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10|回覆: 0

[醫藥臨床] 清補法治療小兒厭食

[複製連結]
文強 發表於 2017-6-17 18: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脾胃為後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為中焦升降樞紐,共同完成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然脾喜燥而惡濕,胃喜潤而惡燥,胃主受納腐熟水谷,為消化食物首善之地。若胃陰不足,胃失清潤和降,受納腐熟功能下降,則見食少,久則厭食。清補法治療小兒厭食,是指以清潤生津養陰之品為主藥治療脾胃陰虛型厭食證。『清補』一詞,源自林佩琴【類證治裁】:『治胃陰虛不飢不納,用清補』。近年來,有的家長因缺乏育兒知識,讓小兒過食肥甘厚味,或任由挑食、偏食;或盲目進補等原因,而使脾胃功能受損,造成食欲不振、久則成為胃陰不足之厭食證。筆者臨床遵『清補』之法治療,多獲良效,現介紹兩例如下:

病例一

廖某,男,6歲。

患兒4歲時偏嗜油炸食品,正餐時進食減少,日見體質消瘦,看村醫,診為偏食引起營養不良。經用中藥湯劑(不詳)及兒康寧糖漿等治療,效果不明顯。家人見小孩生性活潑,精神十足,僅控制其不多食油炸類食品,未再治療。近因見夜間汗出明顯來治,現進食量少,形體偏瘦,唇乾不潤,手足心熱。舌質紅而少津,苔少。大便干,尿色黃。予以北沙參8克,麥冬10克,玉竹5克,石斛5克,生地黃10克,生麥芽5克,生谷芽5克,藿香3克,山藥10克,胡黃連5克,烏梅3枚,5劑。方中石斛配沙參、麥冬以治胃陰不足;生麥芽、生谷芽消食和中;山藥健脾胃;藿香醒脾氣、行胃氣,同時防大量養陰藥物阻滯氣機;少許烏梅酸甘化陰,益胃生津;胡黃連,退虛熱、消疳熱。二診,盜汗減輕,舌紅、苔少改善。仍以原方5劑。三診,盜汗消失,進食增加明顯。去胡黃連、生地黃、生谷芽,加蓮子10克、內金5克,以助進食增加後健脾消食運化之功。服10劑後,小孩症狀消失,體重增加。

病例二

呂某,女,4歲半。

患兒不欲進食,口乾多飲,時有乾嘔,夜寐不實。舌干少津,大便乾結,尿少色黃。予北沙參8克,麥冬10克,玉竹5克,石斛5克,生地黃10克,生麥芽5克,太子參6克,蓮子10克,鮮蘆根10克,大棗5枚,烏梅3枚。處方以生津益胃,酸甘化陰為主。方中加鮮蘆根,清胃熱而止嘔逆,蓮子、太子參、大棗,健脾益氣生津,且有補養安神之功。始3劑,效顯,守方共10劑,加以清淡粥、食調理,諸症消失,食量正常。

近年來,小兒厭食症的發病率呈增高趨勢。發病起因或餵養失當,片面追求高營養、高蛋白的食品;或因父母強迫多食,飲食過多等。飲食餵養失當,日久則致脾胃積滯生熱,灼津傷液而致脾胃陰虛,胃陰不足,胃失清潤和降,且致脾之運化功能亦不足而發為厭食。臨床多見食欲不振、口乾多飲、大便乾結、舌質偏紅等症。臨床但見食欲不振,多以健脾助運為治。然溫燥健脾之品,有傷津之虞,故治療胃陰不足之厭食,則應注意運脾養胃滋陰。南京中醫學院江育仁教授亦提出『健脾不在補,而貴在運』的觀點。

胃為陽腑,先因胃不受納,而致脾運不健,故治不以健脾為先,當養胃陰為要。然生津益胃,宜清補而不宜膩補,過用滋膩則足以礙胃。於清潤補養之中又宜佐以健脾助運之品,滋陰而不礙氣,行氣而不傷陰。養陰之法亦切合『小兒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生理特點,故治療小兒脾胃陰虛型厭食症可以清補求效。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