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27|回复: 4

[汉文堂] 电视剧《将军在上》礼仪指导后记

  [复制链接]
徐彦卿 发表于 2017-11-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底,有幸受到电视剧《将军在上》剧组的邀请,担任礼仪指导的工作。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为影视做礼仪指导。对一种新工作,多少有些忐忑,但做为一个研习儒家文化和礼仪的人来说,对于工作还是很有信心的。说到这里,作下自我介绍吧。鄙人徐俊生,字彦卿。儒门后学。不敢说精通四书五经,但也勉强算饱读诗书。由《礼记》入门,潜心研究传统礼仪。策划或主持传统的祭礼、婚礼、成人礼等传统礼仪。开设过《大学》、《论语》、《诗经》、《礼记》等经典讲解,传统礼仪、中国历史、弓箭、武术等讲程。参加过三届北戴河国学论坛。参加过央视、深圳卫视等媒体的文化节目。著有《华夏礼义》一书,系统的讲述传统礼仪及其背后的意义。

好了,不啰嗦了,进入正文。

在普通人印象里,礼仪也许就是怎样作揖、磕头、问候这些内容。但如果只是知道一些动作和问候语,那也不需要请专业的礼仪指导了。华夏礼仪最重要的是冠(成人礼)、昏(婚礼)、丧(丧礼)、祭(祭礼)、射(射礼)、飨(宴饮之礼)、朝(朝拜之礼)、聘(聘问之礼)八大礼仪。这些礼仪流程主要记载在《仪礼》等典籍中,而如何作揖、磕头、问候等这些细节,古人将其称为“杂仪”,意为一些琐碎的细节。

婚礼

来到剧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叶昭和赵玉瑾的婚礼。这里面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比如用什么器物。这方面,我要求道具组的兄弟准备了木雁。古代婚礼中必用雁相交,新郞迎亲时,要抱着一只雁,“雁,取其顺阴阳往来之义。”先秦时用活雁,后来因为人口越来越多,雁就越来越少,就用木雁代替了。这次大概是在影视剧中,第一次用到木雁。

婚礼中用到的器物,既要考究历史,又要符合剧情。比如婚礼中叶昭的面纱。唐代,新娘是以扇掩面。宋代,转变为红盖头。但徐某手中的资料,有《政和五礼新仪》、《东华梦华录》、《武林旧事》等,最早也是宋徽宗时期的。考虑到由掩面扇到红盖头,必定有一个过渡的过程,那么,处于北宋中期的宋仁宗时代,新娘以面纱掩面,似乎也就合理了。不过这样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展现叶昭华美的头饰。

还有礼仪中的位置排序问题,这个涉及的很繁杂,比如两个人站位,谁前谁后,谁左谁右,以及,当两人面对面时,以谁的左右为准?都有讲究。通俗来讲,当一个房子(场地)坐北朝南时,以东为尊。但有时候房子(场地)不是朝南的,这时该怎么办?朱子曰:“凡屋之制,不问何向背,但以前为南,后为北,左为东,右为西。后皆仿此。”也就是随时以房间(场地)的朝向为准,这样,就可以随机的安排在场人员的位次了。确定了位次的尊卑,还有人员谁尊谁卑问题?有些人官大,但年龄小,有些人出身高贵,但无权无职。有些人年纪高,但已退休解职,这些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场地,该怎么安排次序?这方面,礼仪中有两条准则:一个是“在朝序爵,在野序齿。”也就是在朝堂、官府这些处理公事的地方,就以爵位,也就是职位的高低来论次序;如果是家庭聚会等私事,则以齿,也就是年龄长幼来论次序。但如果出现两个人在朝堂上职位相等,或在私下聚会中年龄相当,又该怎么排呢?《礼记》中又讲到“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所以,当职位相等时,就先以学问高低,功绩大小来论次序,如果还是不相上下,再以年龄来论。当私下聚会中年龄相当时,再以学问、功绩论。总有一项能论出尊卑次序。当然,还要补充一点,如果一对夫妻,那就不论年龄、职位等因素,都是男尊女卑的排序了。这方面,剧中的叶昭、赵玉瑾夫妇似乎不能按常理来论,到底怎样排,又要参照古代大的社会文化背景来论。这些排序准则,在给剧中人物排序时,都有用到。但拍摄要依剧本而行,不能随意加一些镜头,所以未必能在细节中都体现出来。

丧祭之礼

接下来,是丧祭之礼,剧中有叶昭祭奠叶家忠烈的场景,这时,一定会有牌位。古代的牌位是怎样的?以前的影视中有体现,但都过于简单。徐某的书《华夏礼义》中,对此有详细的描述。

7fe7c7c5f75fd5a7fd302c978ca0d408.jpg


e5df308d921fe67153606a967f280c9c.jpg


剧中叶氏宗祠中的牌位,以及皇太后去世时所用的牌位,都是以此为参照设计。不过,如果严格依照古代的尺寸,影视画面中会显的比较小,所以为了影视效果,牌位做的要比上图中的尺寸大。

在拍为太后送殡那场时,剧本中写的是赵玉瑾捧牌位。这样会给主角多增加些特写镜头,但却不符合礼仪。因为在丧礼中,捧牌位者首先应该是死者最亲近的晚辈,其次应该是继承人。最亲近的晚辈,肯定是子女。一个人可能有很多子女,继承人则只能有一个,这点,了解古代家族传统的朋友应该知道。太后的继承人,肯定只有皇帝一人。所以,这位捧牌位的人,一定是皇帝。在队伍中,将赵玉瑾安排在紧随皇帝身后的位置,从礼仪方面来说,已经是很高的地位了。

宴饮之礼

影视中最不缺的礼仪,是宴饮之礼。剧中有两场重要的宴会,一是西夏使团来访时的接待宴会,二是为西夏使团送行的宴会。

古代的外交礼仪,有两种。一种是周礼中诸侯国之间相互访问的礼仪,称为聘礼。一种是诸侯去朝见天子的礼仪,称为朝礼。从历史考据可知,西夏使团到宋朝,应该用朝礼。不论是朝礼还是聘礼,都有一大堆繁琐的程序。剧本中没有体现,也没有必要体现。这种详细的程序,严谨的历史剧也没有体现。读者要想了解相关内容,只有查看资料或期待相关纪录片的出现。剧中的接待和送行宴会,就成了外交礼仪中的重头戏。首先是接待宴会,按照主东客西的原则,宋朝的大臣安排在东则,西夏使团安排在西则。在前后顺序上,既要依照大臣们的身份而定,又要考虑影视效果,倘若把主要人物都一字排开,可能是比较符合礼仪,但镜头没那么大,有些演员就拍不到了。而位居第二排的非主要人物,却能出现在镜头中。对此,我和执行导演进行了商议,最后确定负责外交执礼的刘太傅坐在第一位,赵玉瑾居第二位,叶昭居第三位,吕相爷居第二排第一位。

宴饮中有许多讲究,比如朱子讲: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这些讲究,能在剧情中用到的,都有跟演员们强调。相对来说,西夏人则不必遵守这些细节。

宴饮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食物的选择,这点其实并不是礼仪指导的职责。但做为一名熟悉历史的学者,有必要纠正一些问题,比如花生、辣椒、玉米等食物,都是明代才传入中国的,所以一发现这些穿越的食物,我就告诉道具组撤掉。

历史相关

西夏方面的历史和文化,不仅是我在学术研究中的盲点,因为我研究礼仪,是基于儒学而研究的周礼一脉,主要体现在汉族礼仪中。对于少数民族礼仪,并未涉及。同时,由于当年镇木真死在攻打西夏的战争中,致使后来蒙古人毁灭了几乎所有能找到的西夏文物、典籍。这也使西夏的历史文化成为整个中国学术中的一片空白。史籍有《辽史》、《金史》,就是没有西夏史。好在清代末年,黑水城遗址发现了一个封藏近千年的西夏“图书馆”(严格来说应该是一个藏经阁),从中发现了大量的西夏资料。在拍摄西夏的场景前,我参考了纪录片《神秘的西夏》,查阅典籍《西夏书事》、《宋史·夏国传》、《中国断代史系列-辽金西夏史》等资料。将西夏的礼仪、文字,还算严谨的展现出来。剧中西夏王书房中的书法作品,就是依照西夏文与汉字对照手册《番汉合时掌中珠》,翻译出来的唐诗。

170dcd26c82ffed300903b2f124a05a6.jpg


西夏人行礼方式,取自纪录片《神秘的西夏》,可以在剧中西夏王宫等场景中体现出来。敬请观注。

宋人的礼仪,男性为揖礼,女性为肃礼。跪拜以周礼中的“稽首”为标准。军礼以抱拳礼为准。奉行“凡男拜,尚左手。”“凡女拜,尚右手。”的准则。但主角叶昭为男扮女装,且又是武将,所以并未严格按照男尚左,女尚右的准则。

047dafc47c7b845c7b7a65df44da8f81.jpg


剧中还有求佛拜老的场景,拜佛时是按照双手合十的佛教手势,这个是大众所熟知的。与此相应,拜老子时,也应当采用道教双手拇指互扣的太极图式手势。

82b41564924ba6776b34ca111b20241f.jpg


关于礼仪其实有许多琐碎的细节,比如大臣上朝所持的笏。一些影视中常看到大臣斜持笏的镜头。但史籍中记载,唐代时,如果官员上朝时持笏是斜的,会被罚俸。虽然徐某未见到宋代关于此方面的资料,但宋代比唐代更注重礼仪和考据。所以,在徐某的提示下,剧中都要求持笏竖直。


805725e9e5e70bd003cd2c79f8b060fd.jpg

其它影视中的演员持笏


4830c92d2f0fb13d43f367acc41095f6.jpg

本剧中演员持笏

古人的礼服都是宽袍大袖,尤其是皇帝、官员,几乎所有出现在公众场合,都是宽袍大袖。这种衣服,会迫使人们养成无论坐还是站立,都会双手叠加于腹前的习惯。这样也是谦卑的体现,与宋代崇文的历史背景相符合。这种习惯养成后,即使是穿窄袖的衣服,依然会保持这个手势。对此,徐某既有经典考究,又有身着汉服,主持礼仪的经验。所以,根据场景需要,我经常提示演员们要保持这个手势。当然,生活中未必会死板的一直保持着谦卑的手势,所以剧中也能看到站立时两手垂于两侧的放松姿态。

f96d183110a65452a8805ef8195bfe1c.jpg

c99f0f1ea9e930c364db6fa548877ebf.jpg


剧中有科举考试,其中的试卷,也是徐某参考文物,与美术组的兄弟一起做的。


1fdf825c73eae66d823bea0e68ca43b8.jpg


a7e2631c232b17feabe7f2bee8ef1134.jpg

参考文物


d051e3e5434429911d04ff8978716cdc.jpg

剧中的试卷

不仅试卷,剧中的一些文书,都是按照文物上的格式来书写姓名籍贯。此外,剧中的一些文章,比如汴京小报,官府通告,也有徐某的润色。其中岫水州师爷散发的那张赈灾通告,就是徐某写的。

有观众注意到小麻雀被陆震庭敲诈时,原著一个子是100两银子,剧中是十两。这点是徐某建议更改的,很多小说及影视中,银子的价值低的离谱,有些小说中甚至十几两银子吃一餐饭,还是单人吃。但真正的历史上,市场是以铜钱交易。古代一两银子大约能换1000文钱,一般人家,一年的开销也就十几两银子,所以,敲诈一户卖羊肉的平民,150两银子已经很多了。

当然,观众还是能找到许多问题。本剧由小说改编而来,并非历史剧。孔子曰:“礼仪三百,勉可能也,威仪三千,则难也。”想要把细节做的面面具到,连孔子也会觉得难。这部剧从剧本至拍摄,制片组都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对待,虽不是历史剧,但在许多方面,也是拿出历史剧的态度在做。道具、美术组也经常与徐某沟通,以达到更切近历史。


85a216f69ecfbb4637772871188e54ad.jpg

2ec6b05edc79a72f8e14bd795de961d9.jpg


现场指导演员行礼

个人觉得,本剧最大的看点,一是叶昭与赵玉瑾之间的嬉笑怒骂等故事。二是,虽非历史剧,但剧中还是有许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比如范仲淹、吕夷简、刘太傅等,他们在剧中的故事,许多与历史相符。而胡青平乱的剧情,真实的历史是北宋名臣狄青平侬智高叛乱。

剧中的西夏王就是历史上的李元昊,野利仁荣、野利遇奇、没藏讹庞等人物事件,基本与历史相符。历史上,李元昊霸占太子宁令哥的太子妃没移氏,被宁令哥刺杀,宁令哥又被没藏讹庞杀死。

3820bd6522a370bd78dfe83cb880563b.jpg

5daaa67f7ff1145d43e33440d50ccb61.jpg


0db8e51e77daab5347797023f48c8a97.jpg


30e06f9f509cb5234f4acb4626323a54.jpg

81ad216a9bd49a13c2e416bb671b3a52.jpg

5e0a2f1befa4d61b7090c49132e6426b.jpg

c4433bacebafce71bd07a35ec8e7b965.jpg



甫纬 发表于 2017-11-9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视剧指导,需要的知识量大吧,看上去很累吖
常言道 发表于 2017-11-9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这本书在哪里可以买到?
游客  发表于 2017-11-9 23:06
常言道 发表于 2017-11-9 22:59
请问楼主,这本书在哪里可以买到?

微店:“汉文堂”
游客  发表于 2017-11-12 07:26
常言道 发表于 2017-11-9 22:59
请问楼主,这本书在哪里可以买到?

线上阅读正在紧张录入中,可以留意,不久将上线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