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94|回覆: 0

[文學研究] 當代李白研究最重要的收穫喜見郁賢皓教授【李太白全集校注】出版 ...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6-4-23 18: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當代李白研究最重要的收穫——喜見郁賢皓教授【李太白全集校注】出版

還記得1998年在貴陽召開的唐代文學年會上,郁賢皓先生針對剛出版不久的詹鍈先生主編的【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一書提交論文,就學術規範問題有所批評,並表示自己會另外新做李白全集的校注。那年郁先生已經過了六十五歲,我對他的豪情頓生敬佩,對在如此高齡有如此之決心,更感難得。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這部大書不久前終於由鳳凰出版社出版,厚厚八大冊,真為他獻身學術的熱情和耄耋不休的精神所感動。祝賀這部大書的出版,也敬祝郁先生健康長壽,學術日新!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本書是最近四十年第四部李白全集校注。前三部是瞿蛻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安旗主編【李白全集編年注釋】(巴蜀書社1990年12月)、詹鍈主編【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百花文藝出版社1997年5月),本書的成就,當然應該在與前三部的比較中得出。最近特別忙,全面比讀只能留待來日,初步翻閱,則有以下感受。

郁賢皓先生研究李白,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他後來匯集為【李白叢考】的諸論文在各重要學術期刊發表,利用當時還很難閱讀的北京圖書館藏大批唐代墓誌拓本,對李白生平的一系列問題,如李白待詔翰林不是出於吳筠推薦,李白詩中崔侍御是崔成甫而不是崔宗之,李白初入長安走的是衛尉張卿即宰相張說子張垍的門路,李白與元丹丘交往三十年曾多次會晤,等等,無不舉證堅確,結論可信。用孫望先生為該書所作序說,是以一個個細節的研究,『為李白生平勾勒了一個新的輪廓』。此後,他又編著【李白選集】,對李白主要代表詩文作了詳盡的釋讀,主編【李白大辭典】,對與李白有關的詞語、人物、地理、事件、著作以及前人研究,作了具有集大成意義的總結。在此基礎上為李白全集作注,確實駕輕就熟,愉快勝任,且足懸出較高的學術目標。

披覽全書,最直接的感覺是體例周善,新義紛呈。就體例來說,每一篇詩文下都由題解、本文、校記、注釋、評箋、按語各部分組成。題解解釋詩題中所涉之人事地名,並就該篇之寫作時間及前人意見作出說明,從而揭出該篇主旨。本文是錄李白的作品,並對校記和注釋之相對文句用不同註記加以標記。校記工作做得較細緻,大約以宋蜀本【李太白文集】為底本,以宋元以降各本參校。此項工作因前人已經做得很完備了,本書符合規範,並沒有大的突破。注釋是用力甚勤的部分,下文還要說到。評箋則為宋元以來評點賞鑒意見的匯錄,內容較前此各書以及【中華大典】【唐詩匯評】各書皆更為豐備。最後的按語則一為對全書章節和內容的概述和分析,並就各詩之歷代爭議問題展開討論。所謂新義紛呈,除前述【李白叢考】發明各項外,又補充了一些近年新發表墓誌,如用何昌浩墓誌對其生平的記載,重新確定【贈何七判官昌浩】【涇溪南藍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築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二詩之作年與寄意。

本書最重要的成就,還是重在對李白作品之釋讀。集部書箋注之兩難,在唐人注【文選】時就顯露無疑。李善盡最大努力將詩文中語詞和典實的來源揭示出來,但提供了這些來源,原文表達的文意如何,則讀者之理解偏差很大。五臣強作解人,已屬不易,但要讓多歧的文意用明白的話說清楚,也實在難燮和眾口。最近幾十年出了大量新注本,水平相差很大,在舊注新解的融合方面,較難令人滿意。李白集從宋元以來,注釋和討論之深入豐富,雖然不如杜甫,但也堪稱豐富。郁先生在專治李白和唐代文史以前,曾長期從事漢語語詞研究,是【辭海·語詞分冊】的副主編。本書之註解與考按,最大程度地發揮了作者的所長。舊註明語源,宋元以來大多已經得到落實,可補充者有限,新注則要準確解讀句意章旨,進而明確全篇文意脈絡,似易實難。舉一篇為例,【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元蕭士贇曰:『按此篇造語敘事,錯亂顛倒,絕無倫次。董龍一事尤為可笑,決非太白之作,乃先儒所謂五季間學太白者所為耳,具眼者自能別之,今厘而置諸卷末。』(【分類補註李太白詩】卷一九)【唐音統簽】卷一七一附集末疑偽。郁認為此詩作於天寶八載(749)冬,將全詩分為四段,一『寫王十二寒夜獨酌』;二寫王不『以鬥雞取寵,以軍功邀賞,只會吟詩作賦,因此久不得志』;三寫『己曲高和寡,被讒而仕途困躓』;四『抒發對不合理現實的憤慨』。全詩後再有總按,對全詩文脈加以概括,認為『仔細品位,可知意脈一貫,一氣呵成,渾然一體』,澄清了古人的誤讀。對董龍一句,也有合理解釋。對一首三百字的詩,以六千字篇幅,作了詳盡而無剩義的解讀,雖不與蕭氏討論,但所疑盡釋。全書對李白一千多篇詩文的解讀,都達到這樣的水平,令人嘆服。說句閒話,郁先生身形魁岸,做事細心,無論手稿或書信,皆細密娟麗,常讓人聯想到北宋末的詞人與學者賀鑄,雖俠氣蓋一座,飲酒如長鯨,『然遇空無有時,俯首北窗下,作牛毛小楷,雌黃不去手』(程俱【賀方回詩序】)。惟飲酒不合,其他皆能移作寫照。

再則全書成於一手,故能前後照應,堅持始終。前此三部李集注,瞿、朱是合作,且主體完成於文革前,優點是舊學根柢好,詩旨體會妥當,較清王琦注確有很大推進。安、詹主編的兩部,都有自己的特色。安旗是著名女作家,對詩意有卓越的體悟。詹鍈則受西學影響甚深,早年所作【李白詩論叢】【李白詩文系年】則堅守傳統,多有創穫。他於書末將全部參與者之分工逐卷說明。合作完成的著作,好處是集思廣益,能從多角度審視問題,缺憾是體例難統一,偶或全書缺乏照應。郁著也曾得到他的友人和門生的幫助,在前言中有鳴謝,只是沒有說明哪些友人和門生參與,各自承擔了怎樣的責任,但就全書來看,體例劃一,文風統一,全書之主體工作由郁先生一人完成,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全書的學術質量。

對李白疑偽和補遺詩作,能仔細考訂、認真分析後,截斷眾流,明確取捨。李白名震天下,其作品在他生前就廣泛流傳,文集歷幾度聚散,前人更多指出其中多有偽作,而後世傳說、補遺更不衷一是。前人編集,以多為勝,即有疑偽,多未深究。本書對前人疑偽所見,能折衷獨斷,務求客觀。在存真去偽方面,能不為前說所囿,體現了截斷眾流、務求必是的胸襟氣魄。具體來說,對前人雖曾懷疑,但無確證者,仍認可為李白所作。如【姑熟十詠】,蘇軾、陸游、劉克莊等都認為李赤之詩,其實證據只是『其語淺陋不類太白』,郁先生認為柳宗元【李赤傳】未提及李赤作此組詩,【文苑英華】在不同卷次收此詩八首,皆作李白詩,從而判斷『蘇軾偽作之說無據』。對【笑歌行】【悲歌行】之宋人懷疑也認為『並無實據』。【猛虎行】,王琦曾疑偽,瞿、朱、詹皆辨非偽作,郁斷為天寶十五載三月由宣城赴剡中途經溧陽時作。以上這些,我以為都是穩妥的認識。對後出據說為李白之作品,凡無確鑿內證者,一律改入存目。附錄存目詩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宋本集內存目詩文】,凡刪十篇,多有較確切證據為他人如高適、李翰、王昌齡、唐玄宗所作,另三詩題存詩亡,僅在【上安州李長史書】中述及。惟一我有所保留的是【留別賈舍人至二首】,由於二人行跡錯互而疑為偽作,但今人呂華明【李白留別賈舍人至二首辨偽】(刊【古籍研究】2000年4期)認為其二作於乾元二年秋,非偽詩。似尚可再酌。二為【宋本集外存目詩文】,凡106則,由於充分利用九十年代前期蘇州大學為【全唐五代詩】普查的資料,加上學界多年的發掘考訂,所涉較前代大為豐富。其中包括傳誤詩、依託詩及後世附會詩等,品目極雜,考訂不易。目前所附諸詩辨正,都有較有力的證據,足令人信服。可補充者,如宋初【該聞錄】所載李白見崔顥【黃鶴樓】後作『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二句,也僅屬傳說。另同樣出於宋人【彰明遺事】錄李白微時所作幾則詩,分別處理,未及統一。將世傳李白詞而為【尊前集】所收者,除【菩薩蠻】【憶秦娥】二篇外皆列入存目,大體可以贊同,但細節仍多可討論。如【清平樂】『禁庭春晝』一首,收入【尊前集】【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後者題作【清平樂令】,且注『翰林應制』四字,前人或推測當出呂鵬【遏雲集】,不能排除為李白供奉翰林期間之試作。

此書出版後,微信圈內有朋友感嘆,這可能是李白集的終極版了。但我覺得本書確較前幾家注本有很大推進,是李白研究近年最重要的收穫,它會帶動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李白研究的深入,不是終極,而是新的起點。就我所知,至少還有以下工作值得進行。一是李白詩歌的會校集釋。本書校勘認真,值得肯定,但由於沒有就每首詩的文本來源作詳盡記錄,李白詩歌在唐宋時代的流布演變史仍有繼續展開的空間。二是郁先生早年利用當時還很難見到的出土墓誌考訂李白詩歌,取得重大突破。最近三十年新出墓誌數量數倍於郁先生當年可見者,個別顯而易見者有所揭出,但似乎至今還沒有人像郁先生當年那樣全面利用後出墓誌補訂李白詩歌。三是李白詩歌多別本異文,在全部唐詩中顯得很突出。以往一般認為是在流傳過程中所造成,我年初有機會向薛天緯教授請教,比較傾向認為其中很大一部分為李白本人所改,即有可能幾種不同文本都出李白本人手筆。郁先生堅持傳統,解釋主要為別集所收者,但如送賀知章歸越詩,已經認識到敦煌本【陰盤驛送賀監歸越】應該是李白原題,但未能改題,對陰盤驛也僅簡注今方位,未展開討論。敦煌本第一句:『鏡湖流水春始波。』宋米芾【書史】和邵博【邵氏聞見後錄】文本相同,而李白集宋以後各本皆作『鏡湖流水漾清波』,正可見到宋人所見李集古本之可貴,也足證明李詩他校之重要。類似情況大約有幾十例。如【敘舊贈江陽宰陸調】所存兩本,宋本所注別本中如『驂驔紅陽燕,玉劍明珠袍。一諾許他人,千金雙錯刀。滿堂青雲士,望美期丹霄』『此恥竟未刷,且食綏山桃。非天雨文章,所祖記風騷。蒼蓬老壯發,長策未逢遭。別君幾何時,君無相思否。鳴琴坐高樓,淥水淨窗牖。政成聞雅頌,人吏皆拱手。投刃有餘地,回車攝江陽。錯雜非易理,先威挫豪強』等句為正文所無,『我昔北門厄,摧如一枝蒿。有虎挾雞徒,連延五陵豪。邀遮來組織。呵嚇相煎熬。君披萬人叢,脫我如貔牢』等句也與正文有很大不同。仔細琢磨,應該認可這些別本仍是出於李白本人手筆,至少可以看到他寫詩從初稿到定稿的變化。適當加以分析和解讀,還不能認為全無必要。

此外,我對全書大量引用的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的可靠與否表示困惑。一般認為評點始於宋末劉辰翁,嚴羽大約要早幾十年,其時未必有此事。若真從南宋以來流傳有自,則至少亦源出宋代,又未見該本文字入校。因全書沒有引用書目,困惑難解,以後或有便向方家請教。另外,該書在排版時,多將李白各長詩分段,雖目的在讀者閱讀方便,但似不免引起詩體方面的歧異,如【東武吟】『聲價凌煙虹』下在逗號後換行,更顯不當。

近年因為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與郁先生書問稍疏,但敬畏之忱,始終未變。出版社寄下大書,邀請參加研討,適有台中之行,不克預盛,略書所見,稍補愆失,唐突難免,高明諒諸。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