時,前者遺址中牛、羊動物骨骼出土量更大,畜牧業比重高於後者。

公元前1000—前800年前後,哈密綠洲盆地開始向早期鐵器時代過渡,焉布拉克文化在承襲天山北路文化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北部的山地草原區,因氣候環境驟轉乾冷,農業聚落迅速衰落、減少。直至公元前500年前後,成為游牧人群駐牧的重要區域。

東天山早期聚落的發生、發展與演化,體現了古代人類適應複雜環境的多樣性特徵,其與黃河、長江流域史前聚落形態的比較研究,將為我們理解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提供重要線索。(來源:中國考古網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

(來源:中國考古網 原文刊於:【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11月3日第5版)


來源:中國考古網韓翰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