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603|回覆: 0

[大成拳(意拳)] 意拳明家王繼祥禪法談養生樁

[複製鏈接]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07-6-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養生樁也很簡單,是入門的東西,是薌老結合心意(行意)樁法、、少林立禪功所創,但就是這個樁法,當年治好了我多年的疾病,也是功力大增,受益良多。我就先就從禪法角度簡單說說當年所練的感覺與體會。

我所學養生樁樁功從禪法(心法)角度看有四個階段,即初禪、二禪、三禪及四禪。現只想結合自己修煉過程,談談初禪階段感受,其他階段,不敢妄談。

在初禪階段,功法上大體有四五個階段,或四五個層次。第一層次為『粗住』,第二層次為『細住』,第三層次為『欲界定』,第四為『未到地定』,第五為『色定 『。我的感覺,第一層次最難達到,尤其站中低樁,我學功時站的是略低於高樁的中樁,因有機緣,有幸衝過這一關。第一層次要求身體端正、收心、放鬆、調和氣息、心神不散亂,逐漸虛凝 、舒適得力。這是初入定最初發相,名『粗住』。這是一個痛苦過程,不說收心入靜,只是要達到舒適得力,就比較困難。許多人常常站20-30分鐘因忍受不了腿部酸痛而放棄,沒有衝過假疲勞關。在此階段以前,我感覺最好的心法就是堅持,只管按老師要求去站,不要看書、找秘訣,看也沒用,懂也是似是而非。只有衝過疲勞關,達到舒適得力,感到即使站更長時間也不覺酸痛才能初步得到站樁樂趣。當達到這一階段後,繼續訓練,逐漸既能進入第二階段『細住』,即心澄靜安穩、外不緣內,內不緣外,心俞凝俞細,頭部非常通暢,身體自然端直,有如有物扶持自己身體,心十分收斂,集中於一境而不散亂,也不昏沉,繼之出現澄靜狀態。若住於定,便不疲倦,身體也沒有痛苦,極為輕鬆,名為『好持法』,若是練功不當,身心用力,極易出現不自在,四肢疼痛麻痹、頸部堅凝,名為『惡持法』。到了樁功第二階段,就能得到樁功的甜蜜境界了。此時身體感受是十分強烈的,在中被稱為氣感。氣感一般先由手上身,當手臂有氣感,就覺得手臂不論抬多高,多長時間都似乎有物托着不覺累。身體有氣感後,身體覺得會被空氣粘住的真實感受,周身被大氣包裹,舒適無比,一下子站2個鐘頭也不覺累。氣感一出,如身體有病的人,一般的病會自然痊癒,初步出現身體的自然觸覺反應,有初步自然抗打能力(這是親身體驗),但據說重病者此時可能要有疾病反應,有反覆。此時師傅要求我對氣感要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不執着。執着容易走向『惡持法』。因此時人處於放鬆的心境是無欲無求的,樁功中的各種樁態,只是練功途中美景,不可留住於此。

當進入『好持法』樁態,繼續鍛煉,加以時日(因人而異)即可進入第三層次,此時心地豁然開朗,而有靈靜感覺,反觀自身有如雲影一般,不能看出自身輪廓,有極爽快心情,但尚未忘卻身心,這便是初禪前的第三層次,名為『欲界定』。

在此層次基礎上,繼續練功,加以時日(因人而異,我大約經過了一個月),便可到達第四層次,即『未到地定』,此時,心境茫茫漫漫,沒有邊際,身心泯泯虛豁,忽失欲界之身。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自己獨在天地之外,非常空明靈淨安穩。此時也常有趣聞,如記得在鞍山一次站樁時,可能手部沒充分放鬆吧,只孤零零感到兩隻手飄在空中,人如融化空中一般,很有意思。

進入此層次,再經一日或成年累月(我大約是經3個月左右),就可進入第五層次,到『色定』階段,,接近初禪。開始出現各種:『觸』。其實就『觸』而言,在有氣感後就有『麻熱脹三觸,但還不算真正的『觸』,只有到了第五層次據心法所言,可有八觸十功德,但我只感受到其中一部分,沒有都感受到,但感受到在八觸十功德之外還有許多『觸』。此時感覺氣象萬千,難以筆墨形容。按心法,有動、癢、涼、暖、輕、重、澀、滑八觸。其感受一般舒適為正,難忍難受為邪,具體不再詳述。八觸之外復有八觸,猗、冷、熱、浮、沉、堅、軟,與前八觸合為十六觸。我沒都感受到,但還感到有『大觸』,身如巨人,霧觸:身如霧化;小觸等。伴隨八觸,每一觸都有十功德,即: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相應。十六觸共160功德。其中『空』心地全空,逍遙而不感覺障礙為正,全無知覺為邪,『明』似……….,等等。對這些感覺,我感到時有時無,似是而非,感觸不深,此時寫信請教師傅,師傅一再強調:各種感覺,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不執着甜蜜與美景,切忌流於虛幻而走向神秘、要切實。

據心法,再後,即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禪之後還有五個境界,即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滅盡一切想與受處。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心法,不同的感受、情況有不同的調節法,需因人因當時情況而指導,在『語人以規矩』的基礎上是一法不立,無法不容。

上面是從心法上講,從練法上講:比如:老師讓你站抱球樁,抱球是假借,但必須是假借真練,待你真的把球抱住之後(有真實的意感),才會叫你體會球得彈性、風中抱球、不把球壓扁,又不讓球吹走,外力與風浪向球撲來時怎麼使球不被沖走、壓爆……..最後還要把這些『有意求』的丟掉,體會有意與無意間的、似有似無間的感覺。一個抱球樁,就可以體驗一輩子,練一輩子,就可以讓你懂得鬆緊緊松勿過正,虛虛實實得中平,而且不是表面懂,是知行合一。但如果你沒練,你球還沒有抱住,告訴你後面的你怎麼懂?如果練了又怎會得到意拳函授、圖書空洞的結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