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57|回覆: 0

[文學研究] 漢賦功能的多樣化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懋基 發表於 2016-5-26 09: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漢賦作爲兩漢最具代表性的文體,承擔的功能極爲多樣,大體上可分爲政治、祭祀、娛樂、抒懷和人際交流等方面。

漢賦的政治功能內涵非常豐富,包含宣化、諷諫、頌美、招賢等。漢代是一個經學興盛的時代,人們多從經學的角度來認識漢賦,認爲【詩經】是漢賦的源頭,漢賦是詩的流變。在漢代人看來,【詩經】主要在於歌頌帝王的功德,進行政治的諷刺,故漢賦的主要功能也應該是爲政治服務。加上漢代的帝王如漢武帝等都好大喜功,需要一種文字來『潤色鴻業』,強化自己的統治,如東漢明帝明確要求文章要『頌述功德』;而漢代的賦家也希望得到帝王青睞,於是『抒下情而通諷諭』,『以宣上德而盡忠孝』,用於宣化、諷諫、頌美的賦,便瀰漫於整個漢代賦壇。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揚雄的【羽獵賦】等、班固的【兩都賦】、張衡的【二京賦】等,都極爲完美地將這三者融合在一起,呈現在漢代的讀者面前。

以賦取士,也是漢賦功能的一個方面。漢代有不少帝王喜愛賦,於是他們便將那些善於作賦的人聚集在自己的身邊。漢武帝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境地。他讀司馬相如的【子虛賦】,深爲仰慕,嘆自己不能與此人同時。後聽在朝廷任職的狗監楊得意說司馬相如是他同鄉,便立即召司馬相如爲郎中。文人都希望得到皇帝的寵愛。於是很多文人便絞盡腦汁去作賦,以求在朝廷中撈個一官半職。【漢書】記載,很多賦家如東方朔、枚皋、嚴助、司馬相如等,都因賦深受漢武帝寵信。可見,漢代通向仕宦的道路除經學外,還有辭賦一途。於是漢賦於作者而言,也就有了進仕的功用。

但這只是問題的一面。作爲統治者,也有不少以賦來作爲招納賢才的告示。淮南王劉安作【屏風賦】,表面上講述遭砍伐的幽谷之材有幸被雕琢成屏風,因而得以『列在左右,近君頭足』;實則意在告知蒿萊之士,只有爲己所用才可能實現人生價值,恰如篇末所云『不逢仁人,永爲枯木』。劉安的座上賓淮南小山作【招隱士】,描述荒野如何不宜賢者久處,呼籲他們應早日歸來。至於賢者當歸於何處呢?『招隱士』這一標題已經有再明顯不過的說明,此賦實爲淮南王招賢納才而搖旗吶喊。這種借賦招賢的做法,在其他侯國中也不罕見。中山王劉勝的【文木賦】言麗木『巧匠不識,王子見知』,幸蒙君王不棄而終成器用,故得出『猗歟君子,其樂只且』的結論,其目的同樣在於呼喚賢才。

隨著漢武帝的強勢崛起,盛行於侯國的以賦娛樂之風也開始瀰漫於長安。漢武帝甚至將賦家以『俳優畜之』,無論巡狩封禪,抑或遊獵宴饗,都喜歡詔賦家作賦。所以,漢賦有不少是作者被動的創作。這些創作多『指意放蕩,頗復詼諧』,如劉勰所說『無所匡正,而詆嫚媟弄』。而漢代帝王,也對賦作的這種風氣聽之任之。

不可否認,漢賦也有一些自我感懷的作品。這些賦在體式上以小賦爲主。抒懷可分爲寫情與說理兩種。前者多採用傳統的文學手法,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或情景交融。漢初橫遭貶謫的賈誼寫下【吊屈原賦】,名爲吊屈,實則自我傷吊。司馬遷作【悲士不遇賦】,哀嘆生不逢時、橫遭不幸。班婕妤的【搗素賦】直承【長門賦】,傾訴自己在宮中的悲苦生活,也由此奠定了宮怨的題材。張衡【歸田賦】描寫的超越仕宦險惡而回歸自然的種種欣喜之情,田園開始作爲精神自由的標誌進入文學領域。班彪【北征賦】和蔡邕【述行賦】,在記述旅途的同時感慨人生,爲後世紀行題材提供了範本。所謂說理,即側重使用論說的方式,通過闡發老莊思想以獲得心理上的慰藉,如賈誼【鵩鳥賦】、孔臧【鴞賦】、張衡【髑髏賦】都是如此。此外,賦家偶爾也會感懷歷史這一宏大主題,如司馬相如的【哀秦二世賦】。該賦採用騷體,篇幅精巧,在三言兩語之中將世間巨變盡收其中。是否可以認爲,【哀秦二世賦】爲後世詠史文學的先導呢?總之,經過數代賦家的積累與開拓,抒懷小賦愈發地具有生活氣息和個性色彩,與大賦千篇一律的僵化模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孔子曰『詩可以群』,大意是說【詩經】具備人際交流的功能。其實,漢賦對此也有所繼承。據李善【文選注】記載,枚乘曾作有【臨灞池遠訣賦】,雖然原文已散佚,但從文題看,應爲送別而作。被冷落的陳皇后重金聘請司馬相如作【長門賦】,賦中對棄婦的心態做出細緻傳神的寫照:『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覺而無見兮,魂迋迋若有亡。』事實證明陳皇后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爲在那個賦風靡於宮廷的時代,再沒有比賦更適合傳情表意的文體,自然也足以力助陳皇后贏回漢武帝的寵愛。此外,東方朔【答客難】通過主客對答的方式,來表達對人生信條的堅守。此後擬作者不絕如縷,如揚雄【解嘲】、崔駰【達旨】、班固【答賓戲】、蔡邕【釋誨】、陳琳【應譏】等。上述賦作都存在主客對答的模式,這並非完全出自虛構,應爲作者飽受世俗嘲諷的變形體現。作者通過對世俗觀念的論理和辯難,來宣揚和捍衛自己的人生志向與處世準則,這也未嘗不是一種溝通方式。

綜上而論,漢賦的功能如同其體式一樣呈現出多元的特點。而且,一篇賦作往往兼具多種功能,如司馬相如【難蜀父老】,雖未以賦命名,但虛設主客對答,文辭頗有縱橫之氣,所以與賦並無二致。雖然,【史記】指出該賦的目的在於諷諫天子,但賦中也向百姓宣講天子通西南夷的意義。這樣,該賦在承擔諷諫功能之餘,還起到宣化王教和人際交流的作用。再如,班固【兩都賦】爲了聲援定都洛陽的決策,就必須對洛陽的種種優勢加以誇耀,同時還要借長安的奢華來諷喻天子應節儉愛民。這樣,【兩都賦】就將宣化、頌美、娛樂和諷諫等諸多功能熔於一爐。另外,司馬相如【長門賦】的功能,恐怕也不局限於溝通劉徹與阿嬌。被倡優蓄之的賦家,其寵辱變換無異於後宮。所以,【長門賦】雖爲代言,又何嘗不是自我感傷。

(作者單位:汕頭大學文學院)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