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03|回覆: 0

[儒家學說] 知止而後方能定:用【大學】對抗浮躁的時代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6-9-17 18: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這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心靈的不平靜形諸於外,神馬都是浮雲。每個人都在物質的大潮中隨波逐流,而不能沉靜地對待生活乃至生命。【大學】云: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當神馬都變成浮雲

浮躁是現代性的特徵。因為世界被分解,人也失去統一性,靈與肉不僅分離,而且以肉釋靈,身體成為本體。而後現代的特徵,則更是碎片化,『神馬都是浮雲』。浮雲似的目標,令人目不暇接,套用莊子的話:『吾生也有涯而欲也無涯,以有涯逐無涯,殆矣』——顯然,結局只能是夸父逐日,在饑渴中死去。

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一種進步,只是為了這個進步我們付出的代價是不是太大?又該如何彌補?事實上,生命是以個體的形式存在的,一切的價值和意義,離開了個體這個經驗主體的承擔都是虛無飄渺的。

宗教或許是應對浮躁的良藥之一。宗教一般建立在關於靈(指靈魂、性靈等)的基礎上,也可稱為靈的守護者。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裏,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以物質需要的滿足為前提的,所以它應該是指向精神的、靈魂的,這是一個更高層次的目標。

知止而後方能定

怎麼才能在浮躁的社會中尋找心靈的安寧?或者古人的智慧可以給我們幫助。【大學】裏說『知止而後能定』,『止』的原意是腳趾。『知止』是人知其所止的意思。作為目標,它是主體意識的投射或外化。不同背景的哲學家列維納斯和塞爾,都認為意志、欲望、理想、信念等都是意向性的、目標性的。

具體到個人,定、靜、安、慮、得應該從每個人的經驗中得到驗證。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怎麼走?肯定是朝向心中的目標。又如何確立目標?最後剩下的問題必然是:我是誰?從哪裏來?到哪裏去?而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大學】中的『止於至善』,是儒家提供的選擇。與【聖經】中的論述是基督教提供的選擇一樣。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機緣、心性做出自己的選擇。這裏面很難說有什麼高下的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對人生的整體規劃,只有以這樣一種終極性目標為基礎,才能帶給心靈深處相對穩定的平靜。這個目標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它是生命的最高本質——『目標』即意味着它是待實現的,是生命存在本身。

大學】不僅是行為規範

宋儒把【大學】理解為『大人之學』,即成人之學,學的不再是『灑掃應對進退』等事,而是要『明德、新民,止於至善』。這個『至善』是聖希天的天地境界,是戴震說的『與天下共遂其生』。我理解『得』是指『止於至善』這個目標的確立。那麼確立這個目標之後,如何將其內化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大學】有一個十分系統的論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成為作為經驗個體的我們立志、志於道的起點。這裏要強調的是『格』,即『感而通之』的意思。物之所以可感,是因為它不是單純的物理事實,而是一個體現着天地生生之德靈性存在。『鳶飛戾天,魚躍於淵』體現的是宇宙生機,宇宙被理解為一個大生命體。它是有目的的,因而是有價值的,也因而是有意志的。作為其中之一員,我們如果靈性尚存,難道不會凜然有感凜然有悟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每個人都該有目標

在這個精神流放,意義缺失的時代,身可以有家,心卻在流浪。尋找一個精神家園,精彩地度過一生恐怕是很多人的渴望,而沒有目標的生活就像是在大海中失航一樣,讓人感到無助和恐慌。所以,對於個人來說,目標的設定與個人的人生價值、人生意義相連。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最終指向的『至善』,所以從修身開始,要求人們謹遵仁、義、禮、智、信,懂得仁愛、忠義、禮和、睿智、誠信。這對我們建立和諧社會不無益處。人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在這裏,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找到與自己位置相對應的進一步追求的目標。

傳統社會中的目標實際是一個道德目標。說到底就是一個『如何做人』的問題,先學做人再學做事。成為一個道德完善的人,應該是一個普遍的價值原則,這也應該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

不要成為票子的奴隸

其實,說現代人沒有目標也是不合適的,很多人追逐金錢、職位、房子、車子等物質財富,這也是目標。不過目標有境界高低的不同,不同的目標指向不同的人生。現代人趨於逐物而為物所役,這是一種悲哀。物質生活是我們生存的基本條件,但不是最終目標。像古人一樣『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也許有點難,但是現在我們大部分人已經衣食足、倉廩實了,在追求物質生活進一步豐富的同時,給自己的靈魂也留一點上升空間,不僅應該,同時也屬可行吧?

物慾必須有一個『度』

造成逐物潮流,應該跟社會和個人兩方面都有關係。首先,物質是人們必不可缺的生存基礎,如荀子所說,『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這是人性的一方面,人們希望過得安逸舒服,而這些必須通過物質來滿足,這是人們追逐物質利益的一個誘因。但是,物慾必須有一個『度』的問題,這個『度』就與教化有關,與社會風氣有關。當今社會強調所謂的『物質決定論』,勢必導致物慾橫流的社會取向,同時又缺乏道德引導及精神建設,這種風氣將無所約束進而泛濫了。(周懷宗)

經典誦讀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

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大學

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物有未體,則心為有外。

張載【正蒙

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