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59|回覆: 0

[稗官野史] 讀史札記·『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文化意義

[複製連結]
高凱趙鵬璞 發表於 2017-10-27 08: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書同文』,即語言文字的統一,不僅推動了秦王朝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這一文字統一局面橫亙了整部中國史。

● 『行同倫』,其所代表的是衣食住行、風俗習慣和信仰等的相對統一,為構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體提供良好的氛圍。

● 『車同軌』,用發展辯證的觀點來看實際上是政治的一種延續,表現為交通之政的統一,也可以泛指一切以交通為代表的政治上的統一。

自嬴政一統六國始,古代王朝多以儒家經典【中庸】所謂『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來彌合不同人群之間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矛盾並藉以追求國家的長治久安。我國歷史上經歷過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統一時期,也經歷過春秋戰國、六朝、五代等分裂階段,而始終保持國家之統一和文明之延續,與『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理念和舉措有着重要關係。今據時人對三者邏輯關係的理解習慣,試將次序調整為『書同文』『行同倫』和『車同軌』來逐一論述。

『書同文』,即語言文字的統一。馬克思在【路易斯·亨·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中指出,人類的文明期『從標音字母(的發明)和文字記錄的創作開始』。呂思勉【中國民族演進史】指出,團結的源泉『是要追溯到既往的』,而『惟有本族的語言,最適宜於表示既往;惟有本族的語言,最能使人了解既往』。縱觀古代中國兩千多年歷史,秦王朝無疑是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嬴政不僅建立起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而且統一了文字、度量衡,徹底結束了自東周以來各國紛爭、分裂的局面。如果只看到秦二世而斬、王朝生命期僅有十五年便輕視其制度意義的話,那恐怕是犯了歷史短視症——因為隨之出現的兩漢王朝長久興盛四百年之久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晉書】所言『漢承秦制』。秦制是歷史研究基礎中的基礎,不止影響了對於漢民族形成具有重大影響的漢制,且持續影響至隋唐、宋元、明清時期。嬴政統一六國文字,不僅推動了秦王朝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這一文字統一局面橫亙了整部中國史。其意義之巨大,怎麼說都不為過。

文字統一,不僅使得以漢字為載體的中華文化的傳播有了基本的條件,而且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後,都以宣揚和繼承中華文化的正統為榮。如西晉滅亡後,入主中原的匈奴、鮮卑政權以及與宋並存的西夏、金等少數民族政權都是如此。文字不同,各族人民之間的交往與溝通就會變得困難,隔閡在所難免。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實現『書同文』,歷代統治階級都下過大力氣,其目的不僅是使漢字成為書寫統治意識的載體,也成為規範有序且又豐富多彩的書法藝術,從而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沉浸其間、樂而傳播之。僅就書法而言,論源流,有真草隸篆;論章法,有揖讓進退;論結體,有顏柳歐蘇……看上去五光十色。其實,在令人嘆為觀止的書法藝術中,是有各種或有形或無形的方向指引與規範的:從秦王朝開始,丞相李斯的【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的【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的【博學篇】就已經成為標準文字的範本,今存的泰山、琅琊台、嶧山、會稽刻石或其摹本即可見其端倪;兩漢隨着簡牘、帛書以及西晉以後紙張作為書寫工具的出現,不僅蘭台、石室、廣內等藏書增多,而且隨着官學和私學的漸趨發達,書法變得更加規範標準,隸書講究波磔方折、蠶頭雁尾,草書也有章草、今草之別;南北朝時期楷書、草書、行書均大為發展,鍾繇、衛瓘、陸機、右軍父子,每個光輝奪目的名字背後,都有一種新規範的誕生;唐及武周時期,李世民、武則天、李隆基都酷愛書法,甚至專設書學,講授【石經】【說文解字】【字林】等,在藝術繁榮現象的背後,規範文字的意義更是不容忽視;至於有宋一代書院盛行,蒙學教育要求兒童習字『一筆一畫、嚴正分明』,明清時期甚至要求『硯無積垢,筆無宿墨』,其文化規範性意義不言而喻。

『行同倫』,其所代表的是衣食住行、風俗習慣和信仰等的相對統一。實現這一點的前提,是人口比例的科學適宜。中國相對強盛的朝代,均較注意人口的管控制度,而管控的主要手段就是大規模的移民。秦漢、隋唐、宋元、明清四大時期,都有較穩定的邊疆政策,這些政策或強調高壓、或強調羈縻、或強調團結與和親,又或者是將幾種政策結合在一起。以秦王朝為例,為了控制和抵禦北方匈奴人,秦始皇派兵30餘萬攻取『河南地』(今內蒙古自治區陰山以南地區),並西起臨洮、東至遼東修建起萬裏長城;為了開拓嶺南,秦始皇二十六年又派兵50萬攻打五嶺以南地區,使得秦王朝版圖擴展到今越南中部;為了更好地控制這些區域,又向這些地區派駐了大量的政治(七科謫)與軍事性移民。西漢武帝以後繼承秦王朝對外用兵政策,一旦開拓了新疆土,立刻派出大量軍事性移民,從而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軍事屯田。實際上,漢代的軍屯,有許多經驗值得總結:如漢武帝時期採取招募制,將徵調單一士兵的軍事戍邊制度,改為從內地經濟文化比較發達、人口密度大的地區招募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屯邊,同時,國家頒行免稅、全家供應糧食、免費提供醫藥和安頓戶口等一系列政策以安撫被招募農民。在這些優惠政策的引領下,漢王朝曾七次成功地完成了向西北邊郡大規模移民實邊,其中公元前119年一次性將中原地區的70多萬平民遷往隴西、北地、河西、上郡等,且這種人口遷徙政策一直延續到東漢時期匈奴南北分裂以前。西漢時期募民屯田的政策,其實質就是在某些重要區域改變定居移民與邊民比例的做法,以後的隋唐、兩宋及明清時期都繼承了這一做法,使得各朝在中央政權安定的情況下,同時也保持了邊疆的安定與發展。此外,移民也確保了邊疆地區漢文化的發展:秦漢王朝把商人、犯罪官吏等發配到今廣東、廣西、四川、內蒙古等邊遠地區,不僅傳播了中原文化,發展了地方經濟,強化了國家政權在邊地的穩固,而且也通過中原移民的遷入,促進了當地的民族融合;中原人特有的姓氏在邊疆留下來,有些成為當地的大姓,比如韋、黃、梁等姓在廣西就長期大量存在。

在人口比例科學適宜的基礎上,『行同倫』的文化浸染作用迅速直接或間接地發揮出來。秦起於周原,用的是周禮,漢承秦制,中原文化以禮為內核,【禮記·禮運】載:『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從飲食開始,喪、祭、射、御、冠、昏、朝、聘等禮儀的一致性的結果,謂之『承天之道』可能言過其實,但謂之『治人之情』則是一語中的。因此荀子說:『人命在天,國之命在禮。』而傳統文化中的二十四節氣等節慶禮俗,背後隱藏的是農耕經濟下農事集體勞動的動員令,民眾在這樣的勞動中凝結成的情感皈依和勞動情誼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從歷史上多次大移民的後果看,其重大意義不僅僅在於一般物資與人員的交流和溝通,更在為構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體提供良好的氛圍。

『車同軌』,用發展的辯證的觀點來看,古代的交通實際上是政治的一種延續。『車』在當時不僅僅是先進交通方式的代表,『車同軌』還表現為交通之政的統一,也可以泛指一切以交通為代表的政治上的統一。許嘉璐認為『兩輪之間的距離為軌』。車軌相同則車轍也等寬,車同軌實際是道路標準化的一個措施。這種標準化,使得秦王朝耗時十年,形成了以馳道為主、以咸陽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的全國交通幹線,適應了其全國範圍內土木工程、軍隊調動、郵傳驛遞、情報傳送等的大量需要;此外,其北通九原的直道,也是可圈可點的國防工程。雖然秦王朝並未因此而鞏固其統治,但其速亡,從另一角度來看,也是陳勝、吳廣、劉邦、項羽善於利用其交通便利條件的結果。再以古代西域為例,先有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後有公元前121—公元前104年間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的設立,之後西漢國家才開始在天山南部輪台、渠犁等地駐兵屯田,直至公元前60年(漢宣帝神爵二年)設置西域都護府,從而標誌着西域正式成為中央王朝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一切,均始於交通。同理,東晉以後絲綢之路的阻絕,也曾影響了中央王朝對西域的治理。到了隋朝,先有煬帝即位之初派遣吏部侍郎裴矩到張掖、武威發展與西域的互市,後有鄯善(今若羌)、且末(今且末西南)、伊吾(今哈密境內)三郡之設。公元7世紀初唐朝代隋而興之後,先是伊吾城主率所屬七城交通唐朝,後是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誕生。【冊府元龜】講述『懷柔遠人』的羈縻制度時,記載有唐武德二年(619年)閏二月高祖李淵所頒詔書:『畫野分疆,山川限其內外;遐荒絕域,刑政殊於函夏……要荒蕃服,宜與和親。』這也進一步道出了真相:『車』所借代的古代交通,實為民族發展史上政治統一的重要一環。

不難理解,無論是戰爭還是貿易,首先始自交通。即以南方土着人群而論,雖因山川險阻,與中原人之間的同化進程甚緩,譬如以今日疆域視之並不特別靠南的湖南,是經秦漢、隋唐四代中央王朝的開拓,至宋朝熙寧年間才徹底安定下來。細思原因,不能不說它實際上與秦朝『靈渠』和隋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的開鑿息息相關;如果沒有秦朝溝通湘江和灕江『靈渠』,秦王朝就不可能以今湖南為跳板而迅速統一兩廣地區;如果沒有隋朝開鑿京杭大運河,唐宋時期中國南方就不會先有『蘇湖熟,天下足』的局面,而明清時期也難以出現長江中游地區『兩湖熟,天下足』的局面。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運河的開鑿可以視為是水上『車同軌』的重要形式。而『京杭大運河』的開鑿,不僅使得古代都城成功地實現了由東西遷移變為南北遷移的改變,更使得中原移民與南方人的融合途徑從此打開。

一切社會現象,都是不斷演進的,『易』是常態。中國人口史、移民史告訴我們,『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確實部分地解決了一個地域遼闊的國度政權治理難題,因為三者都趨向於一個目標:融合。最初是黃帝與炎帝部落在中原地區的融合奠定了夏商周三代的基礎;之後春秋戰國時期,戎、狄和東夷與中原人的融合,又為秦漢王朝的400餘年興盛奠定了基礎;而魏晉南北朝時期之所以匈奴、鮮卑、羯、氐、羌等能夠與中原漢人融合,也是隋唐進一步發展的前提和條件;宋元時期西夏、金人、蒙古人和宋人的融合,又為明清時期國家的進一步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所以到明清時期,中國境內融合的局面和人口分佈的態勢已經基本形成。

(作者:高凱 趙鵬璞,單位:鄭州大學歷史學院)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