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16|回覆: 1

[漢語教育] 從『達德』二字說起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admin 發表於 2017-11-7 11: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從【論語】中可以得知,孔子教育學生以人格養成為第一要義。他教給學生所謂『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以此培養學生參與社會的各種能力。但是,他更要求學生有良好的品德,具有理想人格的價值追求。他以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道德準則要求學生,希望弟子們能夠做到仁、智、勇『三達德』。

首先是仁。孔子在很多場合下把『仁』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說,仁是一切道德的最高品質。我們在學習【論語】的時候,可以從中看到其弟子們多處問仁的記載。孔子給弟子的提問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但其答案不盡相同。例如,『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等等。大致說來,仁的本義是友愛、互助、同情,即愛人之心。從【論語】裏看出,孔子最常見的說法是,『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這裏就把禮與仁聯繫起來。禮是典章制度,是社會生活的基本準則,是人們的行為規範。作為一個有道德修養的君子,他一定會遵循社會的基本規範,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克制自己的言行,而不會影響他人,不會做有違禮制的事情,更不會危害公共秩序。因為只有那些具備仁之內在涵養的人,才能自覺地從外部規範自己的言行。

再說智。『智』是儒家的一種道德境界,也是十分高明和理性的思維方式。在【論語】裏關於『智』的學說僅有幾處論述。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孔子認為,人和自然是融為一體的,山和水的特點反映在人的品格和素質中,形成了人的性格的不同方面和不同風格。孔子又說:『裏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樂,智者利仁。』每個人的道德修養,既是個人自身的事,又必然與其所處的外界環境有關。『仁者安於仁,智者行於仁。』這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

【論語】中的『智』,也專指零碎的或無關緊要的知識,如『君子不可小智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智也。』有時候,『智』也是一種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論:『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這是說,一個人的知識水平很重要,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學會掌握知識的方法,養成這樣的能力。

後說勇。智慧和勇氣是成就偉業不可或缺的真智慧。所以,有智慧,也要有膽識。勇氣可以使人的智慧得以出色的發揮和運用。反之,對於一個懦夫而言,即使他再有智慧,在千鈞一髮、雷霆壓頂的關鍵時刻,也不會挺身而出。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大丈夫應當智勇雙全。有勇無智者,匹夫也;有智無勇者,懦夫也。在危急時刻,匹夫可能會魯莽行事,而懦夫則會裹足不前,二者同樣一事無成。

中國人對勇敢有自己的理解。孔子認為:『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這就明確告誡人們,不要把魯莽蠻幹、橫行霸道、逞強好勝、好勇鬥狠、盲目冒險當成勇敢。所以,具備正義感的勇敢才是真正的、理性的勇敢。

仁德、智慧和勇氣是成就事業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如果再加上有利的機遇,就可以成就自己的事業。然而,這樣的主觀素質不是人人可以具備的,這樣的機遇和客觀環境也不是人人可以遇到的。有些人滿懷信心地走近幸運之門,等待機遇的到來;也有人更為靈活一些,他們能夠很好地把握謹慎與靈活的關係,憑藉仁德、智慧和勇氣,與運氣周旋,終於抓住了機遇,成就了事業。真正的成功者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美德和謹慎,這就是仁、智、勇三者的有機結合。

遊客  發表於 2017-11-8 22:23
所要達者,仁智勇?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