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76|回覆: 0

[漢文堂] 性自命出(郭店楚簡出土先秦典籍)

[複製連結]
徐彥卿 發表於 2017-7-3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俊生按:【性自命出】,是耶暦1993年在湖北荊門市郭店村楚墓中發掘出的一批竹簡中的文章。竹簡共804枚,為竹質墨跡。其中有字簡730枚,共計13000多個楚國文字,為戰國時代楚國墓藏。郭店楚簡包含多種古籍,其中三種是道家多派著作,其餘多為儒家學派著作,所記載的文獻大多為首次發現,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學者雖初將本文定名為【性自命出】,後又將其改名為【性】。徐某竊以為還是以【性自命出】為名,更方便記憶、口述。

根據本文內容,徐某竊認為【性自命出】為古代【樂記】的佚篇。今本【樂記】包括11子篇:【樂本篇】、【樂論篇】、【樂禮篇】、【樂施篇】、【樂言篇】、【樂象篇】、【樂情篇】、【魏文侯篇】、【賓牟賈篇】、【樂化篇】、【師乙篇】等。據西漢劉向的【別錄】,古代【樂記】共23篇,篇名記載於【別錄】中。【別錄】雖已佚,但唐孔穎達作【禮記註疏】時說,【別錄】所載【樂記】的全部篇目,當時還"總存焉",從孔穎達記載看,這23篇除上述11篇之外,還包括【奏樂篇】、【樂器篇】、【樂作篇】、【意始篇】、【樂穆篇】、【說律篇】、【季札篇】、【樂道篇】、【樂義篇】、【昭本篇】、【招頌篇】、【竇公篇】等12篇,這12篇已佚。徐某竊以為【性自命出】是這12篇中的一篇。固在此發佈出來,供廣大傳統文化愛好者學習。

文中內的文字,為根據其它經典中的內容對照所補,字跡不清無法辨認的字,以代替。


上篇:凡人雖有性,心無定志,待物而後作,待悅而後行,待習而後定。喜怒哀悲之氣,性也。及其見於外,則物取之也。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於情,情生於性。始者近情,終者近義。知情[者能]出之,知義者能入之。好惡,性也。所好所惡,物也,善不[善,性也]。所善所不善,勢也。

凡性為主,物取之也。金石之有聲,[弗扣不][鳴。人之]雖有性心,弗取不出。

凡心有志也,無與不[可。人之不可]獨行,猶口之不可獨言也。牛生而長,雁生而伸,其性[使然,人]而學或使之也。

凡性,或動之,或逆之,或交之,或厲之,或絀之,或養之,或長之。

凡動性者,物也;逆性者,悅也;交性者,故也;厲性者,義也;絀性者,勢也;養性者,習也;長zhǎng)性者,道也。

凡見者之謂物,快於己者之謂悅,物之設者之謂勢,有為也者之謂故。義也者,群善之蕝(jué朝會束茅表位曰)也。習也者,有以習其性也。道者,群物之道。

凡道,心術為主。道四術,唯人道為可道也。其三術者,道之而已。詩書禮樂,其始出皆生於人。詩,有為為之也。書,有為言之也。禮樂,有為舉之也。聖人比其類而論會之,觀其先後而逆順之,體其義而節文之,理其性而出入之,然後復以教。教所以生德於中者也。禮作於性,或興之也。當事因方而制之,其先後之序則宜道也。又序為之節,則文也。致容貌所以文,節也。君子美其情,貴[其義],善其節,好其容,樂其道,悅其教,是以敬焉。拜,所以[□□□]其□敏也。幣帛,所以為信與徴也,其辭宜道也。笑,禮之淺澤也。樂,禮之深澤也。

凡聲其出於情也信,然後其入撥()人之心也夠。聞笑聲,則鮮如也斯喜。聞歌謠,則陶如也斯奮。聽琴瑟之聲,則悸如也斯歡。觀【賚】、【武】,則齊如也斯作。觀【韶】、【夏】,則勉如也斯斂。詠思而動心,[上艸下胃]()如也,其居次也久,其反善復始也慎,其出入也順,始其德也。鄭衛之樂,則非其聲而從之也。

凡古樂龍心,益樂龍指,皆教其人者也。【賚】、【武】樂取,【韶】、【夏】樂情。

凡至樂lè)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哀、樂(lè),其性相近也,是故其心不遠。哭之動心也,浸殺,其烈戀戀如也,戚(,同戚,憂也)然以終。樂之動也,濬深鬱陶,其烈則流如也以悲,悠然以思。

凡憂思而後悲,凡樂思而後忻xīn同欣,開導,啟發,凡思之用心為甚。歡,思之方也。其聲變,則[心從之]。其心變,則其聲亦然。吟,游哀也。噪,遊樂也。啾(jiū小兒聲也。),游聲【也】,嘔,游心也。喜斯陶,陶斯奮,奮斯詠,詠斯猶,猶斯舞。舞,喜之終也。慍斯憂,憂斯戚,戚斯歡,歡斯辟,辟斯踴。踴,慍之終也。―――――――――――

下篇:凡學者求其心為難,從其所為,近得之矣,不如以樂(yuè)之速也。雖能其事,不能其心,不貴。求其心有偽也,弗得之矣。人之不能以偽也,可知也。[不]過十舉,其心必在焉。察其見者,情焉失哉?□,義之方也。義,敬之方也。敬,物之節也。篤,仁之方也。仁,性之方也,性或生之。忠,信之方也。信,情之方也,情出於性。愛類七,唯性愛為近仁。智類五,唯義道為近忠。惡類三,唯惡不仁為近義。所為道者四,唯人道為可道也。

凡用心之躁者,思為甚。用智之疾者,患為甚。用情之至者,哀樂為甚。用身之忭(biàn喜樂)者,悅為甚。用力之盡者,利為甚。目之好色,耳之樂聲,郁(木叢者,積聚,茂盛。)陶之氣也,人不難為之死。有其為人之節節如也,不有夫柬(jiǎn為若干而分別之)柬之心則采。有其為人之柬柬如也,不有夫恆始之志則縵(màn)。人之巧言利辭者,不有夫詘(,盡也)詘之心則流。人之悅然可與和安者,不有夫奮作之情則侮。有其為人之快如也,弗牧不可。有其為人之葲(quán葲,草名)如也,弗輔不足。

凡人偽為可惡也。偽斯吝矣,吝斯慮矣,慮斯莫與之結矣。慎,仁之方也,然而其過不惡。速,謀之方也,有過則咎。人不慎,斯有過,信矣。

凡人情為可悅也。茍以其情,雖過不惡。不以其情,雖難不貴。茍有其情,雖未之為,斯人信之矣。未言而信,有美情者也。未教而民恆,性善者也。未賞而民勸,貪富者也。未刑而民畏,有心畏者也。賤而民貴之,有德者也。貧而民聚焉,有道者也。獨處而樂,有內□者也。惡之而不可非者,達於義者也。非之而不可惡者,篤於仁者也。行之不過,知道者也。聞道反上,上交者也。聞道反下,下交者也。聞道反己,修身者也。上交近事君,下交得眾近從政,修身近至仁。同方而交,以道者也。不同方而[交,以故者也]。同悅而交,以德者也。不同悅而交,以猷yoú,謀略)者也。門內之治,欲其逸也。門外之治,欲其制也。

凡悅人勿吝也,身必從之,言及則明舉之而毋偽。

凡交勿烈,必使有末。

凡於路毋畏,毋獨言獨處,則習父兄之所樂。茍無大害,少枉入之可也,已則勿復言也。

凡憂患之事欲任,樂事欲後。身欲靜而勿羨,慮欲淵而毋偽,行欲勇而必至,貌欲莊而毋伐,【心】欲柔齊而泊,喜欲智而無末,樂(lè)欲懌(yì)而有志,憂欲斂而毋昏,怒欲盈而毋希,進欲遜而毋巧,退欲肅而毋輕,欲皆敏而毋偽。君子執志必有夫廣廣之心,出言必有夫柬柬之信。賓客之禮必有夫齊(zhāi)齊(齊齊,恭敬誠懇)之容,祭祀之禮必有夫齊齊之敬,居喪必有夫戀戀之哀。君子身以為主心。―――――――――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