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69|回復: 0

[人物故事] 战斗集团的形成与人才问题 由蜀汉前后期人才多寡说起

[複製鏈接]
诗哲思 發表於 2017-8-1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高晓松在最近点评三国时,关于蜀汉,用到一个词『军事殖民集团』,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我们从这个视角出发,说一说蜀汉的人才问题。

喜欢三国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蜀汉前期将星云集,是来自于各个地方,就好像红军长征到了陕北,的确是人才储备雄厚,这就是诸葛亮〖出师表〗中谈到的四方精锐,单单靠蜀地一处,是无法培养出同样数量和质量的人才团队的。就像单靠陕北,也很难想象可以培养出一大串周恩来,林-彪,刘伯承一样,49年拿下天下,依靠的骨干,还是全国各地的人才。

也有网友指出:蜀国人才衰落固然有地小人少的因素,但并不是主要的,很大程度上与当时蜀国的政治态势以及诸葛亮对人才的态度有关。曹操帐下人才济济主要也并不是因为他的地盘大,地方好,而在于其不遗余力地发掘,并采取对人才不求全责备的态度所致。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一个相对健全、有效的机制,没有创造一个比较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氛围。

如果只以地盘和人口比例的原则看人才多寡肯定不合适,比如有网友说,咱们一个四川省就比日本还大……这是否能说:日军的人才就只是国-军、共-军的几十分之一?

问题争论到这里,分歧渐渐明朗:大家都认可蜀汉前期人才远远多于后期,而其原因,地域和人口基数当然是一个基本要素,但争论的关键在于,这一因素是否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还是有其他因素更为重要?

在思考这个问题前,我们再想一想红军中将军的出处。虽然从总体而言,是全国各地都有,但又不可否认,有一些地域相对非常集中,比如江西的才溪乡等地被成为『将军之乡』,就因为有很多将军出自该地。那些地方的经济、文化就一定很先进吗?未必。我们再进一步深入实质,那些成为将军的人,从他们的才性上讲,一定比别人都聪明、勇敢、智慧?我想也并不尽然。

对这个问题的其中一个思考角度是:人才需要有一个成长和培养的机制,正是因为有那样的磨练机会,才使那些人的才能得到锻炼与发挥,从而造就成为人才。但这一思考的预设仍然是:被称为人才的人,他们在才性、才能及勇敢智慧等方面上超过其他人。即使他们最初与一般人差异并不明显,但由于有相应的机会和机制,他们的才能得以锻炼,后来还是超过了一般人。

让我们来深入这个问题的最核心:到底什么是人才?是否完全因为他们有过人的才能才成为人才?可以有这样一些设例来帮助我们思考:

1、夏侯敦、夏侯渊对于刘备是不是人才?关兴张苞对曹魏是不是人才?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他们是人才,但无法为『我』所用。但实际上我们想一想,曹操能对两夏侯给予信任,更多基于血缘关系,而两夏侯能够实现对军队的统驭,也与他们的身份有一定的关系。这一点,在关兴张苞身上尤其明显。如果这些人降生在其他家庭,即使他们参加曹操、刘备的军队,也同样可能泯然众人。我并不是在宣扬出身论,而是指,某些人由于在社会关系中的独特位置,能够更容易地被最高统治者信任。也就是说,忠诚与可信任是成为人才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忠臣与可信任又与很多其他因素相关,那些因素不属于我们所认为的才能领域。

2、象管宁或者其他一些根本没有留下名字的隐士,他们或许很有才能,包括军事才能,但他们对于统治者而言,是人才吗?或者比如象王匡(三国9里面他的能力相当不错,特别是兵法)等人,他们有可能非常有才能,但跟随的主人是一个没有雄才大志的人,因此他们没有留下建功立业的名声,他们到底是不是人才呢?问题的关键还不仅在于他们是否有机会得到锻炼——有的人可能已经展现出才能,但他们无法或没有机会融入一个走向成功的统治集团。我不否认有很多人才,比如张辽、贾诩,他们主动选择了自己的命运,从而成为功业赫赫的人才。但实际上也有很多人,他们没有机会或者不愿选择或者无法融入曹操、刘备等后来成功的集团,他们便无法成为我们视野中的人才。

透过两个设例,我想明确的两点是:一、人才总是具体相对而言的,曹魏集团中的人才到了别的集团中,未必是人才,因为人才实质上包含很多不属于我们所谓才能范畴的因素,那些因素关联着特定的社会关系或特定的地理、历史情境。二、对于具体统治集团或战斗集团而言,只有能够融入该集团,才有可能成为该集团的人才,而是否能够融入该集团,有很多特定背景和历史偶然性在起作用。

回到蜀汉人才问题,我并不认为张飞、关羽等人在个人才能上多么突出,当然我并不否认,他们肯定要具备一定的才能基础,但象他们那样勇武的人可能会有很多,他们之所以成为耀眼的英雄,是与刘备战斗集团之形成与发展的特殊经历分不开的。加上刘备集团其他人如黄忠、魏延等,给人感觉人才济济,是因为刘备集团在特定的历史机遇下,由弱变强,一个势力上升时期,是扩张期,总会有很多让『人才』表现的机会,才使那些人凸显出来,同时蜀汉数次北伐,这样的大行动也有利于给『人才』表现的机会。而蜀汉后期,在那样的国力对比下,蜀汉北伐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同时历史也没有其他可以让『人才』表现的波澜壮阔的场景,我们便感觉好象是人才没落了。

正是因为人才离不开具体战斗集团的背景因素,所以『人才』之进入统治层往往需要朋友关系或地域关系,以此提供信任的背景基础。诸葛亮在提拔人时,首先注重其是否忠诚,所以他提拔的人多数是荆州人才,象马良家族及蒋琬等人。那些人并不一定是才能最突出的。但由于有地域等因素影响,他们能够较容易地融入诸葛亮主导的蜀汉统治集团。而事实上,象蒋琬等人,是否能够顺利驾御臣下、维持政权,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赖于地域背景等很多才能以外的因素。

我们反观曹魏和孙吴,之所以觉得他们后期人才并不十分缺乏,是因为后期涉及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比较多,比如讨伐公孙渊、诸葛诞,吴国后期的动荡,以及司马代曹本来就是历史大事件,有诸多可以让『人才』表现的机会,我们便觉得他们的人才好象比较多了。

综上所述,所谓人才,在具备一定才能的基础上,首先要能够融入一个有影响的战斗集团(是否能融入,血缘、地域、社会关系等是重要影响因素),其次,该战斗集团在历史境域中要有大的动作,从而『人才』才能有锻炼特别是表现的机会。人才缺乏往往只是历史的表象。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