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70|回覆: 0

[儒學動態] 孔子談如何匡正世道人心·當政者應當做出表率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懋基 發表於 2017-1-17 18: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孔子所處的時代,天下無道,禮壞樂崩。社會亂象叢生,人們行為失范,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那麼,怎樣使天下歸於正道,使人心歸於正途,這正是孔子思考的核心問題。於是,孔子的着眼點落在了政上。

孔子談如何匡正世道人心·當政者應當做出表率

孔子談如何匡正世道人心·當政者應當做出表率

孔子聖跡圖(局部)

打開【論語】和【孔子家語】,就很容易發現其對於政的格外重視。【論語】開篇在總體談論修身做人的問題之後,接着就是【為政】篇,由此開啟了全書為政問題方方面面的討論。【孔子家語】的開篇則是【相魯】,記述孔子執政於魯國期間的政績,首先給人展示了作為政治家的形象,顯示了孔子卓越的治世才能。所以,【論語】和【孔子家語】的編者一定十分了解孔子思想的深層結構,理解孔子思想中政的核心與主導地位。

有一天,魯哀公請教孔子:人道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孔子聞聽此言,面色變得十分嚴肅。在孔子看來,這個問題太重要了!所謂人道,無非是指社會中要求人們遵循的道德規範。作為一個國家的君主,哀公能夠思考並且談到這個問題,那當然真是百姓的恩惠了。所以孔子才愀然作色,說自己怎能不認真地回答呢?

那麼,孔子怎樣回答呢?孔子說:人道,政為大。夫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君之所為,百姓之所從。君不為正,百姓何所從乎?孔子一語破的,直接明了,簡直說到根本上了!人道的關鍵在於政,人道由政而得正。人道最重要的就是政,為政就是為正,人不見正,何以端正?政治,首先要講正,君主正則百姓跟從而正。百姓效法學習君主的作為,君主不能做到正,百姓學習什麼呢?孔子這裏的話,也昭示了為學的目的性。人組成了社會,就是社會性存在,為政則是全部社會系統的提攜處、撬動點。當今之世,社會分工更加細密,人們行業不同,各司其職,都是為了天下的安寧與發展。所以,人之學與仕不可分離,子夏說: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仕不離學,學不離仕。學仕一體,互為本末。超凡脫俗固然是一種人生境界,但人們卻難以真的超然物外。孔子說,人非鳥獸,故鳥獸不可與同群。人系人,故與之仁。人當自明我道以救大倫。聖人之仁,甚至不以天下無道而棄之。

孔子關於君主身正為范、為政以德的論述很多很多,這都是由於為政者自身正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使然。孔子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子欲善而民善,所以,為政者明白風行草偃的道理,為政者本身做好了,社會風氣就必然根本好轉。於是,有人向孔子問政時,孔子開出了很多的良方,比如以詩書教義、培養正確的信念、忠信踏實、舉直錯諸枉、臨民以莊、使民孝慈、舉善而教不能等等。這些,都是以為政者正為根本的。例如有人問政,孔子說先之,勞之,自己先做到勤政,然後再使老百姓勤勞。自己有勤政之勞,加之無倦不懈,民眾就雖勞不怨。

明白了人道之正在於政,接着就是如何由政而正的問題了。天下有道即人道行,君王以道治民,首先要內修七教,七教修則天下安。何為七教,孔子說:上敬老則下益孝,上尊齒則下益悌,上樂施則下益寬,上親賢則下擇友,上好德則下不隱,上惡貪則下恥爭,上廉讓則下恥節,此之謂七教。孔子說: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政教定,則本正也。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孔子依然強調人君先立仁於己。

孔子儒家強調正名,同樣也是上行下效的問題。為政在於正名,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在社會上都具有不同的身份與角色,人們應該遵守各自的行為規範,履行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要知道,孔子儒家講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先君後臣、先父後子強調的是君父的引領意義;其實,長期以來人們詬病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又何嘗不首先包含君與父的擔當與責任。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孔子才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為君、為政者首先其身正,才能民知所措,天下有道,社會臻至理想境界。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