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458|回覆: 0

[文化資訊] 為了留住地名背後的『文化根』—八旬老人十年編兩萬餘字大窯路發展史 ...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5-26 09: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每一個地名都是一段歷史,可是現在的孩子們都不知道了……』第一次見到年過八旬的黃仁榮,是在江蘇無錫南長街的窯群遺址博物館裡。乍一看,2006年開建的這座新博物館與黃仁榮,有着強烈的視覺衝突。可黃仁榮卻表示自己深愛着這座博物館,是博物館讓他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根』。

新博物館迎來老顧問

前面就是古運河,腳下一米寬的石板路就是大窯路,再往深處還藏着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大窯路窯群遺址,這裡曾有着108座古窯座……黃仁榮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拿出一沓手稿:『大窯路以燒窯而名、因燒窯而興,大窯文化是大窯路不能不提的重要歷史。』

厚厚的一沓手稿足足有80餘張,A4紙大小的方格稿件,第一張封面是『無錫大窯發展歷史宣講稿』幾個大字,每頁約300個字,謄寫得整整齊齊。

『我今年81歲了,學歷也不高,編書這事兒也是不敢想的,只是這份手稿里都是我這十年查文獻、實地走訪,努力拼湊還原的窯群歷史,也是生活了一輩子的大窯路的歷史。』

2006年,無錫市政府決定在無錫大窯路窯群遺址旁建造一座博物館。當地燒窯史可追溯至元末明初,一直延續到20世紀50年代,燒窯養育了數千窯民,也富庶了十大家族,可那段繁華歷史卻少有人了解,博物館到底請誰來『壓陣』做顧問才能承擔這傳承的重擔呢?

後來,政府找到了當時71歲退休在家的黃仁榮,他是十大家族『黃』家的後人,年少燒窯制窯的事情,他依稀記得,一輩子都生活在大窯路,而且身體狀況也允許,來做館長兼顧問,黃仁榮也是當時最合適的人選了。

十年奔波理出家鄉歷史

『荒廢』了這麼多年,能留下來的大窯路系統資料非常少,黃仁榮幾乎都是『白手起家』。他從無錫舊書店裡找,只要看到『南長街』『大窯路』『燒窯』這些重要字眼的地方志、古舊書,他都會買回來。

『花了多少錢買書,我不記得了,家裡的舊書堆滿了好幾箱子,現在都還留着,想起了什麼還要翻閱的。』黃仁榮告訴記者,南京明城牆、江南園林、官衙廟宇祠堂的磚瓦都來源於大窯路,不管是規模、技藝還是影響力,這裡都堪稱江南燒窯之首。

逛舊書店的習慣一直延續了十年。與此同時,黃仁榮還在努力弄明白大窯路燒窯的獨特工藝,『以前沒有溫度計也沒有恆溫箱,如何控制好火候和時間才能燒制出合格的磚瓦,這是技巧也是經驗。而這些大多靠着家族間的口耳相傳和自己的實踐積累而來,是大窯路的文化核心』。

黃仁榮根據自己對燒窯流程的零星記憶,決定按照一個個環節去對應找還在世的老窯民,一點一點還原工藝流程。這在當時,也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黃仁榮只能自己用腳去探訪,敲開一戶戶原住民的家門:『你家老人在嗎』『你知道燒窯火候怎麼控制嗎』『滴水工序怎麼操作』『你知道誰可能知道嗎』……

就這樣,黃仁榮的腳印留在了大窯路的每一條弄堂小巷。『燒窯溫度要控制在1050度左右,看火苗的顏色和形狀,紫紅色、集中狀、很穩定,基本就是理想的火候』『燒窯也有所謂的淬火工藝,就是從窯上方往下滴水,滴水需要控制水流速度,秘訣在滴水口放置了一個稻草結』……

聽到這些,黃仁榮如獲至寶、欣喜地記錄下來。村里還在的七、八個老窯民,他幾乎都拜訪到了,為了配合老人們的身體狀況,他三番五次地拜訪、核實。十年時間,黃仁榮基本復原了大窯裝窯、燒窯、挑窯水、出窯等全過程,還額外核實確定了大窯路108座窯座的地址和窯主姓名。

『歷史最好的證明還是實物。』窯群遺址博物館裡展品並不算多,但這400多件金磚、瓦當、磚雕等實物中,有300餘件是黃仁榮留心從各處搜集來的。無錫哪裡有拆遷、老建築修復,他都要去淘寶,『有字、有獨特紋飾,還有造型別致的,都會留個心眼,有的直接撿,有的花點錢從工地買回來』。

『做博物館顧問的這十年,也是我自己重新學習了解大窯路窯群文化的過程,這份手稿是一個成果。我學歷不高,文化水平有限,希望社會上有文化的人士幫忙看看,若能出版成書就更好了。』記者離開前,黃仁榮表達了自己的心願,『讓以後的子孫也別忘記了大窯路和窯群文化的歷史,這是我們這個村子的「根」,也是中國文化的「根」!』(本報記者 蘇 雁 本報通訊員 陳 敏)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