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44|回覆: 0

[文學研究] 劉宜慶·曲學大師吳梅藏書記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懋基 發表於 2017-7-28 19: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70724_016

20170724_016
 

霜崖曲錄

20170724_017

20170724_017

吳 梅

吳梅,被譽為『近代著、度、演、藏各色俱全之曲學大師』,自十幾歲起就致力搜求戲曲典籍,積數十年艱辛,收藏曲籍多善本和孤本,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藏曲大家。

1909年,26歲的吳梅,離開家鄉蘇州,奔赴開封,任河道曹載安的幕僚。這一年在開封的經歷,成為吳梅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此前,他擔任過東吳大學堂助教。開封遊歷之後,吳梅下定決心,進行曲學的研究。一生研究戲劇,矢志不渝,自開封始。致力搜求購藏曲學書籍,亦自開封始。

住在清幽的葵園,在開封任幕僚,工作清閒,而薪酬頗豐。有充足的時間,吳梅遊歷開封的名勝古蹟。竊符救趙的夷門,渺不可知的遺蹟吹台,唐代赦建的大相國寺,宋金建造的鐵塔,都留下了吳梅遊覽的足跡。『山川盪胸懷,文字或增益。』他登臨古蹟,寫詩懷古。

吳梅多次經過金梁橋,這是明代藩王周憲王府第舊址。周憲王是朱元璋之孫朱有燉,襲封周王爵,一生多數時間居於開封,直到薨歿。貴為皇室之胄,周憲王精通音律,喜歡雜劇,創作了多部雜劇,並參與演出。因為王室劇作家朱有燉的戲曲活動,開封成為戲曲演出的聖殿。『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這是明代文學家李夢陽的詩歌【汴京元夕】,描寫開封演出明代周憲王雜劇的盛況。

佇立在金梁橋,繁華之城,經歷千年不凋,而管弦之繁複、戲曲之源流,如同橋下的流水,從歷史中流淌到吳梅的腳下。他憑欄遙想周憲王的風流餘韻,他堅定了此生研究戲曲的志向。被人視為『小道』的戲曲,尊貴如藩王周憲王者尚能痴迷為之,何況一介寒儒呢!後來,吳梅在【〖霜崖三劇〗自序】中回憶這次開封之行對他的影響:『居數年游梁,過金梁橋,緬想周憲王流風餘韻,往往低回不能去,而誠齋樂府,是時猶未見也。歸吳後,節衣食以購圖書,力所能舉,皆置篋衍;詞曲諸籍,亦粲然粗具,於是益肆力於南北詞。』

吳梅後來成為國民享譽文林的曲學大師,後人如此評價他:『於藏弆、於鐫刻、於考訂、於製作、於歌唱、於吹奏、於扮演,幾乎無一不精;於文辭、於音律、於家數、於源流、於掌故、於著錄、於論評,又幾乎無一不專。究蓋集眾長於一身,懷絕學以終世,天下一人而已。』

書香雅韻歲月長,我們不妨看看吳梅的藏書盛況。

1917年,吳梅以一本研究曲學的專著【顧曲麈談】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講授戲曲。吳梅的藏書,在北京大學執教時,打下基礎。

出自寒門,吳梅幼年失怙,家道中落,一度將父親的藏書換米。他的藏書基本上沒有家傳,全靠他多年積少成多的購藏。他嗜好崑曲,嗜好讀書。即使為了買書弄得『饔餮不繼,室人交謫』也在所不惜。在搜羅戲曲孤本上可謂苦心孤詣,他說:『餘生寒儉,無意藏弆,而朋好中頗有嗜舊刊者,朝夕薰染,間亦儲存一二。始則乾嘉校定諸本,繼及前代珍密諸書。架上日豐,篋中日嗇,饔餮不繼,室人交謫,此境習以為常也。嗣後授徒北雍,聞見益廣,琉璃廠、海王村、隆福寺街,幾無日不游,游必滿載後車。』

吳梅將收藏戲曲書籍的書齋命名為奢摩他室。『奢摩他』,梵語,寂靜的意思,取其為書齋名意在潛心讀書。吳梅蘇州故居樓上的室名為『百嘉室』,其在【朝野新聲太平樂府】跋語中說:『余藏明刻劇本至多。』他發願搜羅到一百部明代嘉靖刊本。從民國以來,不約而同都發願要收藏百部嘉靖本的藏書家同好中,以陶湘的成就最大,他的『百嘉齋』後來竟獲得兩百部以上;其次,是鄧邦述的『百靖齋』,也超過了百部的目標。而吳梅的『百嘉室』所藏,直到他病逝也未完成。吳梅畢竟只是大學的教授,他無法與財大氣粗、豪擲千金的藏書家相比。而他藏書的目的,是研究曲學,以用為主。

即使不到百嘉,吳梅對所藏戲曲文獻頗為得意,他對學生說:『予自弱冠迄於晚歲,前後所購曲書,約值二萬金。今估計之,非十萬元不辦矣。』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中說:『吳梅藏曲之富,一時無兩;蓋南北遨遊,手自搜羅垂二十年,益以朋好所貽,弟子所錄,架積日多,蓋六百種。』

吳梅在北大五年所得,不下兩萬卷。『航海南歸,插架日富,而宋元舊槧,仍不敢搜集。一則財力不足,二則京兆貴官,滬濱大賈,室中必有一二種以昭風雅,余無暇與之爭勝也。』

吳梅藏書的來源,主要是他節衣縮食長期的購買。其次是他的抄寫。一些珍本、秘本、孤本,無錢收購,或者藏在朋友手中,他就借來抄寫。還有,弟子門生、親朋好友的贈送。任中敏、錢南揚、唐圭璋、常任俠等,知道老師喜歡收藏曲書,只要見到珍稀的曲本就買下來,轉送給老師。當然,也有不少曲本作者的贈送。經過多年的積累,吳梅的藏曲書籍蔚為大觀,收藏曲籍六百多種,成為民國著名的藏曲大家。

藏書家並不僅僅是古籍善本的保存者,更是文化的傳播者。藏書大家在校讎、出版等方面着力甚勤,書籍在他們手中得到傳播。

吳梅收藏了大量的珍稀曲書,他並不秘不示人,除了自己研讀,還拿出供同道和弟子研究利用。最初在宣統中已刻過【奢摩他室曲叢】第一輯,收錄吳偉業的【梅村樂府】兩種和他自撰的『暖香閣』雜劇;1922年,吳梅又選刻了一部【古今名劇選】。

1928年,吳梅從六七百部的曲學藏書中,精選一百五十二部,交給商務印書館分期影印,仍然稱為【奢摩他室曲叢】。『曲叢』第一集、第二集共三十五種付之梨棗,入選作品皆詳加校勘,並附有題跋。這是惠及學林的盛事,吳梅很開心看到自己的藏書刊行出版。不料,書厄降臨,禍及吳梅計劃出版的『曲叢』。

上海『一·二八』戰事,日寇蓄意毀滅中華民族的文脈,轟炸商務印書館和東方圖書館。他交給商務製版的藏本,二十八種毀於戰火,已經印好即將面市的『曲叢』第三集、第四集亦付之一炬。出版工作被飛來橫禍中斷。

二十八種珍貴藏書灰飛煙滅,嘔心瀝血的『曲叢』第三集、第四集頃刻化為烏有,吳梅頗受打擊,黯然失色,他甚至說:『曲者,不祥之物也!』

很快,吳梅振作起來。他深知日寇的險惡用心:『敵欲奴我民族,乃先滅我文化。英法聯軍焚北京之圓明園如此,今日寇轟炸我上海涵芬樓亦如此。』吳梅覺得中國的學者,承擔着文化建設的使命,薪火相傳,義不容辭:『有志復興我國民族者,終必復興我文化,此責艱巨,吾儕負之,不容辭也!』

吳梅還為商務印書館著有【遼金元文學史】一種,『一·二八』事變中書稿毀於日軍轟炸。今所見同名著作,是吳梅指定他人所作,商務為借重吳梅名望,出版時仍署名吳梅。

1937年,七七事變,炮聲打破了寧靜的書齋生涯,吳梅告別了奢摩他室,開始了顛沛流離的流亡之路。離開時,他只帶着自己的詞作、詩作手稿等少量書籍。他的【避寇雜吟】組詩寫辭別金陵古都時吟道:『吉金貞石百城居,廣座論詩屢起予。聞道絳雲飛一炬,江東何地可藏書?』吉金貞石百城居,這句詩的意思是,收藏文物碑刻書籍很多。吳梅在這首詩後自註:『懷胡小石光煒,聞夏廬被毀。』胡小石號夏廬,齋名願夏廬,藏有大量的文物書籍。好友的書齋被日軍的轟炸毀壞,吳梅心憂如焚,江東何地可藏書?南渡路上,憂國難,哀黎元,思故友,想到藏書問題,亦是自然的。一個國家的藏書,是文脈的延續。戰事一起,學者們的大量書籍在戰火中毀於一旦,誠可痛哉!

幾經輾轉來到雲南大姚,1939年3月17日,吳梅不幸病逝,客死異鄉。

脆弱的書籍竟然比人的生命更長久。吳梅生前一直想將藏書獻給國家圖書館,他在1934年6月21日的日記中寫道:『王佩諍致書蔣蔚堂(復璁),薦引圖書館事。余又擬將奢摩藏曲讓之公家,此事若成,便可作菟裘之計矣。』吳梅未及告老還鄉退隱,生命的旅程被戰爭改變。他留在蘇州的藏書幸好保存下來,並無大的散佚。

1951年由鄭振鐸居間介紹,由後人把吳梅所藏的全部善本捐存給了北京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還保存着【瞿安藏書目】的手稿本,著錄圖書約1500種,13000多冊,大致反映了吳梅戲曲文獻的收藏情況。

吳梅在藏書上多鈐蓋印章,常見的有『瞿安眼福』、『瞿安』、『長州吳梅字瞿安』、『吳某』、『霜厓藏曲』、『長洲吳氏藏書』等藏書印。還有一些曲學書籍,留下了他校、批、跋等手跡。

如今,研究曲學的人們在國家圖書館仍能看到吳梅的舊藏,那紅色的印章,隱含着一代曲學大師嘔心瀝血的痕跡。遙想吳梅當年收藏曲學書籍的情況,透過時空,仿佛看到吳梅苦心孤詣讀曲的身影。曲終,人散,而書長留人間。在寂靜肅穆的國家圖書館,書香氤氳,一曲微茫,書與人的傳奇,隱隱迴響……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