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510|回覆: 0

[氣功] 【『氣沉丹田』新解】之我見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5-12-20 09: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少林與太極】2002年12期載臧保東先生【『氣沉丹田』新解】一文,認為『氣沉丹田』只是一種『感覺』,是『一種特殊的神經機能反映』,從而否定『丹田』的存在以及『氣沉丹田』的理論。

誠然,由於的古典著作和氣功的實踐均未對氣功的奧秘從科學的角度加以解釋,『丹田』這個名稱是否科學,也是可以討論的。本來,『丹田』這個名稱,就是一個形象的比喻。丹者,道家煉養之物;『田』者,『丹』所產之地。產稻者,謂之稻田;產丹者,謂之丹田。道家煉養內丹的地方謂之丹田,雖不科學,又有何不可?

然以上止於爭名,不能解決『實』的問題。且看作者是怎樣分析的。

首先,我們看作者是怎樣看待丹田的命名的。筆者認為:『他們所說的丹田,包含着道家煉丹、修煉長生不老之功的唯心主義色彩』,『足古時候人們練功到一定程度時,小腹處有溫熱等特殊的感覺出現』,『他們把它作為爐火中燒練出來的所謂長生不老的「丹」,美其名曰「內丹」,於是就把這個所謂煉內丹的地方稱為「丹田』」。丹田的命名源於道家的煉養內丹,的確不錯。然而丹田一詞的命名卻不是由『氣沉丹田』的感覺所得。達摩禪師從印度高僧寶冠(達摩之師)處學得胎息之法,後到中土(即中原地區)傳道,就將這一功法傳於門人。後來佛、道互相滲透,道家人物也習得胎息一法,作為修煉內丹的根本大法。道家習胎息者名家輩出,道藏經典記載頗多。而佛門主於坐禪,後又發展為的各門各派,重技擊之術,遂使胎息之功的修煉反遜於道家。所以『內丹』一詞,頻於道家著作見之,而『氣沉丹田』才為習武術者的鍊氣的一般要注。孰不知,『氣沉丹田』,較『胎息』為淺之又淺者也。欲知『丹田』之說,豈可從『氣沉丹田』處索解。唐代的【胎息經】說:『胎從人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其中『胎』指『聖胎』,即精、氣、神的混融物,也就是『內丹』。人在胎息狀態中,關節開通,毛髮疏暢,只要鼻中微微引氣,相引從四肢百孑L中出;後氣續到,但引而不吐,吸氣時徐徐緩和,綿綿若存,和一般練功者練習站樁功時『氣沉丹田』有天壤之別。若以為『丹田』是練功者的溫熱等感覺,實乃管窺蠡測,筆者寧可闕疑,不予苟同。至於丹田的位置,或在臍中、或在臍下1寸至3寸。原因是古人將丹田當做一個點(即穴位)看待,若當做經絡系統中一個器官看待,當有一定範圍,便可解釋得通了。

再看作者對『氣』的解釋。文中說:有人認為人身上有『氣脈』,如『任督』二脈,也有人認為是人的『精華』在身體運行等。眾所周知,黃帝【內經】即已對人體的十二經脈奇經八脈有了系統的闡述,【內經】是中國中醫學的經典著作,練習氣功者對經絡學也不可不知,氣功的點穴術更是以氣血流注的原理為根據的。而作者以『有人認為』,似乎是道聽途說,似乎是有點小看這一學說了。【·經脈】上說:『經脈者,所以決死生,醫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其作用可謂大矣。由於作者忽視了經脈及經氣的特殊性,遂將『氣沉丹田』之氣,和肺呼吸之氣以及運行於身體其它部位的『氣』不加區分,以肺呼吸之氣只能在肺部運行,不能到達腹部及其它部位,從而否定其餘二氣的存在。那麼,作者所否定的,何止『氣沉丹田』一說,經絡學說也將不被承認了。反之,若經絡之氣等同於呼吸之氣,那麼人體豈不同於充氣輪胎,有何功力可言。況且,呼吸之氣在肺部的新陳代謝,也涉及動脈、靜脈及紅血球等組織與細胞,其間還有一個複雜的過程;『氣沉丹田』之氣,在丹田中的變化及向人體的其它部位傳輸的過程中,所發生的變化當不減於肺呼吸之複雜。若不深探其究竟,又怎能輕下結論。

前面已經說過,『氣沉丹田』,乃是練功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深層的功夫。初學者對丹田的理解可能限於感覺,但這種感覺是不是像作者所說的是一種神經感覺呢?誠然,人的神經系統遍佈全身,『氣沉丹田』不會沒有感覺。但感覺是一回事,而『氣沉丹田』的過程才是本質的東西。氣功修煉的目的在強身健體、祛病延年以及各種功力所達到的境界。若止於感覺,效果從何而得。當然,『氣沉丹田』離不開呼吸。氣功之呼吸,在促進肺呼吸的同時,更有胎息者在,決不可與肺的呼吸混同,確是筆者的一點真切體會。

筆者雖然維護『氣沉丹田』這一氣功經典理論,但並不盲目迷信『內丹』有使人長生不死的功能,只信其有祛病延年的功效。以上所言,非針對【新解】一文而發,也無以一一辯明,姑說之,且聽之。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