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31|回覆: 0

[國學灌水] 聞香識男人曹操爲何給諸葛亮送這種香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6-8-1 11: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生在古代中國,不論你是否刻意追求雅致,你的生活似乎都離不開香。先秦時,從士大夫到普通百姓,無論男女,都有隨身佩戴香物的風氣。【禮記】說:男女未冠笄者,雞初鳴,咸盥漱,拂髦總角,衿纓皆佩容臭。是指先秦時少年拜見長輩先要漱口、洗手,整理髮髻和衣襟,還要系掛香囊,避免身上的氣味冒犯長輩。

古代人沒有現在這麼多急功近利的事迫著去做,生活節奏也比較緩慢,有閒情的人就會藉助身邊美好的香花香草享受一下生活。而且古代許多事都是圍繞著一個禮字來的,香也跟它息息相關。親友相敬是禮,朝堂行止更是禮,嘴裡嚼塊口香糖在古代也曾是禮。

聞香識男人曹操爲何給諸葛亮送這種香

聞香識男人曹操爲何給諸葛亮送這種香

白玉鏤雕荷包式香囊

口氣芬芳的大臣

東漢時有一位侍中叫刁存,有口臭。一天,恆帝賜給他一個狀如釘子的東西,命他含著。刁存惶恐遵命,又覺得此物辛辣,以爲是皇帝賜死的毒藥,急忙回家與家人訣別。之後,才發現口有香氣。這其實是一枚上等雞舌香,是皇上的特別恩賜能除口臭。

雞舌香形如釘子,又名丁子香。這可不是我國北方的丁香,在東漢時可是名貴的進口香藥,含之能避口臭,令口氣芬芳這該是今天口香糖的老祖宗。有關這名貴的雞舌香,還有個故事。說東漢以後的三國時期,一代梟雄曹操有一次將雞舌香精心包裝起來,並修書一封寫道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即刻遣使者把香送到千里之外的孔明軍中。何意?是譏諷孔明先生口臭嗎?沒想到曹操會用這種幼稚的手段?

聞香識男人曹操爲何給諸葛亮送這種香

聞香識男人曹操爲何給諸葛亮送這種香

圖中那三件茶葉沫釉色的香具便是品香用的爐瓶三事:香瓶(內插香鏟、香箸)、盛香粉的香盒和香爐。畫面前方精巧的黑色燒炭盤以墨玉爲蓋,放著香炭塊的炭盤上擱置著一柄香匙。後面玻璃瓶內放置的是香丸。

我們還是從那位刁存說起,也許正是老刁的口臭提醒了眾位朝臣,尤其是需近前面對皇帝奏事的官員,最好口含雞舌香面聖。蔡質(東漢文學家蔡邕之叔)編寫的【漢官儀】,便記錄了當時一項風雅的宮廷禮儀規定,尚書郎要含雞舌香伏奏事。這說明,口含雞舌香已經成爲一項宮廷禮儀制度,後來便衍變成了在朝爲官、面君議政的一種象徵。

那麼曹操向諸葛亮送雞舌香,就可以理解爲一種暗示:我曹操希望能和你諸葛亮一起口含雞舌香,同朝爲官。是向諸葛亮示好,以表招賢納士之意。可能是這雞舌香的政治功用太過溫柔,所以偏好撰寫奇謀秘計的【三國演義】沒有採用這故事。

聞香識男人曹操爲何給諸葛亮送這種香

聞香識男人曹操爲何給諸葛亮送這種香

衣袖生香的文人武將

熟悉三國的人不會不知道荀,此人乃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謀士,被曹操比作輔佐劉邦之張良,爲曹操統一北方作出過重大貢獻,曾官拜尚書令,人稱荀令。這位漢魏重臣注重儀容,風度翩翩,有美男子之稱。後世還常以荀令香或令君香來形容大臣的風度神采,乃因爲荀先生好薰香。據稱他身上香氣,百步可聞;所坐之處,香氣三日不散,成爲世人的美談和效仿的對象。

不過,香的精神與人的氣質要糅合在一起才好,來不得模仿與作態。據說當時有個叫劉季和的人亦有此好,上完廁所也要薰香。惹得朋友批評:人家都說你是俗人,果然不假。他只得分辯:我用香遠不及荀,爲何要責備我呢?

聞香識男人曹操爲何給諸葛亮送這種香

聞香識男人曹操爲何給諸葛亮送這種香

婦人擁被懶懶地斜倚在用細細的竹篾條編製成的熏籠之上,籠下香爐既香且暖,好舒服哇。

這位老兄也許真是有點冤,或者該怪他早生了幾年。我們在後世的詩詞以及香譜中得知,六朝及唐代時,上層社會熏衣、熏被褥已成習俗。不僅女人的衣裙要薰香,士大夫的衣袍也要過這麼一道手續。唐朝皇帝每年臘日(臘月初八)都會賞賜大臣美容化妝品,有時也要賞衣香。衣香是另一種讓衣服生香的辦法,就是收存衣服時將特製的香藥放在衣服中間,讓衣服自然熏沾香氣。有點像今天常用的薰衣草。白居易的【早夏曉興贈夢得】有云:開箱衣帶隔年香,便是這隔年的衣香芬漫出箱外。由此我們真可以想見當年滿朝站立著香噴噴的大臣,這一場面在影視劇中是聞不到的。

聞香識男人曹操爲何給諸葛亮送這種香

聞香識男人曹操爲何給諸葛亮送這種香

圖爲古代男子的妝容用品。魏晉南北朝,敷粉成了士族男子中的時尚。魏明帝想試試他的白嫩面龐是否天生,於是在大熱天讓他大食湯餅,結果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原來何晏天生就很白皙。但根據記載,何晏似乎整日手持脂粉。

章孝標的【少年行】說了一個故事,某天早晨,一名唐代青年軍人外出打獵。他騎著白馬、英姿颯爽、錦袍飛舞,衣袍上的異國名香隨之飛出軍營,四處飄散。弱柳好花盡拆,晴陌,陌上少年郎,滿身蘭麝撲人香。狂摩狂,狂摩狂。(顧【荷葉杯】)這樣一個帶著衣香的英俊武將出現在春天的郊外,撲人心懷,撩撥少女們的芳心。

中國香文化萌發於先秦,經過秦漢、六朝、隋唐的發展,到宋代已至鼎盛。我們熟悉的蘇軾、黃庭堅、陸游、范成大都是合香的好手。這一時期龐大的文人群體是香文化發展的主導力量,他們愛香、弄香,對整個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所謂巷陌飄香。史料顯示,南宋時期,香藥的進出口額竟占到政府財政總額的四分之一。

聞香識男人曹操爲何給諸葛亮送這種香

聞香識男人曹操爲何給諸葛亮送這種香

煤花朵朵,在雪中分外妖嬈。此物爲香碳,也稱香餅或者香煤,古人用其薰香或暖手。薰香碳多製成無味,暖手用則在碳里配以香料,此二者均爲中國傳統生活必備品。供圖/初塵居

中國古代讀書人一向以道德修行爲上,美好的芳香之物可通聖德。從哲人們眼中的修身養性,到文人筆下的萬種風情,掀開厚重的歷史帷幔,我們可以從那香爐里飄出的縷縷香芬中品出精妙、優雅的古典文化情調。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