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28|回覆: 0

[家庭教育方法] 教育不好孩子,是因為你沒走進兒童的內心世界

[複製鏈接]
學霸 發表於 2017-8-1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舊式教育和一些較為人知的教育方式中,孩子並未被視為真正的人。在他們生命的最初幾年,孩子往往被迫去適應大人的社會,因而完全背離了孩子的天性。

快樂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標,一個人應該通過教育獲得能力和性格上的獨立。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這也是兒童在童年時代的發展所帶給我們的啟示。

efa76c7bbfa31d52e91f737c5468355f.jpg

當成人放棄對兒童的壓制,試着去研究和了解兒童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現時,就能夠清楚地體會到,兒童的內心世界遠比成人認定的要豐富而成熟得多。

如果兒童還不具備自我控制的能力,他們得到的自由就不是真正的自由;如果兒童做事沒有規律,是因為曾有人隨意地強迫他們去有規律地做事情;如果兒童懶惰,是因為他們曾被強迫去工作;如果兒童不聽話,是因為曾有人強迫他們去聽話。

bb48282df035ad421a4953c28bc49536.jpg

在一個真正屬於兒童的地方,兒童會儘量好好表現,注意自己的舉止,控制自己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兒童不需要外在激勵就能夠不斷地自我完善。我們能從兒童的臉上看到全新的喜悅和驕傲,偶爾還會看到一種無法形容的得體禮儀,這些都說明了兒童天生就能夠改進自己的行為,而且他們也喜歡如此。

d2efffdcb824e620ac82e2094e837d94.jpg

在舊式教育和一些較為人知的教育方式中,孩子並未被視為真正的人。在他們生命的最初幾年,孩子往往被迫去適應大人的社會,因而完全背離了孩子的天性。在這些教育形式里,孩子只是一個『未來式』而非『正在進行式』。

31dfb1e5466221b1f43e61361fb54815.jpg

源自於兒童神奇內心世界並自然流露出來的自發性,長期以來都被成人的強勢和不合時宜的干預死死地壓制住了。成人認為每一件事情自己都能夠做的比孩子好,想當然地把成人的那一套行為模式強加在兒童身上,強迫兒童放棄他們自己的願望和行動、順從成人的意志、服從成人的控制。

bd54fef3be502e64f5517fdf97c5250e.jpg

下面是一些為孩子布置環境的原則:

  • 家具要輕巧,擺放在方便孩子移動的位置上。

  • 照片要貼在他們視線所及的高度上,讓孩子能夠不費力的看到。

  • 家裡面的東西要讓孩子都能夠使用,還要讓孩子多參與一些家庭的日常事務,比如穿衣服、梳頭洗臉,甚至掃地、清理地毯等。

  • 兒童周圍的物品應該堅固而具有吸引力。

54abcb61fe11247a2e2577e7d594cca5.jpg

孩子自身有一種能控制自己內心生活的東西:這就是他自我發展的能力。正是這種能力,引導他去觸摸某種東西,去熟悉它。而我們卻對他說:『別碰。』他到處跑動是為了能夠走得穩當,我們卻叫道:『別跑。』他問我們問題是為了獲得知識,但我們卻回答:『別煩人。』

1f72e629c064626bd76bca1ac6afa4c6.jpg

如果我們對兒童進行觀察就會發現,他們總是想擴大自己的獨立範圍,總是希望根據自己的意願行事,想自己拿東西,想自己穿衣服脫衣服。這些都不是我們要求兒童做的。他們的願望是如此的強烈,以至於我們常常本能地想去阻止他們。但我們要知道,我們阻止的不是兒童的行動而是自然的法則,兒童的行為是由自然法則引導的,兒童是在遵循自然的法則行事。

5aa5c4e16c4c9a648b8c1dc7f5906b18.jpg

與兒童最親近的人——母親或是老師,反而成為在兒童人格形成過程中最可能對他們造成危害的人。

正是成人,讓孩子變得疑惑、叛逆,什麼都不會做;是成人剝奪了孩子旺盛的精力,壓抑了孩子獨特的個性。成人急切地糾正孩子的錯誤、彌補孩子的心理缺失、完善孩子的性格缺陷,卻不知道孩子的這一切問題都是由成人造成的。

6c80a09d91fbc765eb6049ff334b3d2f.jpg

母親必須要回歸自然。母愛也是一種偉大的自然力量,應當為科學家所重視,致力於這種研究,並協助母親重新恢復她們失去已久的本能。我們應該教育母親學習這種知識,讓她們能夠從孩子一出生就給予他們心靈的保護,而不是把孩子交給受過訓練的護士,儘管那種護理非常講究衛生,但那只是在表面上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實際上,孩子在這種照顧下,很可能因為精神困頓或心靈匱乏而死去。

6a787eb1f055ff48cfb5138e4da65e3d.jpg

當為孩子提供了他們所需要的一切條件後,我們必須做的就是控制自己盲目幫助孩子的衝動,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總是去干涉他們,當然也不能漠不關心。當孩子專心地去做他麼眼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時,他們會非常安靜,樂在其中地享受屬於自己的快樂。這時,我們什麼也不需要去做,只需要站在孩子的旁邊默默觀察他們。

ec6d644789b42961ff39047a9fc625d0.jpg

孩子的恐懼和說謊一樣,也是由被迫順從引發的。這種情緒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遠比其他情緒反應更為嚴重,因為它會使孩子的想象與感覺發生混亂。這種情緒上的混亂常常發生在缺失內在發展機會的孩子身上。

33ebec77d691656d2ddad3fee33c87cc.jpg

為成長加優!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