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20|回覆: 0

[思維啟發] 品味古籍·【書譜】的獨特見解

[複製連結]
張啟功 發表於 2016-12-2 08: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唐代孫過庭寫過一篇專論書法創作的文字,叫【書譜】。文章用了四六句的駢文,朗朗上口,凡是練書法的,幾乎無人不知這篇文章。

唐人書法,強調繼承傳統,尤其注重法度。那時講的傳統,就草書楷書行書來說,主要是漢魏兩晉,尤其推崇王羲之。王羲之對自己書法的評價比較準確,說他的楷書和鍾繇比,並不遜色,『或謂過之』,至於草書嘛,和張芝比,『張草猶當雁行』,意思是自己略遜一籌。但是王羲之又說:如果我能像張芝那樣勤苦練習以至於『池水盡墨』,也不會輸於他。按王羲之的實力,這麼說,不為過。

孫過庭對書法美學有深入的研究,文中有許多深刻而辯證的見解。他這樣寫道:『草不兼真,殆於專謹(草書不兼具楷法,難免單調拘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楷書不摻入草意,不免失去「尺牘書」流動的風範)。』這裏將楷書和草書的融合講得很到位。又說:『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真虧點畫,猶可記文。回互雖殊,大體相涉。』這段話,也是真知灼見。

對於練習書法的人,孫過庭說了一段十分中肯的話:『若思通楷則(精研法則),少不如老;學成規矩,老不如少。思則老而愈妙,學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時(三個階段);時然一變,極其分矣。至如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是以右軍之書,末年多妙,當緣思慮通審,志氣和平,不激不歷,而風規自遠。』只有深知書法的人,才能說出這樣精到的話。

孫過庭非常講究創作心態。【書譜】中寫了『五乖五合』,詳細描述了書法創作的心境:『又一時而書,有乖(乖離)有合,合則流媚,乖則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務閒,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時和氣潤,三合也;紙墨相發,四合也;偶然欲書,五合也。心遽體留,一乖也;意違勢屈,二乖也;風燥日炎,三乖也;紙墨不稱,四乖也;情怠手闌,五乖也。乖合之際,優劣互差。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筆暢。暢無不適,蒙無所從。當仁者得意忘言,罕陳其要;企學者希風敘妙,雖述猶疏。徒立其工,未敷厥旨。不揆庸昧,輒效所明;庶欲弘既往之風規,導將來之器識,除繁去濫,睹跡明心者焉。』

1000多年前,唐人就將書法研究得這麼深,而且形成了系統的理論,世代精研者眾多,源遠流長,可知中國的書法之所以形成一條獨特的藝術長河,實非偶然得之。

當代學習書法者,當以此為鑑。少兒時,才思敏捷,藝術的可塑性強,應當注意學習前人的法度;到了中年,會寫字了,往往自命不凡,過早求脫,以得名利,反而過猶不及。只有努力學習,不斷領悟,克服弱點,才有希望寫出一手好字來。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