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975|回覆: 0

[醫藥臨床] 劉嘉湘·『扶正治癌』學術思想之『道』

[複製連結]
文強 發表於 2017-1-12 16: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劉嘉湘,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終身教授、主任醫師,1995年被評為首屆上海市名中醫,第三、四、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中醫藥傳承博士後合作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扶正治癌』的學術思想是劉嘉湘在大量有效臨床實踐的基礎上,勤求古訓,借鑑古人、融西於中而發展起來的以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為指導,且『以人為本』的學術體系。

中醫學在發展之初的春秋戰國時期就具備開放包容的特徵,當時受到其他學科精髓的滋養,尤其是道家思想對中醫的影響至深。中醫學奠基之作【內經】開篇即首先強調『道』『法』『術』的重要性和次第關係。如【上古天真論第一】記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該段論述可視為中醫學養生和瘳病的總則。尤其是『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被後世充分發揮,以此養生則可終其天年,瘳病則可保其萬全。

『道』『法』『術』出自老子【道德經】。『道』即萬物變遷循環中亙古不變的規律,在個人層面就是人生境界和價值觀。『法』是一套規則體系和原理原則,是實現價值觀的指導方針和思路,可因事物內在的變化規律而變化,可通過對長期實踐的思考和歸納總結而得出。『術』是在規則體系指導下的具體操作方法,只要指導原則(法)不變,具體方法可千變萬化。『以道御術』即以道義來承載智術,認為悟道比修煉法術更高一籌。『術』要符合『法』,『法』要基於『道』, 『道』『法』『術』三者兼備才能做出最好的策略。『道』『法』『術』作為道家的重要思想之一影響到許多其他學科的發展。

劉嘉湘的『扶正治癌』學術思想,從道、法、術的不同層次均體現了傳統中醫學的精髓。此文將就其『扶正治癌』學術思想之『道』,做如下介紹。

【『扶正治癌』學術思想的中醫理論分析】

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有着悠久歷史,長期的臨床實踐積累了許多有效的治療方藥。鑑於惡性腫瘤以有形實積為特徵,加上現代腫瘤學『消瘤』思維的影響,許多當代醫家主張攻伐為主的治療,或活血化瘀,或以毒攻毒,或化痰散結,或清熱解毒,以期通過攻邪去毒達到消除有形實積的目的,但往往並未達到預期的目的,中醫腫瘤的治療在摸索中艱難前行。

劉嘉湘經過對古典文獻的深入挖掘,結合自己的豐富臨床實踐,不斷探索腫瘤形成的內在因素。在上世紀70年代首先提出並系統驗證『扶助正氣』為主的『扶正治癌』學術思想,認為人體正氣虧虛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是疾病發生的內因,也是影響疾病轉歸的關鍵。他以開放的學術思維,積極將現代醫學的理論與方法融入中醫藥治療腫瘤中,從而在中醫腫瘤學術界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扶正治癌』學術體系。

【『以人為本』診療體系遵循『人命至重』的大『道』】

中醫學強調『人』命至重,人體正氣的維護是養生療疾的關鍵。中醫學濃厚的人文特色是其與其他醫學體系的重要區別。中醫學認為生命是最為寶貴的,處處可以體現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和愛護人的觀點。脫胎於先秦文化的【黃帝內經】彰顯了以人為本的貴人思想。【素問·寶命全形論】曰:『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靈樞·玉版】曰:『人者,天地之鎮也。』以上描述都體現了『以人為貴』的思想。唐代藥王孫思邈也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也體現了中醫學對生命的重視和尊重。【黃帝內經】的以人為本精神還表現在治療疾病過程中必須處處顧護人體之正氣,因為機體正氣的存亡決定了生命的存亡。【素問·五常政大論】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素問·五常政大論】亦曰:『無使過之,傷其正也。』生命以正氣為本,留得一分正氣便有一分生機,這一治療思想貫穿於疾病治療的全部過程,充分體現了【黃帝內經】以人為本的精神。此外,從古代『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的有關論述中也能看到,評價醫生水平主要考察其治療對象,而醫人顯然高於醫病。後世中醫學的臨床分科也延續了中醫學重視人體的觀點。例如【周禮·天官】記載,周代分醫學為四科,即『食醫』『疾醫』『瘍醫』和『獸醫』。更近的如中醫內、外、婦、兒科分科系統無不是根據治療對象的機體生理特徵進行分科。

現代腫瘤治療追求『無瘤生存』,認為『瘤重於人』,反致『瘤去人亡』,開始向『人瘤共重』轉變。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腫瘤內科學開始形成發展,並且受到腫瘤外科學的影響,認為腫瘤負荷越低越好,從而追求大劑量的化療以達到無瘤生存的理想狀態。『生命不止,化療不息』成為教條且影響後世多年。對當時中醫學術界也有影響,例如從學科命名上出現了中醫腫瘤科,而『腫瘤科』屬於西醫學的分科系統,重視的是局部病灶的病理特點。主張攻伐消瘤,治療上也出現了從天然植物中、傳統中藥中篩選抗腫瘤藥物的熱潮。但事與願違的是,無限制的各種腫瘤擴大根治術、超大劑量化療、超高劑量放療、以毒攻毒等過度治療並未達到延長患者生存的目的,反而是『人財兩空』『瘤去人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很長時間內人人『談瘤色變』。造成這種現狀的內在原因是中醫學重視人的寶貴思想在西學東漸後受到嚴重衝擊並淡化,在臨床實踐中將關注的重點由『人』轉換為『瘤』所致。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現代腫瘤治療遇到療效提高的瓶頸,生存期得不到明顯延長,開始意識到患病之『人』的重要性,將生存期、生存質量作為重要療效評估指標。『個體化』『精準治療』等概念的提出無不體現了開始重視患病之人的思想。這種治療理念逐漸趨同於中醫學的觀點。

劉嘉湘確立腫瘤治療的大『道』是『以人為本』。劉嘉湘目睹當時的醫療現狀,對惡性腫瘤給國家和患者及其家屬帶來的痛苦感同身受,他積極投身該領域進行不懈探索。他對惡性腫瘤相關古典文獻進行了深入挖掘,充分借鑑前人智慧,結合剖析現代醫學的利弊,發現導致腫瘤治療療效不佳的首要原因是腫瘤治療的指導思想把握不准,即『道』不明。劉嘉湘認為,惡性腫瘤是在人體上發生,治療重點應該着眼於『患病之人』,而非『人患之病』。但當時由於受到現代腫瘤學的影響至深,所以很多中西醫腫瘤專家都將治療的重點放在後者之上,在『道』的層次已經本末倒置。

因此,劉嘉湘在長期臨床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思考腫瘤治療的得失成敗,化術為道,將中醫腫瘤治療的大『道』確立為追求人生命的延長和生活質量的提高,而實現以上目標的關鍵是人體自身機能的恢復和抗病能力的提高。他在中醫治療惡性腫瘤的臨床研究中,特別重視將生存時間作為中醫療效評估的首要指標,將體重、卡氏評分、證候積分變化等作為生存質量的觀察指標,並創新性地將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為反映人體自身抗病能力提高的微觀指標,將腫瘤負荷的變化確立為近期療效指標。劉嘉湘還反覆強調腫瘤是一種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近期療效反映的局部病灶的改變,不一定能轉化為長期的療效,而長期生存的關鍵則是全身機能的恢復。

劉嘉湘尤其重視患者機體正氣恢復、維護和提高自身抗癌能力,在上世紀70年代連續在雜誌發文,並組織關於中醫藥參與腫瘤治療的療效和治療目的的大討論,促進了大家對腫瘤治療目的的認識。經過不斷發展與升華,逐漸形成了『以人為本』的學術特色。正是他在『道』的層面及早確立了腫瘤治療的目標,突破了療效提高的障礙,有效指導臨床治療,才大大提高了治療的療效,為中醫腫瘤學科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