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46|回覆: 0

[醫藥資訊] 分級診療狠招顯威力·取消內科普通門診,半天門診減少了400人次 ...

[複製連結]
王波 發表於 2017-11-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點 標 題 下 藍 字 關 注 中 醫 館 第 一 新 媒 體

來源丨浙江在線

望著醫院掛號處取消大內科普通門診的告示牌,74歲的陳大伯有點懵。

陳大伯有心臟不好、心血管、高血壓等等慢心病,每天需要吃五六種藥,所以隔三差五就要到第一醫院去配藥。可是,昨天來到醫院掛號時,卻發現,以前一直掛的大內科普通門診沒有了。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他掛了一個老年醫學門診。

fbb9b05a32e57b6110b2a9ca2ca4fbf8.jpg

第一醫院取消內科普通門診

記者了解到,從10月9日開始,寧波市第一醫院正式取消內科普通門診。面對像陳老伯這樣的想掛內科普通門診的患者,留給他們的是全科醫學門診、老年醫學門診、內科專家門診以及各個專科。在取消內科普通門診的同時,寧波一院對掛號進行限號,專家門診限號50號,全科門診限號80號。

不僅如此,醫院還嚴格限制外配處方,推薦首診、配藥到社區醫院等。

作爲『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國內其他醫院早有先河。而寧波,對於門診早已是人滿爲患的第一醫院這樣的三甲醫院來說,這次『大動干戈』門診改革,可算的上一次大膽嘗試。

爲什麼這麼做?

在寧波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姜建帥看來,就是爲了讓醫院做更好更專業的服務。『大醫院就要承擔治療疑難雜症的任務,不要過多的承擔一些配藥的小事。』

他說,要落實國務院提出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就必然要採取這一步。他認爲,首診、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診療應該回歸基層醫療機構,而三級醫院應主要承擔危重症、疑難雜症的診療服務。這是分級診療的具體要求,也是國家醫改的方向。

3708309b19db31073fc0885a214ff95e.jpg

半天門診減少了400人次

這一點從醫院門診就診量上就可以看出。

過去寧波一院的日門診量大約在5000到6000人次。而上午的門診量半天就能達到3700多人次,多的時候達到3900多人次。而今天這個量就下降了很多,半天時間只有3365人次。

以往內科普通門診掛號量達到五六百人次,當天通過門診改革分流,上午半天全科121人次、老年116人次,這樣一比較,就減少了三四百人次。

據第一醫院統計,在內科的各專家門診,不需要看病,只是單純要求配藥的患者,就有10%左右。

人次的減少,意味著留給醫生和患者溝通的時間就增多了。

作爲第一醫院11位全科醫生的其中一位,尹風英感觸很深。

她說,以前半天時間能看七八十位病人,這些病人中,80%甚至90%的病人都是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人來開慢性病的藥。現在將一些病人分流專科,就能充分和病人詳細交流。『讓有限的醫療資源最大化發揮作用,更好的服務需要的患者。』

引導常見病、慢性病、配藥去社區

讓患者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去,可社區能承擔的了嗎?

對於這次門診改革的大舉動,第一醫院也是經過再三考量和準備的。

在過去的三年裡,醫院開設的基層全科醫生能力提升精品班受訓人員已經涵蓋全大市150餘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近400名醫生,在三醫聯動的政策下,基層就診的醫保報銷比例明顯高於三甲醫院,家庭醫生簽約年度還可以免掛號診療費,三甲醫院與基醫聯體醫院慢性病藥物配備相一致。目前市第一醫院有140名專家到30多家基層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固定坐診。

由於醫院掛號採取預約制,爲了方便患者看病,第一醫院也推出一系列配套舉措。

目前提前7天預約的途徑有:寧波市衛計委的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健康寧波』、『醫院通』APP。

提前14天預約的途徑有:寧波市第一醫院官方微信及官方網站、『移動醫院』APP(寧波市第一醫院開發)、81890000市民服務熱線、院內自助服務機、門診醫生預約、社區醫生預約。

爲鼓勵患者到社區首診,每個專科、專家門診都預留10個號給社區轉診用,患者可在社區醫生處預約。

嚴格限制了醫院外配藥物後,患者在醫院配藥還方便嗎?

據介紹,第一醫院將確保配齊寧波市衛計委確定的153種基層醫聯體配備的慢性病藥物,及各專科的必備藥物。

9b44a6da52522b135d7e407caa495618.jpg

異地醫保患者爲難了

當然每次的改革必然會帶來一些影響,也會發現一些問題。

在詳細了解了醫院改革初衷後,74歲的陳老伯依舊有些不開心。

原來,陳老伯是溫州人,來寧波已經10多年了。早期的時候,醫保還不能通用,他在寧波看病只能每年拿著一堆發票回到溫州報銷。

隨著醫改推進,異地醫保也可以使用推出,陳老伯也算是開心了。可即便如此,他還是羨慕身邊的寧波老人。一些簡單的藥,人家都可以拿著醫保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藥,而且還能配一個月;可他只能一次次往第一醫院跑。而這次第一醫院門診改革後規定每人次門診配藥不超過兩周,這意味著他跑醫院就會更勤了。

『社區用不了異地醫保卡,醫院人這麼多,我們也不想往醫院擠,可又能有什麼辦法。』其實,在寧波像陳老伯這樣異地醫保有很多。

不僅如此,有些患者說,有些慢性病的藥物,社區根本沒有,他只能到大醫院來配藥。

面對他們,何時能夠讓他們真正走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爲他們最爲關切的問題。

I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爲『浙江在線』,記者/王波,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 END ·

de7c1e17626d5d5ffc84f9953681e70a.gif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