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391|回覆: 0

[中醫世家] 徐景藩·治腹瀉案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7-3-29 07: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痰瀉』之名,見於明代【醫學入門】,一則大便黏液魚凍樣在形態上似痰,二則從病理因素認識為痰濕作祟,治法亦從痰入手。

何某,男,43歲。下黏液魚凍樣便7月余。患者7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少腹隱痛,腹部怕冷,腸鳴轆轆,受寒輒甚,大便日行1次,夾有黏液,有時如魚凍,泡沫多。查大便常規示黏液(++),白細胞(-),膿細胞(-),曾予抗炎藥、腸道益生菌等治療後症狀可緩,但停藥即發。後行腸鏡檢查未見明顯異常,患者慮西醫治療效果欠佳,遂求治於國醫大師徐景藩處。

刻診:大便日行1次,質地稍溏,黏液較多,有時如魚凍樣,色白,未見膿血,偶下腹隱痛,受寒則諸症加重,納谷欠馨,體重未減。平素工作壓力較大,應酬頻繁。查體:腹軟,下腹部輕度壓痛,腸鳴音不亢進。舌質淡紅,舌苔薄白根微膩,脈細弦。證屬肝鬱脾虛、痰濕內停之證,予抑肝健脾、溫化痰濕治之,先予痛瀉要方合二陳湯加減治之,以觀後效。

處方:炒白朮10克,炒白芍15克,防風6克,陳皮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藿香15克,生薏苡仁30克,冬瓜子30克,黃連2克,焦山楂15克,焦神曲15克,高良姜5克,萊菔子15克,炙甘草3克。14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溫服。

二診:服藥2周後,藥後恙減,大便黏液不顯,日行1次,腹鳴、少腹痛均減,但受涼或外出進食後偶見黏液,舌質淡紅,舌苔薄白,中有裂紋,脈細濡。治從原法,佐以健脾氣養脾陰之藥。處方:太子參15克,炒白朮10克,茯苓15克,陳皮6克,炙甘草5克,煨木香6克,藿香10克,黃連2克,炙雞內金10克,佛手10克,車前草20克,生薏苡仁30克,烏梅10克,焦山楂15克,焦神曲15克。14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溫服。

服藥半月,大便正常,日行1次,未見黏液,腹鳴腹痛消失。在此基礎上,稍事加減,1劑服2天,症情平穩,並囑改善生活方式,條暢情志,減少外出應酬,避免受涼。

按:該患者經腸鏡檢查未見結腸器質性病變,當屬腸易激綜合徵之病。該病屬中醫『泄瀉』之範疇,因大便帶有黏液如魚凍樣,可診為『痰瀉』一病。『痰瀉』之名,見於明代【醫學入門】,一則大便黏液魚凍樣在形態上似痰,二則從病理因素認識為痰濕作祟,治法亦從痰入手。該患者平素應酬頻繁,酒食不節,脾胃受戕,脾運失司,故濕邪內生,聚而成痰,蘊於腸道,傳導失司,則大便溏稀,夾有黏液;而痰濕的生成與脾關係密切,古有『脾為生痰之源』一說。加之患者工作壓力較大,肝氣失疏,橫逆犯脾,則腹鳴腹痛。故此案當辨為肝鬱脾虛、痰濕內停之證,病位在腸,與肝脾密切相關。痰、濕為陰邪,屬寒,『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故多用溫中化濕之法。故本案當擬抑肝健脾、溫化痰濕之法。患者腹部怕冷、受寒加重,舌淡、脈細為脾陽不足、痰濕內蘊。又有少腹隱痛、脈弦等表現,【醫方考】云:『痛責之於肝,泄責之於脾,肝責之於實,脾責之於虛。』所以,有肝鬱氣滯的一面,處方要標本兼顧。

方中用痛瀉要方疏肝健脾止瀉,用二陳湯燥濕化痰,焦山楂、焦神曲、萊菔英健脾助運,高良姜溫化痰濕,薏苡仁、冬瓜子健脾化痰,反佐黃連,以制諸藥之溫燥。二診時痰濕已去大半,肝氣亦平,故轉投健脾養脾,太子參、煨木香、烏梅、雞內金等品以期固本培元。

徐景藩治療痰瀉常用陳皮、半夏、薏苡仁、冬瓜子、桔梗、茯苓等藥,運脾與健脾相結合,常用方劑為平胃二陳湯。該案患者痰與濕相較,痰多而濕氣不着,故未用蒼朮、厚朴等燥濕之品。徐景藩喜用薏苡仁、冬瓜子治療痰瀉,薏苡仁健脾止瀉,冬瓜子化痰排膿,合用善治內癰諸症,如【備急千金要方】中治肺癰之葦莖湯中同時使用兩藥,而痰瀉之症狀常與內癰之痰相近,用之對減少大便黏液的症狀效果顯著。

值得一提的是防風的使用,痛瀉要方中防風雖為抑肝,然也寓久瀉參用祛風之意。防風為祛風之藥,辛溫而燥,燥能勝濕。如李士材言:『地上淖澤,風之即干。』 徐景藩常引此法,治久瀉效果佳。現代研究表明大便黏液、黏凍等多因結腸慢性炎症所致,可能為大腸分泌黏液過多或食物過敏因素導致,防風具有抗過敏的作用,並能調整腸道平滑肌功能作用。總之,治療痰瀉一病,以健脾、抑肝、化濕、祛痰等法為主,結合具體辨證,總能隨證治之。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