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30|回覆: 0

[成語典故] 安如泰山

[複製連結]
無端 發表於 2016-9-29 08: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安如泰山】相關人物

枚乘(?~公元前140年),字叔,西漢辭賦家。原爲吳王劉濞郎中。枚乘因在七國之亂前後兩次上諫吳王而顯名,後拜在梁孝王帳下,漢景帝下召升枚乘爲弘農都尉。

劉濞(公元前216年-公元前154年),漢高祖劉邦之侄,代頃王劉仲之子,西漢宗室、諸侯王。

【安如泰山】涵義

形容象泰山一樣穩固,不可動搖。

【安如泰山】出處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變所欲爲,易於反掌,安於泰山。”

【安如泰山】辨析

【安如泰山】讀音:ān rú tài shān

【安如泰山】近義詞:搖搖欲墜、固若金湯、安如盤石

【安如泰山】反義詞:一髮千鈞

安如泰山】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安如泰山】造句

1、雖然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新建的大壩卻仍然安如泰山

2、敵人三番五次輪攻,我軍陣地卻安如泰山

3、他的職位安如泰山後,他給你的推薦信給他的老闆。

4、在馬背上安如泰山神情自若,閉著眼敞開胸懷對著草原大吼,享受著風從耳邊流過的感覺。

5、趙子龍依舊坐在案前安如泰山,他端起茶飲了一口,皺眉對黃月英說:夫人,茶涼了。

6、只要你跟在我身邊,永遠安如泰山

7、被砸向阿披實身後的沙迦並沒有被摔至地面,他的雙腳率先落地,安如泰山一般插入地面,咔嚓,深插地面。

8、弟弟與希庵之驕矜之氣,要互相制約一下,那麼北岸應當是安如泰山了。

9、我精神力向真定邁近,果然是非同一般,在大山崩於前,而安如泰山

10、哪怕在那恐怖的灼熱考驗下都安如泰山的他,此時竟然有些微微發抖。

【安如泰山】成語典故:

關國是當時諸侯中的大國,吳王劉濞(bi)野心很大,對中央政權心懷怨望,暗中圖謀叛亂。漢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錯爲御史大夫,晁錯主張削減各諸侯國的領地,加強中央的權力和威信,鞏固國家的統一。劉濞看到一些諸侯王紛紛被削減了領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難免,於是聯絡楚、趙、膠西、膠東等國的諸侯王陰謀策劃叛亂。

枚乘清醒地看到劉濞陰謀反叛的禍害,寫了【上書諫吳王】對劉濞進行勸諫。在諫書中,他說:“您要是能夠聽取忠臣的話,一切禍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樣去做,那是比疊雞蛋還要危險,比上天還要艱難的;不過,如果能儘快改變原來的主意,這比翻一下手掌還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還穩固。”但劉濞執迷不悟,加緊進行陰謀活動。於是,枚乘只得離開吳國,到梁孝王劉武府中做了賓客。公元前154年,劉濞聯絡楚、趙、膠西、膠東等諸侯王,以“清君側、殺晁錯”爲名,起兵叛亂。歷史上稱“吳楚七國之亂”。

漢景帝聽信讒言,殺了晁錯,向諸侯王們表示歉意。這時,枚乘又寫了【上書重諫吳王】,勸劉濞罷兵。劉濞還是不肯回頭。不久,漢朝大將周亞夫率領軍隊打敗了吳楚叛軍。楚王劉戊自殺,吳王劉濞逃到東越被殺,其餘五個王也落得自殺或被殺。這場叛亂只有三個月就徹底失敗了。七國之亂平定之後,枚乘因寫了【上書諫吳王】,具有遠見卓知而名聲大振。

後來漢武帝即位,派人徵召他進京做官,可惜他還沒到京城,死於途中。

【安如泰山】成語接龍:

安如泰山→山崩地陷→陷入僵局→局天蹐地→地塌天荒→荒淫無度→度長絜短→短吁長嘆→嘆爲觀止→止戈爲武→武昌剩竹→竹苞松茂→茂林修竹→竹清松瘦→瘦骨零丁→丁一確二→二三君子→子孝父慈→慈眉善眼→眼去眉來→來去分明→明賞不費→費財勞民→民有菜色→色仁行違→違條舞法→法不阿貴→貴在知心→心蕩神迷→迷而不反→反老還童→童山濯濯→濯污揚清→清風勁節→節衣素食→食不重肉→肉袒牽羊→羊很狼貪→貪得無厭→厭故喜新→新益求新→新愁舊恨→恨相知晚→晚食當肉→肉飛眉舞→舞弄文墨→墨跡未乾→幹父之蠱→蠱惑人心→心浮氣躁→躁言丑句→句櫛字比→比肩隨踵→踵事增華→華封三祝→祝髮空門→門到戶說→說長說短→短見薄識→識文斷字→字裡行間→間不容緩→緩不濟急→急功近名→名聲過實→實偪處此→此事體大→大惑不解→解衣包火→火海刀山→山鳴谷應→應付自如→如錐畫沙→沙裡淘金→金斷觿決→決一死戰→戰無不克→克伐怨欲→欲蓋而彰→彰明昭著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