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725|回覆: 0

[中醫理論] 郭誠傑病證結合診治乳腺增生病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6-11-4 10: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郭誠傑教授是第二屆國醫大師,全國第一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從醫數載,臨床經驗豐富,尤其在乳腺增生病的臨床診治及機理研究方面成績顯著,提出的針刺治療乳腺增生病方案被錄入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並在全國推廣應用。有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病的患病率高達68.0%,占乳腺疾病的99.3%,並且隨着人們社會工作、生活方式的改變,其發病近年呈明顯上升趨勢,故針灸治療乳腺增生病前景廣闊。筆者有幸跟隨郭誠傑臨床學習,得其指點,受益匪淺,現將其診治乳腺增生病的臨床經驗介紹如下,以饗讀者。

【病證(症)結合,明確診斷】

望問先行,詳察病情

乳腺增生病以周期性、反覆發作性乳房疼痛、乳房包塊為主要表現,並與情緒、月經周期的變化密切相關,屬中醫『乳癖』範疇。可發生於青春期以後的任何年齡,以25~45歲多見。郭誠傑首先通過問、望診以下內容明確基本病情:首問其乳房疼痛的性質、程度及發生和持續的時間;次問其發作與月經周期、情緒的關係、經帶;再問兼加症狀、精神情緒、飲食、睡眠、二便等。

觸診為主,辨識病性

乳房觸診是郭誠傑診斷乳房疾病的重要特點。方法如下:患者一般取正坐位,醫者四指併攏平放於乳房,用四指指腹輕施壓力,以旋轉或來回滑動進行觸診,觸診腋窩時患者需將同側上臂高舉過頭,按照內上-外上-外下-內下-乳暈-乳頭的順序依次檢查,乳房較大者需取臥位檢查內側象限。觸診中對於包塊應仔細觸摸其位置、大小、質地、活動度、乳房皮溫及患者對觸痛的反應。根據包塊特點可大致區別常見的三類乳腺增生:腫塊呈片狀、塊狀或片塊狀,邊界瀰漫,觸壓痛明顯者多為乳腺小葉增生;觸痛較小葉增生為輕,腫塊多呈條索狀、梭狀或並見增寬、變硬的迂曲腺管,可伴有乳頭溢液者多為乳腺囊性增生;觸痛不甚,腫塊較大,多呈條索狀硬結,表面、活動度尚可則為乳腺腺病。另外,乳房包塊無痛,大小不一,形狀呈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活動性好,包塊的消長不隨月經周期和情緒變化者多為纖維瘤;緻密乳房則整個乳房腺體或部分腺體變硬,無包塊,乳痛的加重多與情緒直接相關;漿液性乳腺炎也有整個乳房腺體或腺體多處變硬,但病情進展迅速,疼痛劇烈,可伴皮溫升高,並很快潰破;乳腺癌患者乳房包塊的顯著特點為質地堅硬,若觸及該類包塊,即使體積很小,也應高度警惕;伴乳頭溢液者,從乳暈向乳頭方向適度擠壓,觀察溢液色、量、質地,並詳作記錄。

現代檢查,明確診斷

郭誠傑臨床要求每例患者做現代醫學檢查,常用的現代診斷技術有B超、乳腺鉬靶、紅外線、性激素等檢查檢測;對於較硬而無症狀或短時間內迅速增大且疼痛明顯的乳房包塊做病檢,明確其有無惡變;對於乳頭溢液、溢血者則建議做導管鏡檢檢查;機體整體機能狀況欠佳或乳癌術後患者則進行血液及免疫系統檢查,這樣診斷明了,防止了乳腺腫塊的誤診和漏診,且治療上有的放矢。

依症為據,辨證分型

乳腺增生病患者最大的特點是乳痛、乳房包塊,其發生或加重多與月經周期、情緒變化和勞累有關,且兼症較多。郭誠傑認為,本病多由思慮傷脾、郁怒傷肝,肝氣鬱結,氣滯痰凝乳絡或沖任不調所致,肝鬱氣滯是本病發生、發展的關鍵,因而主張以肝為主論治乳腺病,在此總的原則指導下『疏、通、調、補』,知常達變。

根據大量乳腺病的普查和多年的臨床,郭誠傑將本病辨證分為以下四型:肝鬱氣滯型:胸悶不舒,食欲不振,咽中梗阻,月經不調,舌質不紅活、苔白,脈弦;肝火型:頭暈目眩,急躁易怒,胸脅脹痛,口苦咽干,舌紅、苔黃,脈弦數;肝腎陰虛型:目乾眼花,耳鳴耳聾,腰膝酸軟,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弦細;氣血雙虛型:面色不華,少氣無力,易睡易醒,稍動汗出,納差腹脹,舌淡,脈沉細。

針藥並用,多法互補】

    針刺治療

主穴

常用的主穴分為兩組:甲組為屋翳、乳根、合谷;乙組為肩井、天宗、肝俞。均取雙側。針甲組穴取仰臥位,常規消毒,屋翳針尖呈25°向外刺入25-40毫米,以有脹感為宜;乳根向外平刺40毫米,要求有脹感;乙組穴取俯臥位,肩井針尖向前平刺25毫米,以脹麻感向肩前放散為度;天宗針尖呈25°向外下方刺入40毫米,局部常有脹重感;合谷、肝俞直刺25毫米,得氣為宜。每次留針30 分鐘,期間行針1~2次或加用電針,兩組穴交替使用,每日1次,1組穴/次,8~10次為1個療程,每療程結束後休息2~3日,一般2~3療程即可取得較好療效。

辨證(症)取穴

肝鬱氣滯者加取陽陵泉,加用電針;肝火型者去合谷加太沖、俠溪;氣血虛者去肝俞、合谷加脾俞、足三里;肝腎陰虛者去肝俞、合谷加腎俞、太溪;伴胸悶者加外關,配合捏脊,着重提捏膈俞部;伴腰膝困疼者加腎俞、大腸俞,並腰部拔罐;食少納呆者加中脘、足三里;夜寐欠佳者加用四神聰、神門等;月經不調加三陰交等;就診不便的患者可於屋翳、乳根、期門等處埋針,留針3天,以求發揮針刺的持續刺激作用。

據病症施針

對於迂曲腺管處伴有輕度增生而表現為局部觸、壓痛明顯者加刺痛點;對於診斷明確,腫塊較硬而直徑≤5厘米者可圍刺腫塊2~4針;乳腺增生病伴有乳頭瘙癢或刺痛、乳頭豎立明顯者,系邪郁經脈,乳絡不通,給予乳頭點刺,放出血液8~10滴。郭誠傑體會到,由於針刺緩解乳痛及縮小包塊較快,故治療首當選用,且取穴不宜過多,以3~5組穴為佳,宜於兩組穴位交替使用。

中藥治療

內服中藥

主方選用:肝鬱氣滯者用柴胡疏肝散加減;肝火型者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氣血虛者方用聖愈湯或八珍湯加味;肝腎陰虛者用知柏地黃湯加味,均煎湯口服。

兼症用藥:乳痛甚者加元胡、川楝子;氣血明顯不足時,加黃芪、黨參等;月經不調加用仙茅、淫羊藿、菟絲子等以調理沖任,後期可長服當歸丸、烏雞白鳳丸等成藥以鞏固療效;胸悶者加瓜蔞、薤白、桔梗、枳實等寬胸理氣之品;伴腰膝困疼者加杜仲、牛膝、桑寄生;食少納呆加焦三仙、雞內金等;口苦口乾、心煩易怒者加用梔子、夏枯草;夜寐欠佳者,加夜交藤、茯神、珍珠母等;乳房包塊日久韌硬,方用海藻玉壺湯加白芥子、瓜蔞等藥;伴有乳汁樣、清水樣乳頭溢液者,宜用生山楂、麥芽、芡實之品,且用量宜大,一般為60克~120克,並多與維生素B6聯用以達收斂之效;對於伴有乳房發熱者,加用蒲公英、連翹、金銀花等輕清透熱之品。

中藥外治

主要針對乳腺增生病腫塊日久且較大、質韌堅硬者,局部可用三棱、莪朮、元胡等活血散結、止痛之品製成的膏藥外敷,或用其製成湯藥通過離子導入儀直接作用於深部乳腺組織,以達軟堅散結之功,也可用熱毛巾加食醋局部熱敷。

西藥治療

必要時結合西醫對因對症治療,如雌激素增高者選用甲睾酮等雌激素對抗劑,或用雌激素受體拮抗劑枸櫞酸他莫昔芬片治療;若泌乳素增高所致病者則配合服用溴隱亭;乳痛較甚者可給予芬必得等止痛藥對症處理。而對於乳房包塊較大且硬,堅持按療程規範治療後效差或疑有惡變跡象者則考慮手術治療。

兼顧其他

除據證(症)診治,郭誠傑還提出要處理好辨治中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及三因制宜的關係。

緩則治本,急則治標

本病乳痛、乳房包塊為標,臟腑功能失調為本,郭誠傑治療常標本兼顧,或有所偏重。如乳痛較輕,包塊不大、質地不硬而兼症明顯者,治宜求本,側重調理體質,待機體氣血調和,則乳痛、包塊自當緩解;若乳痛明顯、包塊較大且硬、病程較長者,治當緩急為先,先以止痛散結為主,兼調臟腑,待疼痛減輕、腫塊變軟、縮小後,再詳辨虛實以調本,以求長久療效。

三因制宜,處方周全

在治療中,郭誠傑始終貫穿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思辨特點。因人制宜,即根據不同患者的體質、病情具體處方選穴用藥,如易怒者多用疏肝藥,體虛之人選穴時去合谷加足三里,大型乳選用長針,針刺即時效應好但療效維持時間短的患者採用穴位埋針以獲取持續效應;因時制宜,如病發經前或經前加重者則結合患者月經周期,痛時而治,經來則止,預防或減輕病情發作時的不適;再如桂枝,夏季用量一般不超過10克,而秋冬季則可達15克以上;因地制宜,乃根據不同地理造就的身體特質,如南方患者體質濕熱者偏多,治療中應加用清熱化(利)濕之藥,謹慎選用大辛大熱之品,以防助熱傷陰。

【心理疏導,調節情緒】

乳腺增生病的發生或加重除與月經周期、勞累有關外,還與情緒變化有着密切的關係。急躁易怒的心態與乳腺增生病的發病或加重互為影響。因此,注重患者心理疏導,使其保持良好情緒,在提高療效上有重要意義。

郭誠傑對於患者,不僅注重恰當的治療,還重視心理疏導,每每勸誡患者情志切勿過極,要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建議其多參加文娛活動,並要求患者家屬對其多加理解、包容,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同時,或針或藥或針藥並用治療時,均應加以疏肝理氣的穴位、藥物,以助患者情緒的調節。

綜上,郭誠傑善用觸、望診,結合B超等現代檢查手段以明確診斷,再按中醫辨證分為肝鬱氣滯等四型,依病證(症)治療,遵循三因制宜原則,處理標本緩急,同時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導,以恢復其良好情緒。此外,郭誠傑及其團隊還對該病的病因和治療機理從細胞及其超微結構的形態學、內分泌、免疫、相關基因蛋白水平表達等多方面進行了探索,揭示了(電)針刺治療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機制是通過加速病理性增生的乳腺組織恢復正常、調整紊亂的內分泌、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相關基因蛋白表達水平以及誘導了細胞凋亡發展等途徑實現的。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