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延章

外经微言·陈士铎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9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阴寒格阳篇
盘盂问岐伯曰:大小便,闭结不通,饮食辄吐,面赭唇焦,饮水亦呕,脉又沉伏,此何症也?岐伯曰:肾虚寒盛,阴格阳也。

盘盂曰:阴何以格阳乎?岐伯曰:肾,少阴经也,恶寒喜温。肾寒则阳无所附,升而不降矣。

盘盂曰:其故何也?岐伯曰:肾中有水火存焉。火藏水中,水生火内,两相根而两相制也。邪入则水火相离而病生矣。

盘盂曰:何邪而使之离乎?岐伯曰:寒热之邪,皆能离之,而寒邪为甚。寒感之轻则,肾中之虚阳上浮,不至格拒之至也。寒邪太盛,拒绝过坚,阳杜阴而力衰,阴格阳而气旺,阳不敢居于下焦,冲逆上焦矣,上焦冲逆,水谷入喉,安能下入于胃乎。

盘盂曰:何以治之?岐伯曰:以热治之。

盘盂曰:阳宜阴折,热宜寒折,今阳在上而作热,不用寒反用热,不治阴反治阳,岂别有义乎?岐伯曰:上热者,下逼之使热也;阳升者,阴祛之使升也。故上热者下正寒也,以阴寒折之转害之矣,故不若以阳热之品,顺其性而从治之,则阳回而阴且交散也。

盘盂曰:善。

陈士铎曰:阴胜必须阳折,阳胜必须阴折,皆从治之法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9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寒殊异篇
风后问于岐伯曰:冬伤于寒,与春伤于寒,有异乎?岐伯曰:春伤于寒者,风也,非寒也。

风后曰:风、即寒也,何异乎?岐伯曰:冬日之风则寒,春日之风则温。寒伤深,温伤浅。伤深者,入少阳而传里;伤浅者,入少阳而出表;故异也。

风后曰:传经乎?岐伯曰:伤冬日之风则传,伤春日之风则不传也。

风后曰:其不传何也?岐伯曰:伤浅者,伤在皮毛也。皮毛属肺,故肺受之不若伤深者入于营卫也。

风后曰:春伤于风,头痛鼻塞,身亦发热,与冬伤于寒者,何无异也?岐伯曰:风入于肺,鼻为之不利,以鼻主肺也。肺既受邪,肺气不宣,失清肃之令,必移邪而入于太阳矣,膀胱畏。邪,坚闭其经,水道失行,水不下泄,火乃炎上,头即痛矣。夫头乃阳之首也,既为邪火所据,则一身之真气皆与邪争,而身乃热矣。

风后曰:肺为胃之子,肺受邪,宜胃来援,何以邪入肺而恶热,口渴之症生,岂生肺者转来刑肺乎?岐伯曰:胃为肺之母,见肺子之寒,必以热救之,夫胃之热,心火生之也,胃得心火之生,则胃土过旺,然助胃必克肺矣。火能刑金,故因益而反损也。

风后曰:呕吐者何也?岐伯曰:此风伤于太阴也。风在地中,土必震动,水泉上溢,则呕吐矣。散风,而土自安也。

风后曰:风邪入太阳,头痛何以有痛不痛之殊也。岐伯曰:肺不移风于太阳,则不痛耳。

风后曰:风不入于太阳,头即不痛乎?岐伯曰:肺通于鼻,鼻通于脑,风入于肺,自能引风入脑而作头痛。肺气旺,则风入于肺,而不上走于脑,故不痛也。

风后曰:春伤于风,往来寒热,热结于里何也?岐伯曰:冬寒入于太阳,久则变寒,春风入于太阳,久则变热,寒则动传于脏,热则静结于腑,寒在脏,则阴与阳战而发热;热在腑,则阳与阴战而发寒。随脏腑之衰旺,分寒热之往来也。

风后曰:伤风自汗何也?岐伯曰:伤寒之邪,寒邪也。伤风之邪,风邪也。寒邪入胃,胃恶寒而变热,风邪入胃,胃喜风而变温,温则不大热也,得风以扬之,火必外泄,故汗出矣。

风后曰:春伤于风,下血谵语,一似冬伤于寒之病何也?岐伯曰:此热入血室,非狂也。伤于寒者,热自入于血室之中,其热重伤于风者,风祛热入于血室之内,其热轻也。

风后曰:谵语而潮热者何也?岐伯曰:其脉必滑者也。

风后曰:何也?岐伯曰:风邪入胃,胃中无痰则发大热,而谵语之声高。 胃中有痰则发潮热,而谵语之声低。潮热发谵语,此痰也。滑者,痰之应也。

风后曰:春伤于风,发厥、心下悸,何也?岐伯曰:伤于寒者,邪下行,伤于风者,邪上冲也。寒乃阴邪,阴则走下,风乃阳邪,阳则升上。治寒邪先定厥,后定悸,治风邪先定悸,后定厥,不可误也。

风后曰:伤于风而发热如见鬼者,非狂乎?

岐伯曰:狂乃实邪,此乃虚邪也。实邪从太阳来也,邪炽而难遏;虚邪从少阴来也,邪旺而将衰。实邪火逼心,君而外出,神不守于心也。虚邪火引肝,魂而外游,魄不守于肺也。

风后曰:何论之神乎,吾无测师矣。

陈士铎曰:风与寒殊,故论亦殊,人当细观之。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9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异同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伤寒之病多矣,可悉言之乎?岐伯曰:伤寒有六,非冬伤于寒者,举不得谓伤寒也。

雷公曰:请言其异。岐伯曰:有中风,有中暑,有中热,有中寒,有中湿,有中疫,其病皆与伤寒异。伤寒者,冬月感寒,邪入营卫,由腑而传于脏也。

雷公曰:暑热之症,感于夏,不感于三时,似非伤寒矣。风寒湿疫,多感于冬日也,何以非伤寒乎?岐伯曰:百病皆起于风。四时之风,每直中于脏腑,非若传经之寒,由浅而深入也。寒之中人,自在严寒,不由营卫直入脏腑,是不从皮肤渐进,非传经之伤寒也。水王于冬,而冬日之湿,反不深入,以冬令收藏也,他时则易感矣。疫来无方,四时均能中疫,而冬疫常少二症,俱不传经,皆非伤寒也。

雷公曰:寒热之不同也,何热病亦谓之伤寒乎?岐伯曰:寒感于冬,则寒必变热,热变于冬,则热即为寒,故三时之热病不可谓寒,冬日之热病不可谓热,是以三时之热病不传经,冬日之热病必传经也。

雷公曰:热病传经,乃伤寒之类也,非正伤寒也。何天师著《素问》有热病,传经之文,而伤寒反无之,何也?岐伯曰:类宜辩,而正不必辩也。知类即知正矣。

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伤寒必传经,断在严寒之时,非冬日伤寒举不可谓伤寒也。 辩得明说得出。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9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知变篇
雷公问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何以头项痛,腰脊强也?岐伯曰:巨阳者,足太阳也。其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寒邪必先入于足太阳之经,邪入足太阳,则太阳之经脉不通,为寒邪所据,故头项痛,腰脊强也。

雷公曰:二日阳明受之,宜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矣。而头项痛,腰脊强又何故欤?岐伯曰:此巨阳之余邪未散也。

雷公曰:太阳之邪未散宜不入阳明矣。岐伯曰:二日则阳明受之矣。因邪留恋太阳,未全入阳明,故头项尚痛,腰脊尚强,非二日阳明之邪全不受也。

雷公曰:三日少阳受之,宜胸胁痛、耳聋矣。邪宜出阳明矣。既不入少阳,而头项、腰脊之痛与强,仍未除者又何故欤?岐伯曰:此邪不欲传少阳,转回于太阳也。

雷公曰:邪传少阳矣,宜传入于三阴之经,何以三日之后,太阳之症仍未除也?岐伯曰:阳经善变,且太阳之邪与各经之邪不同。各经之邪循经而入。太阳之邪出入自如,有入有不尽入也。惟不尽入,故虽六七日而其症未除耳。甚至七日之后,犹然头项痛、腰脊强,此太阳之邪乃原留之邪,非从厥阴复出,传之足太阳也。

雷公曰:四日太阴受之,腹满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口干舌燥。六日厥阴受之,烦满囊缩。亦有不尽验者何也?岐伯曰:阴经不变,不变而变者,邪过盛也。

雷公曰:然则三阳三阴之经,皆善变也。变则,不可以日数拘矣。岐伯曰:日数者盲其常也。公问者言其变也。变而不失其常则变则可生,否则死矣。

雷公曰:两感于寒者变乎?岐伯曰:两感者,越经之传也,非变也。

陈士铎曰:伤寒之文,世人不知,读此论人能悟否,无奈治伤寒者不能悟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9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异传篇
雷公问曰:各脏腑之病,皆有死期。有一日即死者,有二三日死者,有四五日死者,有五六日至十余日死者,可晰言之乎?

岐伯曰:病有传经不传经之异,故死有先后也。

雷公曰:请问传经。岐伯曰:邪自外来,内入脏腑,必传经也。

雷公曰:请问不传经。岐伯曰:正气虚自病,则不传经也。

雷公曰:移寒移热,即传经之谓乎?岐伯曰:移即传之义,然移缓传急。

雷公曰:何谓乎?岐伯曰:移者脏腑自移。传者,邪不欲在此腑而传之彼脏也。故移之势缓,而凶传之势急而暴,其能杀人则一也。

雷公曰:其传经杀人若何?岐伯曰:邪入于心,一日死,邪入于肺三日,传于肝四日,传于脾五日,传于胃十日死,邪入于肝三日,传于脾五日,传于胃十日,传于肾又三日,邪散而愈,否则死。

邪入于脾一日,传于胃二日,传于肾三日,传于膀胱十四日,邪散而愈,否则死。邪入于胃五日,传于肾八日,传于膀胱又五日,传于小肠又二日,传于心则死。邪入于肾三日,传于膀胱又三日,传于小肠又三日,传于心则死。邪入苎膀胱五日,传于肾又一日,传于小肠又一日,传于心则死。邪入于胆五日,传于肺又五日,传于肾又五日,传于心则死。邪入于三焦一日,传于肝三日,传于心则死。邪入于胞络一日,传于胃二日,传于胆三日,传于脾四日,传于肾五日,传于肝不愈,则再传,再传不愈则死。邪入于小肠一日,传于膀胱二日,传于肾三日,传于包络四日,传于胃五日,传于脾六日,传于肺七日,传于肝八日,传于胆九日,传于三焦十日,传于大肠十一日,复传于肾,如此再传不已则死。邪入于大肠一日,传于小肠二日,传于三焦三日,传于肺四日,传于脾五日,传于肝六日,传于肾七日,传于心则死。不传心仍传小肠,则生也。邪入于胆,往往不传,故无死期可定。然邪入于胆,往往如见鬼神,有三四日即死者,此热极自焚也。

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移缓传急,确有死期可定,最说得妙。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9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亲阳亲阴篇
风后问于歧伯曰:风与寒异乎?岐伯曰:异也。

曰:何异乎?岐伯曰:风者八风也,寒者寒气也,虽凤未有不寒者,要之风各异也。

风后曰:风与寒有异,入人脏腑亦有异乎?岐伯曰:风入风府,寒不入风府也。

风后曰:其义何居?岐伯曰:风,阳邪;寒,阴邪。阳邪主降,阴邪主升。主降者由风府之穴而入,自上而下也。主升者不由风府,由脐之穴而入,自下而上也。

风后曰:阴邪不从风府入,从何穴而入乎?岐伯曰:风府之穴,阳经之穴也。脐之穴,阴经之穴也。阳邪从阳而入,故风入风门也,阴邪从阴而入,故寒入脐也。阳亲阳,阴亲阴,此天地自然之道也。

风后曰:风穴招风,寒穴招寒,风门,风穴也,宜风之入矣,脐非寒穴也,何寒从脐入乎?岐伯曰:脐非寒穴,通于命门,命门火旺,则寒不能入,命门火衰,则腹内阴寒,脐有不寒者乎。阴寒之邪,遂乘虚寒之隙,夺脐而入矣,奚论寒穴哉。

风后曰:善。

陈士铎曰:阳邪入风府,阴邪入脐,各有道路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9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乙篇
风后问于岐伯曰:八风,可以占疾病之吉凶乎?岐伯曰:天人一理也,可预占以断之。

风后曰:占之不验何也?岐伯曰:有验有不验者,人事之不同耳。天未尝不可占也。

风后曰:请悉言之。岐伯曰:八风休咎,无日无时不可占也。如风从东方来,寅卯辰时则顺,否则逆矣,逆则病。风从北方来,申酉戌时则顺,否则逆矣,逆则病。风从南方来,巳午未时则顺,否则逆矣,逆则病。风从北方来,亥子丑时则顺,否则逆矣,逆则病。

风后曰:予闻古之占风也,多乙太乙之日为主。

天师曰:无日无时不可占也,恐不可为训乎。岐伯曰:占风乙太乙日,决病所以验不验也。

风后曰:舍太乙以占吉凶,恐不验更多耳。岐伯曰:公何以信太乙之深也。

风后曰:太乙移日,天必应之风雨。风雨和则民安而病少,风雨暴则民劳而病多。太乙在冬至日有变,占在君。太乙在春分日有变,占在相。太乙在中宫日有变,占在相吏。太乙在秋分日有变,占在将。太乙在夏至日有变,占在民。所谓有变者,太乙居五宫之日,得非常之风也。各以其所主占之,生吉克凶多不爽也。岐伯曰:请言风雨之暴。

风后曰:暴风南方来,其伤入也,内舍于心,外在脉,其气主热。暴风西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肌,其气主弱。暴风西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皮肤,其气主燥。暴风西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其气主清。暴风从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寒。暴风东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两胁腋骨下及肢节,其气主温。暴风东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筋纽,其气主湿。暴风东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重著。言风而雨概之矣。岐伯曰:人见风辄病者,岂皆太乙之移日乎。执太乙以占风,执八风以治病,是泥于论风也。夫百病皆始于风,人之气血虚馁,风乘虚辄入矣。何待太乙居宫哉。

陈士铎曰:人病全不在大乙,说得澹而有味。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9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风命名篇
少俞问岐伯曰:八风分春夏秋冬,东西南北乎?岐伯曰:然。

少俞曰:东西南北,不止四风,合之四时则八风,不足以概之也。岐伯曰:风不止八,而八风实足概之。

少俞曰:何谓也?岐伯曰:风从东方来,得春气也。风从东南来,得春气而兼夏气矣。风从南方来,得夏气也。风从西南来,得夏气而兼秋气矣。风从西方来,得秋气也。风从西北来,得秋气而兼冬气矣。风从北方来,得冬气也,风从东北来,得冬气而兼春气矣。此方隅时令合而成八也。

少俞曰:八风有名乎?岐伯曰:东风名和风也,东南风名薰风也,南风名热风也,西南风名温风也,西风名商风也,西北风名凉风也,北风名寒风也,东北风名阴风也。又方隅时令合而名之也。

少俞曰:其应病何如乎?岐伯曰:和风伤在肝也,外病在筋。薰风伤在胃也,外病在肌。热风伤在心也,外病在脉。温风伤在脾也,外病在腹。商风伤在肺也,外病在皮。凉风伤在膀胱也,外病在营卫。寒风伤在肾也,外病在骨。阴风伤在大肠也,外病在胸胁。此方隅时令与脏腑相合而相感也。然而脏腑内虚,八风因得而中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非空言也。

少俞曰:人有脏腑不虚而八风中之者,又是何谓?岐伯曰:此暴风猝中,不治而自愈也。

陈士铎曰:八风之来皆外感也。外感因于内召,故治内而外邪自散,若自外病者不必治之。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9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风固本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八风出于天乎,出于地乎,抑出于人乎?岐伯曰:八风出于天地,人身之五风合而成病,人无五风,天地之风不能犯也。

雷公曰:请问八风之分天地也。岐伯曰:八风者,春夏秋冬,东西南北之风也。春夏秋冬之风,特令之风也,属于天。东西南北之风,方隅之风也,属于地。然而地得天之气,风乃长。天得地之气,风乃大。是八风属于天地,可分而不可分也。

雷公曰:人之五风,何以合天地乎?岐伯曰:五风者,心肝脾肺肾之风也。五脏虚而风生矣。以内风召外风,天地之风始翕然相合。五脏不虚,内既无风,外风何能入乎。

雷公曰:风既入矣,祛外风乎,抑消内风乎?岐伯曰:风由内召,不治内将何治乎。

雷公曰:治内风而外风不散奈何?岐伯曰:内风不治,外风益入,安得散乎。治脏固其本,治风卫其标,善治八风者也。

雷公曰:何言之善乎。请志之,传示来者。

陈士铎曰:小风之来,皆外感也。外感因于内招,故单治内不可也,单治外亦不可也。要在分之中宜合,合之中宜分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9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脏互根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余既知之矣,然论阴阳之变迁也,未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亦有定位乎?

岐伯曰:阴阳互相根也,原无定位。然求其位,亦有定也。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此阳中有阴,阴居阳位也。肝与胆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包络与三焦为表里,此阴中有阳,阳居阴位也。

雷公曰:请言互根之位。

岐伯曰:耳属肾而听声,声属金,是耳中有肺之阴也。鼻属肺而闻臭,臭属火,是鼻中有心之阴也。舌屈心而知味,味属土,是舌中有脾之阴也。目有五轮,通贯五脏,脑属肾,各会诸体,是耳与脑有五脏之阴也。大肠俞在脊十六椎旁,胃俞在脊十二椎旁,小肠俞在背第十八椎,胆俞在脊十椎旁,膀胱俞在中膂第二十椎,三焦俞在肾俞之上脊第十三椎之旁,包络无俞,寄于膈俞,在上七椎之旁,是七腑阳中有阴之位也。惟各有位,故其根生生不息也。否则虚器耳,何根之有哉。

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无位而有位者,以阴阳之有根也。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