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03|回覆: 0

[儒學動態] 儒家學者撰文吁將冬至定為法定假日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6-12-22 10: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儒家學者撰文吁將冬至定為法定假日

儒家學者撰文吁將冬至定為法定假日

今日冬至,特撰此文,籲請立法機構,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推中國式生活方式之重建,設立冬至為法定假日。

人類文明大體上兩種基本樣態,由兩種本原信仰塑造:中國以西各文明普遍信神,尤其崇拜唯一真神;中國人敬天,確立於四千多年前的堯舜時代,【尚書堯典】所記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是也。中國文明之全部特徵,中國人生命、生活、社會治理之形態,全部由敬天之心所塑造。

天不同於神:神在萬物與人之外,有其體,可以言;人不在天、物之外,天就是生生不已的萬物之大全。那麼,天是什麼?如何呈現?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不言,故不對人頒佈律法。天呈現為四時之運行,萬物的生生不已,所謂四時者,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也。

上引【堯典】之句後謂: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並詳盡記載測定二分、二至之事。可見,作歷是中國作為文明與政治共同體成立的標誌,因為,曆法對中國人有特殊意義。天就是呈現為四時之運行,那麼人要循天而生,只能是依時而生,故古代中國節日全部是因時而設,直到今天,也基本如此。中國人的生命意識也與時偕行:日月運行,四時轉換,故有懷春、悲秋之情。吃貨傳統也源於時間意識:天生百物於不同時節,人不違天時,依時而食,也就讓天在己身,與天合一。

甚至中國的社會治理也是依時而治的,古代有月令傳統,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義,在不同季節處理不同政務,如眾所周知的秋決制:春、夏是生長的季節,殺人是不合天時的,秋氣收殺,則可以行刑。如此治理社會,可上合於天道。

人們常說,中國文化求天人合一,而合一之最主要、最簡易、最顯著的途徑就是依時安排生命、生活節奏和社會治理。天不言,則離開了時,何來有天人合一?今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不能不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欲求此境界,則不能不循時而生,依時而治。

四時之中,冬至最為重要。此日,對生活在北半球的中國人來說,太陽在最南,故為極陰之日。然而,太陽到最南,也就即將北歸,故此日又是陽氣始生之日。這就是窮則變之大義,陰極則陽生,生命、世道無不如此,中國人的三觀正呈現於這一天。

儒家學者撰文吁將冬至定為法定假日

儒家學者撰文吁將冬至定為法定假日

周易】復卦刻畫冬至: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覆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冬至日正是陰陽相交、轉換之日,陰極之時,一陽復生於下。【彖辭】解釋說:復,其見天地之心乎?朱子解釋:積陰之下,一陽復生,天地生物之心,幾於滅息,而至此乃復可見。天的呈現就是百物生焉,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心也就是生萬物之傾向,這一點在冬至日看得最清楚,恰在極陰之時,一陽復於下,如朱子所說:此天命流行之初,造化發育之始。天地生生不已之心,於是而可見也。

冬至之重要意義正在於此。這一天,天最精微地透露其心。此天心落在人心,則是仁。因為領悟了這一天心,中國人有親親、仁民而愛物之心,對生命最為豁達,對生活始終有信心,不相信末世,也不相信什麼歷史終結論。

一陽復於下,畢竟在極陰之時,故復卦【大象傳】說: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程伊川解釋說:陽始復之時也,陽始生於下而甚微,安靜而後能長,先王順天道,當至日陽之始生,安靜以養之,故閉關使商旅不得行,人君不省視四方。觀復之象而順天道也,在一人之身亦然,當安靜以養其陽也。陽始生於下,甚為微弱。人循天而生,這一日當儘可能減少活動,以靜養此陽。

據此,古代安排這一點放假,【後漢書禮儀志】記: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今日設冬至為法定假日,恰合乎傳統。

冬至設定為法定假日,有利於民眾過好民俗節日。冬至如此重要,自古以來,此日會安排一年中最為重要的公共活動,如皇帝祭天,眾人祭祖。今天,各地都有豐富多彩的冬至民俗禮儀,其中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義。放假,有利於保留、恢復、弘大這些民俗禮儀,此為延續、重建中國式生活方式之重要組成部分。

鑑於此,籲請立法機構確定冬至為公眾法定假日,退歸於家,人民可體會天道,可安頓神、鬼、人,於安人心、正人倫、美風俗,功莫大焉。

若不願增加法定假期天數,則可考慮取消目前的元旦假期。這兩個日子相距很近,在中國文化脈絡中,冬至比元旦重要太多。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