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44|回覆: 1

[大成拳(意拳)] 論大成拳之三大錯誤及糾正方法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07-5-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該文標目的刺激性.以及由此可能使相當一些人感到的不快,都曾讓編者很躊躇了一陣。斟酌再三,冒着挨罵的危險,決定還是原樣刊出。本文作者系王薌齋辮子孔慶海先生之傳人,現職業從事拳術的研究與教學。文內涉及問題,均是目前很多習練者所關心的,而其觀點.顯然異於通常之論。因作者是此拳中人,所言多從自己拳術實踐而出,故較之以前不少局外者的走馬觀花、隔靴搔癢要真切。不過,在拳學研究中,現象雖然真實,結論卻未必準確的情況常有,馮君之觀點是否確礎,相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爭論與研討將是有益的,但提倡說理明理,富之有物,反對惡語相向,張口罵人,當然也拒絕那種『說了你也不懂』的故作高深。

作為本文的第一讀者,編者綜合了一些初習者的疑問,插排在正文的各段之後。所提問題恐怕不值行家一曬,但又確是人們心中所疑,誠望有識諸君念眾生求拳之辛苦,拔冗明示。——編者

為了事業的健康發展,筆者推出此文與廣大讀者,特別是大成拳門人共同探討,以期使大成拳學更加完善、系統和科學。

本人通過多年對大成拳學習、鍛煉、探索與研究,發現大成拳中有很多不足和錯誤,其中有心理方面的,有生理方面的,有理論方面的,也有教學方法方面的等等,在此不能用一篇文章全部解釋清楚。現將對練習者影響深、危害大的三大錯誤列出,供同道參考。

第一,在傳統拳論中,對頭的作用看得特別重要,要求『頭頂懸』,並有『低頭貓腰、學藝不高』之說。因只有『頭頂懸』,在行拳時精神才能飽滿,周身才能輕靈。而大成拳以及絕大多數的拳種都認為『頭頂懸』就是百會上領。王薌齋老先生在樁功與四形中談第二層境界時,認為大石壓頂之感乃項直頂豎之功,其實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我們知道,百會下面緊貼着大腦,如果以百會為力點,勢必要以下頜內收且上頂的力量來完成百會穴的上領。通過運動生物力學分析,下頜的上頂之力正好穿過大腦,經常練功,勢必造成大腦經常受到力的向上衝擊,使大腦上部受壓好像有大石壓頂之感。凡出現過這 種感覺的人都知道此感覺很不舒服。本人出現時有一種說不出的壓感和莫明其妙的煩躁感。特別是發力時,衝擊大腦的力量更大,造成頭暈腦脹,時間久了對大腦的危害極大。我的師父孔先生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他身為一代武學大師,在晚年卻得了腦膿腫,這也是最後去世的主要原因之一。

既然百會上領有如此大的危害,那麼如何做才能既保證『頭頂懸』而又不損害身體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用枕骨處上領,也就是內功經中所說『上提玉樓,提玉樓者。耳後高骨也』。讀者不妨一試,只要此處一領,頭頂自懸,大腦不受力,非常清醒且精神飽滿,並且下頜自收有藏喉之功,感覺身體輕靈,步法驕健。

提問:從上文看,作者不反對『頭頂懸』,反對的是以『百會為力點』做『頭頂懸』。那麼,王薌齋先生認為『大石壓頂之感乃項直頂豎之功』說的就是『以百會為力點』做『頭頂懸』麼?如果是,希望能進一步提供王薌齋的有關言行加以證明。

第二,發聲可以稱為大成拳的絕學,由於這種獨特的聲由內轉功夫,發聲時氣不外出,不但能直接震撼對手,更重要的是對提高功力很有幫助。正是由於這種技擊上的優勢,才造成養生上的極大錯誤。

我們知道,由於發聲時氣不外出,造成胸腔內的壓力明顯增強,使心臟所受的壓力明顯加大,久而久之,必將對心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我的師父孔先生就是直接死於聲、力並發引起的心臟病;王選傑先生的去世不能不說與經常的發聲發力對心臟的損害有直接的關係。

發聲既能增加功力,又對心臟有損害.那麼我們如何來對待發聲呢?其實這是一個怎樣掌握髮聲『度』的問題。我認為有三條路可走:一是在學習階段練習發聲,掌握後平時少發聲甚至不發聲;二是年輕時練習發聲,到一定年齡,特別是進入老年時要少發聲甚至不發聲;三是改變發聲的字音,使之變成聲氣並認,減小胸腔對心臟的壓力,如發中『哼哈嗨』等聲音。總之,我們練武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健身,不能為了過分追求技擊上的功力,而造成對身體上的傷害。力很有幫助且在技擊上具有優勢,但若練武的目的是為了健身,則使用這種方法就是錯誤。現在問題是,如果有人在一段時間內,習武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技擊水平(如備戰拳王爭霸賽),這種訓練是對還是錯呢?文中提到了『度』的掌握,但人們因為所做事情目的不同,度的標準是否也會不同呢?馮先生改進了發聲訓練,這種改進,是在糾正大成拳技擊理論的錯誤,還是僅僅在糾正大成拳養生練習中的錯誤?

第三,大成拳有些地方違背了人的正常的生理與心理,造成了教學程序及教學方法上的錯誤。下面就以本人為例來分析說明。 

絕大多數練武者都知道,大成拳的七步功法也叫七竅法門是:站樁、試力、摩擦步、發力、發聲、推手及實作。我雖然有不錯的武學基礎,可在初學大成拳站樁、試力、摩擦步時,還是感到很難理解。如站樁是站什麼的怎樣站?試力的作用如何怎樣試?摩擦步是幹什麼的怎樣走等等。還有『形松意緊』,『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等,很難做到,只能按師父的要求去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通過長期的艱苦努力,以及師父的言傳身教和師兄弟之間的交流切磋,才逐漸明白其中的道理,掌握其方法。並且在學習過程中,我還發現師父另外教一部分人練習拳擊、散打等內容。問其故,師父解釋說:『大成拳可說是集傳統武學之大成,是中華至高無上的學問,它的門檻很高,不是一般習武者能進得來的,與其讓他們學習層次高理解不了沒有用的東西,不如讓他們學習一些層次低好理解多少有點用的東西。』我聽後啞然。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7-5-16 00:21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大成拳之三大錯誤及糾正方法

我通過多年艱苦的學習、鍛煉、交流、探索與研究,掌握了大成拳理論並功夫上身後,返回頭來去看看自己所走的路,簡直就是一條崎嶇的山路。

仔細分析其原因:第一由於違背了人的正常的心理,造成了練功程序上的錯誤。我們知道,武術的精髓在於搏擊,而搏擊的核心是發力,可以說武術中所有功法都是圍繞這個核心進行的。而大成拳卻恰恰違背了這一原則。在七竅法門中,由於把站樁、試力、摩擦步排在發力之前,在學習和訓練時不知是幹什麼的,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就很難理解,也很難做到。既使最後練出來了,也是糊裏糊塗被動找出來的,必然走很多彎路。

第二由於當時科學還不夠昌明,對人體生理方面的科學還知之甚少,在教學時違背生理,必然造成教學方法上的諸多錯誤。如:教學前的準備活動、結束後的整理活動、沒有疲勞就沒有訓練、沒有休息就沒有訓練、運動的強度、運動的周期、運動技能形成的階段、條件反射的形成、運動內容的合理搭配,以及運動與飲食的關係等等方面的錯誤,使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教學周期延長。

由於以上原因,使所有學大成拳的人都走了不少彎路,不僅在經濟上受到很大損失,最重要的是白白浪費的青春將一去不復返;還使一部分想學習大成拳的人被拒之門外,這實在是可惜可嘆。

既然大成拳在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上存在諸多錯誤,那麼該如何糾正呢?本人在長期教學過程中,經過反覆探討,並在學員中.反覆實踐驗證,創造出了一套科學的訓練程序和教學方法,暫名為『平衡通徑法』。此法將直指大成拳乃至整個武學的根本和核心,能很好的符合人的心理與生理,不僅使學員很快摸到要領,還將極大縮短訓練時間。此法的出現必將造福大成拳愛好者乃至整個武林,現正向外全面推廣。

提問:上文認為大成拳的七步功法,其教學程序違背了人的正常生理與心理。那麼人們在追求搏擊的核心——發力時,其正常的生理與心理應該是怎樣的呢?七步功法相互之間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它們在大成拳整個訓練過程中各自處在什麼位置,何以將發力排在站樁、試力、摩擦步之前,習練者生理、心理就正常,就可以知道在幹什麼了呢?王薌齋所傳之大成拳,所謂的七步動法,是對訓練內容的概括歸納還是對訓練程序的嚴格規定?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