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35|回覆: 0

[儒家代表人物] 面對弟子提問的這一難題 孟子是如何巧妙作答的?

[複製鏈接]
張啟功 發表於 2016-5-30 08: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面對弟子提問的這一難題 孟子是如何巧妙作答的?

面對弟子提問的這一難題 孟子是如何巧妙作答的?

孟子

【孟子盡心上】曾記弟子桃應問孟子:舜是天子,皋陶是掌管法律的士,如果舜的父親瞽叟殺了人,會怎麼辦?詞鋒至今看來仍然犀利。

這個問題始終被高度關注,朱熹也特於【孟子集注】說明:設此問,以觀聖賢用心之所極,非以為真有此事也。提示要點有二:一是問題本身不過是一個假設,瞽叟殺人並未構成事實;二是問題的意義深遠,由此可考問聖心。

瞽叟殺人雖是一個假設,可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瞽叟曾兩次想殺了自己的兒子舜,只是舜孝而機敏沒有成就父惡。【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愛後妻子,常欲殺舜,舜避逃。所以,瞽叟殺人這個假設前提是可以成立的。

既然假設前提成立,那孟子就需在假定條件下推斷舜可能做出的抉擇孟子需用他的智慧以及道德認知探問聖心,做出符合道義符合人性也符合舜的情感邏輯的判斷。否則孟子也當不得亞聖。

殺人償命有罪必罰是自古以來百姓最為認同的社會公平法則。孟子以為舜首先要對殺人的問題做出抉擇舜說:執之而已矣。該抓的當然要抓,該法辦的必須要法辦。孟子認為舜不糊塗,也不能糊塗。於是一個新的問題產生了,桃應發出第二問:那樣的話,舜難道不會阻止嗎?言外之意是,舜是出了名的大孝子,難道不會使用明的暗的各種手段阻止嗎?這個問題顯然超出了人倫親情的範疇。舜是瞽叟之子,可舜也是氏族首領、天下共主。孟子以為舜必須要對天下人有所交代:舜怎麼能夠阻止呢,對皋陶而言那可是職責所受。舜做出現代法律也無可挑剔的回答。於是桃應又問了第三問:那接下來舜又會怎麼做呢?問題直接將舜逼到死角,無可迂迴,舜被置於兩難之境。

儘管我們希望文化先祖會做出最有愛的選擇,但我們也希望他做出最正確的選擇。然而孟子的推斷還是出人意料: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屣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欣然,樂而忘天下。於是孟子所推斷的竊負而逃不斷受到後人質疑。在大是大非面前舜為何不能大義滅親?當面對公與私、德與刑、道義與人情混沌糾纏衝突較量時,舜難道只能竊負而逃?

孟子以為舜竊負而逃的理由大致有三點。

其一,孟子說無父無君是禽獸,以為舜定會竊負而逃。舜的時代以及孔子孟子的時代,聖人們一心要使人成為人,自別於禽獸就是這樣一個令人驕傲的使命,而人人親其親必是美好的開端。

孔子和孟子都以為舜肇始了世上獨一無二的孝文化。有史記載舜年二十以孝聞,順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在側。儘管父頑,母嚚,弟傲,但舜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奸。盡孝悌之道,理家有愛,寬宥家人,上下稱頌,舜也因此得到史上最豐厚的獎賞堯禪帝位。孔子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許是在讚美舜。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雖說孝與仁都屬有愛,但沒有了孝,仁也就沒有了基礎,所謂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此即親親,仁也的邏輯。然而孟子還以為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不獨親其親需要一個溫暖的前提。

孔子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用今天的話來說,一個社會要樹立榜樣。舜不僅是一個可效仿的榜樣,他也是一個火車頭,要帶領天下能人人有孝。【尚書】就記舜對臣契說: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設立教育機構專人專職倡教五倫,中華孝文化的第一頁也就此翻開,數千年來綿延不絕,遍及人倫,天地君親師皆可一孝而言。致使西方哲人黑格爾慨嘆:中國純粹是建築在這樣一種道德的結合上,國家的特徵便是客觀的家庭孝教。如此說來,舜竊負而逃則是孟子推行仁政於孝文化基因的深厚寄望。

其二,孟子說: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以為舜必須竊負而逃。朱熹曾分析桃應之問重點在於舜雖愛父,而不可以私害公,頗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味。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在過去的歷史中不過是個理論設想,故朱熹以為皋陶雖執法,而不可以刑天子之父。似有意開解困於兩難的舜,也於皋陶、桃應各打一板。

刑不上大夫,今人常詬病。即使衛鞅深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的道理,卻也還是在秦太子犯法時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特權如壁壘。但孟子以為舜身上散發着可以穿透壁壘的陽光天下為公,舜沒有視君權為自己碗裡的一塊肥肉。

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當舜深陷孝義兩難時,忠與義在皋陶的手中也即矛即盾。孟子以為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雖然是命,但也以此為性。竊負而逃遂成為舜於情於理最好的選擇,亦可解皋陶千斤重負。當然,舜於竊負而逃前會先行放棄帝王的權力地位,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舜定會還天下於天下人。孔子說: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如此說來,舜竊負而逃則是孟子推行仁政於清明之世的深沉寄託。

其三,孟子說,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以為舜樂得竊負而逃。朱熹曾說,舜為人子,但知有父,而不知天下之為大。然非舜真不知天下之為大,而是以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才可稱其為大。故舜有子九人,不與其子而授禹:至公也。孔子就點讚道: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不會像後世之君得天下子弒父如楊廣,兄弟相殘如李世民。因此,舜不會在利益與親恩間權衡較量。相反,舜卻為不順於父母,如窮人無所歸。

【孟子萬章上】記:舜往于田,號泣於旻天,為怨己不得其父愛而思慕也。舜大孝終身慕父母。因而舜可以放棄天下威權大利,就像丟棄一隻破爛的草鞋一樣輕鬆,然後背着父親到海邊,相守過日子,快樂之至。孟子說: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此樂人所深願而不可必得者,今既得之,其樂可知。舜又如何不至樂而忘天下?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舜事天與父同禮也,自不愧於天,亦不怍於人,又何能不樂。如此說來,舜竊負而逃是孟子推行仁政於憂樂天下大情懷的深切寄寓。

當然,竊負而逃畢竟只是孟子的一個推斷,全不似父為子隱,子為父隱來的真切。不過倒是見孟子之心懇摯如孔子,為的也不過是要保住人的底線。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孟子自然不取。但遠近親疏無差別,致天倫至親無異於路人,如此兼愛孟子自以為是無父也,皆禽獸。孟子認為親親不能緩。因為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禮崩樂壞之情遠盛於孔子的時代。而又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是率獸而食人也。於是孟子開出一單藥方勝似孔子,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在孟子看來,親親是那個時代不可跌落的底線,守住親親倫理底線,也就守住了社會道德底線,守住人的底線。在孟子的理論構想中,親親不僅退可守,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亦能進可攻,推己及人,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孟子的邏輯中,能親親則能不忍人,便能行不忍人之政。能行不忍人之政,禮崩樂壞的社會現象就可改變。親親原是孟子仁政構想的一個理論基石,竊負而逃也是他親親理論的重要支點。舜和孟子的時代,都是社會流動性較弱、陌生人交往較少的時代,對於個人的修身和社會的穩定,孝悌比法律可能更重要,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可能更正義。

【中庸】說: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當知孟子之所以推斷舜竊負而逃,皆因舜由仁義行,非行仁義。朱熹以為此孟子真知舜之心哉!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