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78|回覆: 0

[成語典故] 打草驚蛇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懋基 發表於 2016-9-4 07: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打草驚蛇】相關人物

王魯

【打草驚蛇】涵義

打草驚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打草驚蛇】出處

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塗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於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打草驚蛇】辨析

【打草驚蛇】讀音:dǎ cǎo jīng shé

【打草驚蛇】近義詞:風吹草動

【打草驚蛇】反義詞:紋絲不動

【打草驚蛇】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打草驚蛇】造句

1、為了不打草驚蛇,他只是旁敲側擊地詢問了來人幾個問題。

2、這是敵人的先頭部隊,放他們過去,以免打草驚蛇,影響全殲敵人主力的計劃。

3、這次行動千萬要保密,不能打草驚蛇

4、在野外要進入草叢時,切記要先打草驚蛇

5、警方守候多日,就是怕打草驚蛇,讓歹徒溜了。

6、我爬山時一定帶根棍子,既可以當拐杖,又可以打草驚蛇

7、對方似仍未察覺,我們先按兵不動,免得打草驚蛇

8、他的第二個衝動是不必打草驚蛇

9、最後他們決定最好不要打草驚蛇並且不再進一步討論這個問題。

10、連長告訴我們,不要打草驚蛇,要對敵人進行圍攻。

【打草驚蛇】成語典故: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王魯的人,他在衙門做官的時候,常常接受賄賂、不遵守法規。有一天,有人遞了一張狀紙到衙門,控告王魯的部下違法、接受賄賂。王魯一看,狀紙上所寫的各種罪狀,和他自己平日的違法行為一模一樣。

王魯一邊看着狀紙,一邊發着抖:“這…這不是在說我嗎?”王魯愈看愈害怕,都忘狀紙要怎麼批,居然在狀紙上寫下了八個大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意思就是說你這樣做,目的是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裡面的蛇一樣,可是被大大的嚇了一跳了!

【打草驚蛇】成語接龍:

打草驚蛇→蛇杯弓影→影只形孤→孤兒寡婦→婦人孺子→子子孫孫→孫龐鬥智→智均力敵→敵國通舟→舟水之喻→喻之以理→理之當然→然糠自照→照功行賞→賞心悅目→目窕心與→與時偕行→行者讓路→路叟之憂→憂心如焚→焚香掃地→地上天官→官情紙薄→薄唇輕言→言信行果→果於自信→信而有徵→徵名責實→實事求是→是古非今→今昔之感→感恩圖報→報本反始→始亂終棄→棄之度外→外簡內明→明槍暗箭→箭拔弩張→張皇其事→事款則圓→圓木警枕→枕席還師→師老兵疲→疲於奔命→命世之才→才薄智淺→淺嘗輒止→止渴思梅→梅妻鶴子→子夏懸鶉→鶉衣百結→結駟連騎→騎牛覓牛→牛馬襟裾→裾馬襟牛→牛角掛書→書聲朗朗→朗月清風→風檣陣馬→馬遲枚疾→疾雨暴風→風言醋語→語重情深→深居簡出→出處殊塗→塗歌巷舞→舞裙歌扇→扇火止沸→沸反盈天→天道好還→還鄉晝錦→錦天繡地→地瘠民貧→貧而無諂→諂諛取容→容頭過身→身體髮膚→膚皮潦草→草草收兵→兵出無名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