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74|回覆: 0

[西方歷史辨偽] 安倍晉三為何來中國使館獻殷勤?

[複製連結]
後沙 發表於 2017-9-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9月28日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在東京新大谷酒店舉辦國慶招待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外務大臣河野太郎、前首相福田康夫等政要及華僑華人、中資機構、留學生代表等近2000名中外友好人士出席了當日的活動。

20207e2eee5aa7bd612573c68df4a256.jpg

安倍晉三致辭中主要表達了三點:

一,日中加強合作不僅對兩國自身具有重要意義,對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也不可或缺。

二,堅信日中兩國合作推動解決地區和世界難題,共同為國際社會作出貢獻,將有助於構建兩國關係嶄新的未來。

三,今後願基於戰略互惠關係的思路,為推動日中關係發展作出努力。

前兩點強調中日兩國在亞洲的重要作用,背後暗指朝鮮半島危機。

第三點比較實在,日本對亞投行和『一帶一路』的猶豫期可能即將結束。

另外安倍還表示明年要先訪華,然後邀請中國領導人訪日。聽起來他對10月份國會選舉胸有成竹。

2002年以來,日本首相首次來到中國大使館參加國慶招待會,按平時,外相過來就算有個交待了。十五年之後,首相突然到來,這殷勤獻得有些生硬。

來就來吧,無非是添雙筷子的事,但中日之間問題可不是推杯換盞,相視一笑就能化解的。

從國際關係看,兩個關係冷淡的國家,誰先主動示好,意味着誰在兩國關係上處於被動地位。1971年基辛格秘密訪華,當時美國承受越南戰爭和蘇聯攻勢雙重壓力。主動示好,當然是一種積極態度,值得肯定。

中日緩和

日本對歷史問題深刻反省,做到正確認知,是維持中日關係政治基礎的基本原則,正是日本的錯誤態度,使得中日關係處於低谷之中。

日本官方參拜靖國神社,美化慰安婦,迴避侵華戰爭等伎倆,一次又一次加深了矛盾和隔閡。另外還有一個輿論引爆點就是釣魚島問題。

21cfac8282012013cfd01a8cfac30a35.jpg

上個月釣魚島可能會成熱門話題,因為中印邊境對峙和日本的冷處理而沒有引起更多關注。

8月25日,中國公務船進入釣魚島海域,日本一反常態沒有派出海上保安廳船隻,而是選擇沉默。9月21日,中國海警2307、2305、2337、2106艦船編隊再次到釣魚島領海內巡航,日本仍是低調以對。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明顯是被態度強硬的中國所壓制。首相官邸人士則透露稱,日本已經無力阻止中國『入侵』釣魚島,只能在擱置爭議現狀下改善日中關係。

2012年9月11日,日本單方面宣佈『國有化』,搞了出購島鬧劇。之後的情況對日本非常不利,在此之前,中國船隻很少進入這一海域。

在此之後,中國就開始頻繁進進出出,2013年就達到52次,2014年到現在平均一年30多次,2017年到8月底中國公務船已經進入22次。

日本一開始每次都要叫『不要啊,不要啊!』,後來就習慣了。而且中國的戰鬥機,電偵機,軍艦多次穿越宮谷海峽,另外,在日本以東的公海和天空,實施軍事演練,直接威脅日本本土。

現在日本對於這些行動,頂多就是呻吟兩聲,中日之間對峙的激烈度慢慢緩和下來,主要矛盾點集中歷史問題上面。

對於日本來說,它面臨的直接安全威脅並不是中國,也不是俄羅斯,而是朝鮮,金正恩上台後,又是放狠話,又是射導彈,日本能明顯感到戰爭危機。

日本決不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但是在軍國主義之路還未鋪平的情況下,只能央求其它大國保護自己和斡旋朝核危機。

bdc491950dd5471d2f8ff514fcbecf70.jpg

8月29日,朝鮮第一發彈道導彈飛越日本領空,9月3日,朝鮮在氫彈試爆之後,再射彈道導彈飛越日本北海道上空。而日本導彈防禦系統沒有作出反應。

根據日本官方說法,是因為判斷出導彈不會對地面造成傷害,所以不進行攔截。不攔截的真正原因只有兩個:

一,日本不想攔截擊落朝鮮導彈,以避免進一步刺激朝鮮。

二,日本防禦系統沒有能力攔截。

第一點無非就是認慫,如果是第二種的話,那就相當嚴重了。

解決朝鮮問題,中國是關鍵,日本需要中國的幫助。在主次矛盾相比之下,兩害相權取其輕,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低調,就並不奇怪了。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跟日本沒有關係,但【美日安保條約】第5條卻模糊了釣魚島歸屬問題。

日本就以該條約涵蓋釣魚島為由,聲稱自己擁有主權。對美國來說,能用釣魚島來製造中日長期矛盾,是非常划算的操弄。

就像歐洲萊茵河左岸,無論法國要還是不要,美俄英都一定會將它塞到法國手裏,一戰後,二戰後皆是如此,當然法國很想要。但它跟德國的矛盾源就世世代代存在下去,某一天,總會被激發。

把釣魚島塞到日本手中,日本就想死死抓住,它正愁沒機會,現在日本低調不等於明年它還低調。

2018年海上保安廳已經將可搭載直升機的大型巡邏艦列入預算中,水產省也將打造三艘執法船,而防衛省年底將成立『水陸機動團』以準備應對可能的登島人員。

日本人低調也好,殷勤也罷,都只是權宜之策,目的是要緩解朝鮮導彈帶來的威脅。

日本對『一帶一路』的心思

這是個很大的話題,簡單說,日本人心態是:欲迎還拒,欲拒還迎。

2013年中國提出這個構想後,安倍晉三在10月底前往中亞五國,飛機上帶着50位日本企業界大佬。這時,他對『一帶一路』構想既排斥又輕視,甚至有破壞的企圖。

中國希望能與日本在國際產能方面展開合作,以期共贏。日本內閣顧問團分析認為『一帶一路』還沒到戰略階段,這跟中國的提法相契合,我們也不提『一帶一路』戰略這個詞。

目前我們常用的是『一帶一路』倡議,因為這是階段性推進問題。

『一帶一路』倡議階段後,進入『一帶一路』構想(細節呈現),到了2030年左右也許會說『一帶一路』戰略。

日本如果要想等到戰略階段進來,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日本起初態度消極有三個主要因素:

一,自以為是第三大經濟體,有實力自搞一套。

二,美國狗鏈戴在身上,由不得自己,被TPP打了雞血。

三,日本人的利益觀。

當英國跑進亞投行時,歐洲各國蜂擁而至,日本卻寧願眼睜睜的放棄最佳時機。

不要想當然地以為日本人精明,那是輿論灌輸給的印像,從九十年代以來,日本干的蠢事一件接着一件,經濟泡沫過後,到今天還處在疲軟期。

『安倍經濟學』已經破產,離開中國去搞日本經濟,無異於緣木求魚,靠死撐是撐不住的。

日本企業有個信念:萬事皆主動,絕不能被動,更不能被強加。有了主動才能有科學預判,合理安排,杜絕漏洞,贏得最大利益。

『一帶一路』提出,日本就覺得響應中國,是被動響應,不過中國也沒空事先跟你商量。

歐洲這麼積極加入,從文化層面上來說,他們骨子裏有冒險精神,日本一定要精打細算一番,但在今天世界,這也意味着錯失良機。

另外,『一帶一路』推進到東南亞,直接觸動了日本利益,作為一個深耕多年的國家,它認為中國是個新的外來者,想分走蛋糕。

中國不是合作者,而是競爭者,在這個邏輯下,日本寧可付出更大的代價拉攏東南亞,南亞,中亞各國,也要擠掉中國。

7261d621c68cc62397b45ad1a62006c9.jpg

安倍剛從印度回來,那條新幹線鐵路就是賠本買賣,它面臨的問題非常之大,一個是貸款回收期太長,一個是印度人的無紀律天性,還有免煮國家效率達不到日本人的標準,但日本還是幹了。

60c346c74c8f4e73a46574f7931b408e.jpg

中日關係最友好時期是在八十年代中前期,那時日本電影,電視,優惠貸款,援助資金,潮水般向中國湧來。日本對中國報道也是以正面為主。

但日本是一種我富你貧,我高你低的俯視心態,它是亞洲秩序主導者,經濟引領者。隨着中國崛起,日本的優越感慢慢消失,對中國的宣傳報道負面信息比例一步步上升。

當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日本人的心態更加扭曲,變得無所適從。

對『一帶一路』的猶豫,正是日本心態的最好體現。一些日本國內勢力認為中國破壞了亞洲秩序,導致日本下降,中國又是安理會五常,政治影響力又加重了這種失衡感。

所以必須與美國合作,遏制中國,在『一帶一路』問題上處處使絆,逼得中國知難而退。美日同盟不是要減弱,而是還要加強。

另外一些日本國內政治勢力認為,儘早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對日本利大於弊,可以在沿線各國避免無謂的,兩敗俱傷的競爭,這是改善日本經濟狀況最好出路。

6d289488e05c4ca37ccdb40190d4e11c.jpg

安倍這次來到大使館參加中國國慶活動,雖然釋放出明顯善意,但讓人覺得功利心太強,純粹是為利而來,不是一個政治家作風,更像是投機者的作派。

『一帶一路』能給日本帶來明顯益處,安倍內閣並非不知道,朝鮮問題,中國的作用也是安倍所渴望的。

在政治層面上,日本與中國在朝鮮問題上存在着悖論,一方面,日本需要與中國合作,但是另一方面, 日本又必須緊跟美國。

當中國提出『雙暫停』,呼籲不要一味制裁,激化矛盾時,日本卻在四處遊說各國要加強制裁。

無論安倍如何放低身段,都很難走出這個悖論,這必然導致對華政策處於扭曲狀態。

陰險挑拔

日本對『一帶一路』刻意保持冷艷,但對與中亞以及俄羅斯合作十分熱心,在東北亞,中日俄三國關係錯綜複雜,中日對俄羅斯都有能源需求,存在着有利於俄羅斯的競爭。

中俄在國際政治上處於攜手聯動對抗美國的狀態,日本希望加強與俄國合作層面,用經濟誘惑來平衡中俄關係。

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離間中俄關係,誇大渲染中俄之間矛盾,把『一帶一路』形容為對俄羅斯在中亞利益的侵犯。

ccfc0a2f321995809152dfea9d88dff6.jpg

安倍上個月去俄羅斯,再次向普京提出簽定【日俄和平條約】願望,不以北方四島爭端解決為前提。但普京沒有正面回應。日本還提出希望俄羅斯拒絕中國在南千島群島投資計劃,理由是這個特殊地區需要有特殊政策。

俄羅斯在歐洲被擠得沒路可走,遠東是它振興經濟的重點,要想吸引投資,就不能將俄日關係搞得過於僵硬。

但俄日之間與中日之間一樣,除了歷史積怨之外,也存在着悖論,在俄美關係惡化情況下,作為美國最忠實的盟友,日本無法真正被莫斯科接受。

因此,日本只能靠挑拔離間中俄關係,來尋找切入機會。

601b5dff30ec20b63e3d1761c02ed01b.jpg

除了挑拔中國與俄羅斯,中亞各國的關係外,日本在東南亞,特別是湄公河流域國家內,更是積極行動。美國幹不了的事,日本能幹,像拉攏菲律賓。

日本還有一層擔憂就是美國政策不確定性,為了TPP日本忙了好幾年,還在農業上做出讓步,結果被特朗普給廢了,這對日本而言是啞巴吃黃蓮。

歷史上看,美國做任何事情的出發點是自身利益,然後才是盟國利益,尼克遜訪華,日本及歐洲盟友都措手不及,紛紛被動調整對華關係。

『一帶一路』也存在這樣的可能,誰也不知道特朗普11月訪華會有多少成果,日本必須搶在前面,改善與中國關係,否則,將越來越被動。

安倍晉三在日本國內政治上壓力也不小,9月25日他宣佈解散下議院,28日天皇下詔正式解散下院。安倍必須趁着8月份開始的內閣滿意度回升勢頭,在10月選舉中,確立優勢地位,使自己能連任到2021年。

改善對華關係舉動,也有選情考量的因素在其中。

總體來說,無論日本如何示好,如何獻殷情,我們警惕之心不可放鬆,像釣魚島,日本雖然低調,但決沒有閒着。

20日日媒報道稱,沖繩縣石垣市市長中山義隆有意改變現狀,打算推動把『尖閣諸島』(釣魚島)行政名稱改為『石垣市尖閣』,以鞏固實效支配。

所以,對這個國家決不能有過多的期望。

中國輿論場上一些人,對安倍這種柔軟身段大呼敬佩,稱其為敬業愛崗,

如果安倍晉三行為處事冷峻高貴呢?這些人必定會去讚美他貴族氣質,堅強不屈。其實,這是一慣媚日心態導致。

對日本360度佩服,對中國360度不爽,這種思維必須在輿論場上得到改變。事實上,媒體長年吹頌的日本人優點,中國都不缺乏,而中國人的優點,日本人就未必具備。

但經過信息過濾,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完美的日本和一個醜陋的中國。

日本從二戰之後,就是個心理扭曲的國家,既不敢正視歷史,認真反省,又覺得是別人欠他的一樣。

心理扭曲會導致行為變態,人是如此,國家也一樣。

954c2e93ba9a4b0b82a75595309a8784.jpg

無論中日關係走向如何,實力永遠是第一位的。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