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67|回覆: 0

[中醫理論] 張學文·論治發熱的思路與方法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7-7-29 18: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國醫大師張學文在治療發熱的過程中,謹守中醫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八綱辨證大法,悉心研究證候和病機的演變,總結出辨氣、辨色、辨舌、辨神、辨脈、辨口氣、辨鼻氣、辨鼻涕、辨面色、辨小便10個方面的不同證候表現,對臨床辨別發熱病寒熱屬性有重要意義。

•在治療思路上,重在甄別發熱是外感時邪還是內傷引起,結合體質辨證。外感發熱多見風寒、風熱、風毒、濕溫;內傷發熱多見陰虛發熱、氣虛發熱、積滯發熱、肝鬱發熱和血瘀發熱。

•在治法上遵循三因制宜,法隨理變,方隨證出,師古而不泥古,善思總結,敢於創新,辨證用方,多法相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法方藥。

發熱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也是臨床上多種疾病所反映的一個表現。現代醫學卻苦於退熱不效,病情反覆。國醫大師張學文從醫60載,執教50年,精研岐黃,熟諳急病、難病和溫熱病,古今治法,融會貫通,臨床審症求因,慎思明察,師不泥古,方藥靈動,時發古人未發之法,愈病無數。筆者將其治療發熱的思路與方法略述於下,以饗讀者。

【首辨寒熱 分清陰陽】

病有陰陽,『凡脈大、浮、數、動、滑者,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則亡。』張學文常舉例其1964年遇到的1例患高熱的秋溫時疫(鈎端螺旋體病)患者,醫者誤認為寒濕過甚(因有周身困痛,小腿肚刺痛)而重用麻、桂、羌、蒼髮汗峻劑,最後導致吐血、衄血、昏迷等危症。因此,張學文常告誡後學,當熱病陰陽寒熱錯雜難辨時,寧可再劑,不可重劑。同為發熱,為了讓後學分辨發熱究竟屬傷寒或屬溫熱,張學文引用了【重訂廣溫熱論】何廉臣提出的辨氣、辨色、辨舌、辨神、辨脈等5種辨別寒熱的方法,又根據自己長期臨證總結出的辨口氣、辨鼻氣、辨鼻涕、辨面色、辨小便5個方面,豐富了辨別發熱病寒熱屬性的診斷依據。風寒之人,如頭痛寒熱之類,皆自知之;溫熱初起,煩躁者居多。溫熱之脈,初起時與風寒迥別,風寒從皮毛而入,一二日多脈浮,或兼緊、兼緩;溫熱自裏出表,脈始數,或兼弦或兼大。張學文認為,患者自覺口氣熱或燥者為熱,自覺口中不熱不燥或涼者為寒;患者自覺鼻燥,所出之氣熱者為風熱,出氣無燥熱感或覺涼者為寒;鼻涕易出且清晰者為風寒,鼻涕稠濁自覺熱者為風熱;面白唇青或皮膚起粟粒而惡寒甚者為風寒,雖惡寒明顯但面白唇紅者為風熱;患者自覺小便微有熱感者為風熱,無熱感而清長者為風寒。以上10條,後學當仔細分辨,寒熱自分,陰陽一目了然,對指導臨床發熱病辨證有重要意義。

【外感內傷 治法各異】

治療方法 外感發熱一般發病急、病程短、變化多,根據感受邪氣之不同,有風寒、風熱、風毒、濕溫;根據體質不同,又分陽虛表證和陰虛表證;根據疾病發展深淺,有熱入氣分證、熱入營血證和半表半裏證。當病邪在表,偏於肺衛時,依據【黃帝內經】中『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的描述,採用具有辛散的藥物開泄腠理,驅邪外出。偏於風寒者,選用麻桂之類,但由於體質稟賦和感寒輕重不同,用藥又大有差別,如體質差者,要減輕發汗,用炙麻黃或麻絨;平素腠理疏鬆體虛之人,如用麻桂則發汗太過,可用紫蘇葉代替;如果屬於風寒輕證,用蔥豉湯加減即可;偏於風熱者,當辛涼透表,用銀翹、桑菊之類;風毒較甚,則要加入清熱解毒的芩連梔子之類,方隨證出,藥隨證變,謹遵三因制宜,即使同一風寒表證,也不可拘泥一方。總之,發汗以適度為要,不論偏寒偏熱,均不宜過汗,否則傷陰亡陽。

內傷發熱一般發病慢,病程長,但熱不惡寒,或稍有冷感,多熱有定時或時發時止,以低熱、身困、脈沉等虛弱症狀為主,多和情志不暢、久病失養、臟腑氣血紊亂、陰陽失調等有關。【素問·調經論】記載:『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臨證指南】記載:『郁則氣滯,久必發熱。』張學文總結出陰虛發熱、氣虛發熱、積滯發熱、肝鬱發熱和血瘀發熱以及相應治則和方藥。如陰虛發熱當滋陰清熱,用青蒿鱉甲湯;氣虛發熱當甘溫除熱,用補中益氣湯;積滯發熱當消積導滯清熱,用大柴胡湯;肝鬱發熱要疏肝理氣清熱,方用逍遙散加減;血瘀發熱當活血祛瘀,退熱除蒸,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張學文頻頻告誡,對於內傷發熱,陰虛者,不可過於苦寒瀉火,以免加重發熱;陽虛者,不可過於辛溫剛燥和添寒涼滋膩之品,避免發熱加重。【醫貫】說:『燈燭之火亦陰火也,雜不得半點寒水,得水即滅矣。』

典型病例 崔某,男,27歲,1995年3月因持續高熱74天就診。患者因1995年1月1日娛樂過度,夜起高熱。體溫39℃,微惡寒,身痛肢酸,無汗,自服銀翹解毒片、速效感冒膠囊等藥物,未見緩解,遂住院治療半月,使用多種抗生素和服用辛涼解毒中藥收效甚微。時下見神疲乏力,面色少華,身熱面赤,體溫39℃,無汗,微惡寒,心慌氣短,不思飲食,二便尚暢,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數。張學文辨為陰火發熱,唯甘溫之法可除。處方:黃芪2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枳殼10克,橘紅12克,黃芩12克,甘草6克,桂枝10克,太子參10克,丹參15克,青蒿15克,麥冬15克,生薑3片,大棗5枚。二劑高熱豁然而退,體溫37.2℃,且不再回升,為鞏固療效,患者自行服上方10劑,體溫正常。

【忠於臨床 多有創新】

表證:

治療方法 張學文首鑒風熱表證與風毒表證之要點,從發熱表現、治則、治法之不同提出了風毒發熱這一證型。臨床上經常見一類患者發熱微惡風寒,皮膚紅腫,身癢或遊走性疼痛,脈象浮數,舌紅。現代醫學多按過敏性皮炎治療,病程遷延日久,患者甚是痛苦,中醫用銀翹散等辛涼解表法往往效差,用麻桂類顯然不宜,張學文提出用荊防敗毒散加減治療以解表清熱敗毒。

典型病例 女性,發熱38℃,雙前臂紅腫,局部潰瘍,發癢尤甚,鼻尖紅疼,舌紅苔薄,脈浮數,張學文擬方:荊芥9克,防風9克,柴胡9克,薄荷9克,枳殼9克,黃芩9克,玄參9克,蟬蛻9克,陳皮9克,野菊花9克,土茯苓15 克,紫花地丁15 克,生甘草6克。此方先後共用5劑,並用藥渣加艾葉煎洗前臂,腫消癢止結痂而愈。

急症:

治療方法 在治療熱病急症方面,張學文提出『毒瘀』致病學說,認為熱病急症多為六淫化毒,毒灼氣血為瘀,毒瘀交挾為外感熱病急症之病機;正邪相拒、氣血壅盛為邪之化火成毒之始因;邪遏陽氣,阻遏氣機,灼津耗血為瘀為毒;血氣敗壞為毒瘀交挾之結果,可見於衛氣營血之不同病理階段,清熱解毒、活血祛瘀為其治療大法。張學文用自擬方清解湯治療高熱驚厥兼有斑疹,療效顯著。清解湯:生石膏(先煎)30~150克,柴胡10克,黃芩10 克,葛根15克,薄荷6克,銀花10克,連翹13克,丹參12克。

典型病例 患兒,2歲,因5天前氣溫驟降,洗浴着涼,晨起發熱咳嗽,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經西藥及輸液(藥物不詳)治療,熱稍退,但藥未停,發熱又甚於前。於張學文處就診時,見其嗜睡,呼之能醒而即刻又睡,肌膚灼熱,口渴,面赤氣促,但無鼻翼翕動之象,四肢活動如常,腹軟,大便2日未行,小便黃,脈數,苔黃,舌尖紅。張學文據症辨為毒熱過盛,灼血為瘀,治宜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方用清解湯加減。處方:生石膏30克,柴胡6克,黃芩6克,薄荷6克,葛根10克,銀花10克,連翹10克,丹參6克,牛蒡子6克,大黃3克,玄參6克,2劑,並囑其住兒科急診觀察,急服中藥1劑以觀進退,次日晨起,母告之曰:『患兒服藥後至子夜時熱已退,並能下地活動。』

【內外同治 多法相使】

高熱是臨床急症之一,熱邪過甚,往往發生動風抽搐昏厥等危候。張學文主張用多種方法加速清熱降溫,防止疾病傳變和惡化。如熱在氣分、血分,除用中藥清氣泄熱、清營泄熱外,加用針刺放血,併合理使用冷敷。冷敷亦要辨證,患者雖有高熱,但正值經期,或寒濕在表惡風寒,則用溫水擦拭降溫。冷敷是對沒有明顯表邪和濕邪的患者使用。

張學文曾收治一暑溫患者,體溫高達39℃,但有惡寒感,冷敷其頭、胸部物理降溫,體溫暫降,但稍過即復,且皮膚暴露之處起雞皮疙瘩。張學文依此將湯藥改為清解表裏之劑,並換用溫水擦洗,體溫漸降,病情好轉。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責任編輯:高繼明)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