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25|回覆: 0

[儒家學說] 光明論壇·溫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複製連結]
張啟功 發表於 2017-3-28 22: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5年4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巴基斯坦議會的演講中指出:『中巴要弘義融利,實現共同發展。中華文化倡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中國堅持正確義利觀,幫助巴基斯坦就是幫助我們自己。』

習近平主席以中華文化倡導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理念,來弘義融利,構建中巴命運共同體,開闢中巴合作共贏新征程,無疑是儒家『忠恕』之道在當今國際關係中的恰當運用。

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則盡己而無欺,恕則推己以及人,曾子用『忠恕』二字對孔子『一以貫之』之道作了精闢概括。孔子在回答子貢何謂『仁』時指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忠』。作爲仁愛之人,必有仁愛之心,自己『欲立』『欲達』,必推想到他人也有立身、通達之願望,進而在己立、己達之餘,積極促成他人立身而通達。

『推己之謂恕』,在朱熹看來,「恕」就是推己及人。孔子則將『恕』界定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載:『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孔子回答子貢之問不難發現,儘管如曾子所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而且忠恕同爲盡己推己之『仁術』,但孔子似乎有意突出『恕』字。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之『忠道』行之不易,必明『君子』之道,貴在『克己』『修己』而『身正』。端正自身,使其合乎道義,合乎人性,還要能善解人意,尊重和善待他人,在此基礎上,『修己以安人』,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攜手共進,各得其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行之亦難,也需尊重他人的獨立意志,切勿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否則難以『安人』。

中庸】說:『忠恕違道不遠。』作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忠道』是從『欲』的角度而言,作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是從『不欲』的角度而言,二者共同構成了儒家的道德準則。果能行此『忠恕』之道,即是愛人,即爲『仁者』。推行『忠恕』之道,要有『人能弘道』的自信,要有『泛愛眾而親仁』的情懷,要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信念,要有『求諸己』的主觀努力,要靠『爲仁由己』的自覺能動性,等等,如此則不失爲『修己安人』的君子。

『忠恕』之道要求根據自己內心的體驗來顧及別人的思想感受,把他人與自己放在平等地位上進行思考和對待,尊重人格尊嚴和自由意志,體現了孔子仁學的民主性精華和推己及人、修己安人的君子之道。【大學】所言『絜矩之道』,不失爲『平天下之要道』;【中庸】強化忠恕之道,主張『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孟子】認爲『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主張『善推其所爲』,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毫無疑問,『忠恕』之道是帶有普遍性和普適性的準則,不僅適用於古代,也適用於當代和未來,是中華民族奉獻給全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

(於建福,作者系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教授、中國孔子研究院尼山學者)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