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78|回覆: 0

[訓詁學] "斟酌"代指"反覆考慮"源於何時典故

[複製連結]
張啟功 發表於 2016-5-14 16: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斟酌"代指"反覆考慮"源於何時典故


荀子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其著作【荀子·富國】中記載:『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這篇主要是陳述如何富國強兵的理念。


此段大意是說,英明的君主必須謹慎地維護國家的和諧安定,節省不必要的開支,盡力開闢其它財源,還要時時考量調整各項收支。文中『斟酌』兩字,就有反覆考慮後決定取捨之意。


『斟』、『酌』二字本意、區別與聯繫


,本意爲用勺子舀取,如【說文解字】:『斟,勺也。』泛指執壺注酒、茶,如斟酒、斟茶。,從酉從勺,從酉則與酒有關,本意爲斟酒,如【說文解字】:『酌,盛酒行觴也。』就是斟酒奉客。可見,斟、酌都有倒酒之意,『斟酌』也用來借指飲酒。如晉朝陶淵明【移居詩二首之二】:『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斟、酌二字雖然都是倒酒,但還是有區別,倒酒不滿曰『斟』,倒酒太多曰『酌』。杯里的酒太滿與不足都不適宜,最好是不多不少最適中。故『斟』酒不滿就要增加一點,而『酌』酒溢出就要減少一點,因此要反覆增減才能把酒倒得剛好,這就是『斟酌』的原意。


『斟酌』一詞最早的出處


『斟酌』一詞最早見於【國語·周語上】:『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斟酌』一詞相關典故


周厲王暴虐無道。國都里的人都在咒罵他。召公告訴厲王說:『百姓忍不了你的命令啦!』厲王很惱怒,找到一個衛國的巫師,叫他去監視咒罵王的人。只要衛巫來報告,厲王就把被告發的人殺掉。住在國都的人都不敢說話了,熟人在路上相遇,也只能彼此互遞眼色而已。


周厲王很高興,告訴召穆公說:『我能夠消除人民對我的咒罵了,他們居然不敢說話了。』


防民之嘴如防川


召穆公說:『這是堵塞了他們的嘴!封住人民的嘴,比堵截江河的水還危險的多;江河的水被堵塞,就要決口奔流,被傷害的人一定很多,禁止人們講話也象這樣。因此,善於治水的人要排除水道的壅塞,使它暢通;善於治理人民的人,要引導他們敢於講話。所以天子處理政事,讓公卿大夫直到列士都獻詩,盲藝人獻樂曲,史官獻古文獻,少師進箴言,瞍者朗誦,朦者吟詠,各色工匠分別諫諍,百姓的議論輾轉上達,左右近臣盡心規勸,宗室姻親補過糾偏,樂官史官施行教誨,元老重臣對天子經常勸誡,然後天子親自斟酌裁決,因此政事施行起來才不違背情理。』


『人民的嘴,就像土地上有山有水一樣,財富、器物才從這裡產生出來;又像那大地上有高原、窪地、平川和沃野一樣,衣服食物才從這裡產生。由於人民用嘴發表意見,國家政事的成功或失敗才能從這裡反映出來;做人民所贊成的事,防止人民所憎惡的事,這正是增加財富、器物、衣服、食品的好辦法啊。人民心理怎麼想,嘴裡就怎麼說,他們考慮成熟以後,就自然流露出來,怎麼能堵他們的嘴呢?如果堵他們的嘴,那麼,跟隨的人還能有幾個呢?』


周厲王不聽勸告。從此,都城裡的人沒有一個敢講話。過了三年,人們便把他趕到彘地去了。


後來,文中邵穆公所說的『斟酌』一語,就被人們用來泛指凡事經反覆考慮後再決定取捨。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