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25|回覆: 0

[訓詁學] 【每日一字】強·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複製鏈接]


a0398746176071e445b546d4377114d1.jpg
e98e14c3c5558f2248ccb5d89eb78ede.png

  【中庸】中曾記載過一個『子路問強』的故事。子路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強』,孔子說:『你問的是南方之強,北方之強,還是你應當做到的強?』所謂南方之強,就是『寬柔以教,不報無道』,以寬容柔和的心態教化他人,不去報復橫行無道的人;所謂北方之強,就是『衽金革,死而不厭』,以兵器甲戈為臥席,即便戰死也不遺憾。而孔子期許子路做到的強,則是『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國有道,不變塞焉』,『國無道,至死不變』。

6cb54661aaf5f8b88042d7b43ddbc452.jpg

  『強』字往往讓人聯想到強大、強壯等義項,但其造字本義卻與此無關。【說文解字】中說:『強,蚚也。從蟲弘聲』,蚚是蟲的一種,強字本義是一種蟲。古時人們用以形容『強大』的字是『彊』,【說文解字】中說:『彊,弓有力也』,表示弓強勁有力。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然以強為彊,是六書之假借也』。因為讀音與彊相同,於是強字將彊字的彊力、彊勁、彊弱等意義假借過來,彊字漸漸廢棄不用。

fc08ee810a9d33619e31454262cd2965.jpg

  強字由於假借自彊字,因此首先被用以表示強勁的弓弩或需要強力拉開的硬弓,如杜甫【前出塞】詩中寫道:『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是說拉弓要拉最堅硬的,射箭要用最長的。此外,強的常用義項是表強壯、強勁,如荀子【勸學】中說:『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和強健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泉水,這是用心專一的結果。【漢書·蘇武傳】中記載:『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蘇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當初壯年出使,等到回來,鬍鬚頭髮全都白了。

2e2fed5f0b00e2d95134dc8dedcb9c6b.jpg

  在上述『子路問強』的故事中,孔子借南、北作比,告訴子路有體力之強,如『氣拔山兮力蓋世』、『會挽雕弓如滿月』;也有精神之強,如水滴石穿、以柔克剛。顯然,孔子更讚許精神之強,因為它要求高度的道德修養,這種修養即如老子所言:『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勝人者』,要憑力量和實力戰勝別人,固然難;『自勝者』,要克服自身的弱點和局限,更難。正如王陽明在進剿暴動山賊時曾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心中之賊是自己心中的自矜、自驕、自卑,是偏見、欲望、執着。『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戰勝自己,成為一個自律的人,才能擁有因自強而充實無悔的人生。

91143defac5ed00f157cf6d1a14d18f0.jpg

  戰勝自己,首先要能正視自己。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面對自己的不足,真正的強大體現為既不妄自菲薄地自卑,也不自欺欺人地逃避,而是能夠聽取意見、反省自身、虛心改過。漢高祖劉邦曾經坦然對群臣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他明言自己的缺點,然後清醒地用好可用之才,以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才戰勝了『有一范增而不能用』的項羽,成為一代強者。

  【易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使中華文明既具有百折不撓的堅韌,又具有海納百川的包容,而這正成就了一國之強盛。這種強盛,既體現為凜不可欺的大國氣象:威儀赫赫、聲名遠播,敢於發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血性宣言,令他人不敢來犯,而一旦不可避免開戰,則有奮不顧身保家衛國的同仇敵愾,和『上下同欲者勝』的所向披靡;也體現為以和為貴的大國責任:強而不霸、盛而不驕,始終懷寬和之心、行和睦之事、促和諧之態,相信『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更體現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大國精神:無論處於順境還是逆境,都自尊自重、自信自強,於坎坷中看到光明,於坦途中看到挑戰,絕不放棄對美好未來的希冀與追求。

c48aae9e849032c015819be2b5fa2db2.jpg

  中華兒女血脈里『自強』的基因,托舉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今天,我們處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國家的強盛,有你,也有我。(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郝思斯)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