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489|回覆: 0

[大成拳(意拳)] 淺談渾圓樁功的養與煉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5-12-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渾圓功是意拳第三代傳人王安平在王薌齋的意拳()基礎上吸收各家原理發展而成的。在武學上,我們對外僅用『意拳(大成拳)』的名字,但其實本拳法就是從氣功入手,所以從整體上看,稱為『功』是貼切的。反過來,學習渾圓功可以有多種追求目標,有武功方面的,有氣功方面的。

聽說過我練意拳的朋友大多會善意地叫我當心點,不要走火入魔,不要搞成****。對於第一個問題,下文中可以找到答案——意拳練習是很符合人體科學的;對於第二個問題,的確讓我不是很高興,但坦率地講,意拳或渾圓功與****這樣的邪教毫無相似之處。有的人知道****在國外是被看作『』受到保護的,而意拳(大成拳)在國外和一樣,被當成是一種拳法。在國內,渾圓功是個新生事物,不到20年,又由於文化底蘊的區別,它到了國外也很難朝『宗教』方向發展。未來不可知,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把中華基本原理公開的意拳或渾圓功的傳人,原本就是為了破除迷信,變盲目運動為合理運動,不會容忍有人『掛羊頭,賣狗肉』的。

總的來說,修煉王安平先生的渾圓武功,大至可分為四個階段:一是復原本體健康的養生治病階段;二是健康後的能量積累階段;三是轉換能量並引發體外階段;四是能量的體外運用階段,即以推手形式檢驗雙方在有條件、有接觸情況下力的運用程度,以散手形式檢驗雙方在無條件、不接觸下力的運用水平,即自由搏擊。這四個階段不是各自獨立、截然分開的四個時期,而是隨着進境不斷增添內容直至形成完整修煉體系的過程。作為整體的基礎並貫穿修煉始終的便是渾圓樁功的養與練了。如果掌握不住這二者的要領和擺不正二者間的關係,都不易走上正軌。本文就此闡述一下個人意見。

渾圓功的養與練有具體獨特的內容和方法。這裏的養並不是什麼都不干的休養,練呢?也不是以力增力的消耗型體力鍛煉,而是同一站樁在不同時期於外形內意上的適當調整,增加修煉補充的容量,使體內發生量變乃至質變。這一步至關重要,很多人多年站不出功夫,大都缺少這一『練』的提高環節,而始終停留在養生階段。

關於養生樁的練法,各種渾圓功、意拳的專著和見刊文章都有詳述,而且站樁者大都有所了解,除了非面指不明外,這裏強調一下個人認為應注意的幾個修煉要點。

一是為了清除體內廢雜物質及淨化氣血和肢體。不論身體強弱,站樁入手都從利於松靜的適中間架開始。為了達到一定的練功時間,初學者可學會坐、臥和針對性動功,來補充初期站樁時間的不足。

二是關於內視。不要追求功感,意念淡淡的,既不要忘記,也不要強想,『勿忘勿助』。當體內起變化時自然會出現功感。

三是假借。為了減少疲勞利於入靜,不妨假借自己站在溫暖的水中,全身輕輕地浮着,既不上也不下,不偏不倚,極為舒適自然。日久可細微到水的阻力、浮力、地面支撐力自己都清清楚楚。

四是調整。每天不要硬性規定練功的時間和內容,可隨身體狀況的不同作靈活的安排。當站樁疲乏難耐時,功感大失,說明體內消耗大於補充,應改變為坐、臥式,以減少骨骼支撐的強度,讓身體更充分地休養,疲勞消失後再站。總之,要靈活、漸進地延長練功時間,不要超出身體的負擔能力。

五是站樁前後的按摩、拍打。可起到震盪、激活全身氣血和疏通全身的作用,利於往體內充氣而以意領氣漸通三層功夫(即皮下肌肉通、五臟六腑通、骨骼骨髓通)。

六是關於練功治病。對於頑疾在身者,能否靠站樁治好病要考慮到體內是否有復原的物質基礎、練功方法的正確程度、時間精力上的保障及物質條件等。萬不可只練功不治療,要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增加康復的可能性。

那麼,以養為主的站樁站多長時間算『入門』了?何時可增加『練』的內容呢?筆者認為,每次站樁,在大多數情況下功感明顯、舒適,站樁後精力充沛,功感(即氣感)可引遍全身大部分甚至全身,站樁有快感而無壓力感,只要一靜就進入狀態,每次一般都可形體不動、思想不動地站二、三個小時,可謂入門。至於要多長時間,一般年輕體壯,刻苦且方法正確,隨師練功半月左右即可進入,而年老體弱、長年病號、經絡不敏感的,雖然一周左右有明顯感覺,如想氣遍全身,沒有一、二年是不行的,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當然也有個別各方麵條件都好的,當天即達氣遍全身。筆者所教的上海交大學生顧磊,首次站樁即靜達三小時,當天氣就引遍全身,說明什麼事都有特殊性,不具有普遍的意義。

如果從健康第一的目的出發,我認為當站樁達人體百病消失、精力充沛且初步出現抗擊打時,方可增加站樁『練』的內容。具體方法是,把原來養生樁的陽面(背面)輕輕地外撐均衡,連成牽一髮動全身的整體,然後整體地、慢慢地上下放長、四肢外撐放大而不回勁。這不同於單純靠兩臂把樁放大或縮小,而是如氣球一樣整體地放大或縮小,即一松俱松,一緊俱緊,這樣讓體內『擴』出空間來,以便氣血更快地運行而往體內充氣。當然,這種『練』要維持一定時間,掌握恰當的火候,當覺得心臟跳動失於常態、不能再堅持時,再把『放』出去的收回來,松松靜靜地養着。在意感上,要在內視的基礎上加上新的假借,由於陰松陽緊,自己內舒適而外得力,表現於整體上如彈簧一樣蓄勢待發,尤其雙腿各關節都含有曲而待發的彈性,而不是虛實不分的『死樁』,此即王薌齋先生所謂的『蓄力如弓滿』之意。如此養足了練,練累了養,最大限度地養精蓄銳,體內能量便會等量上升。以上限於篇幅,只能略述『練』的粗跡,如無面授亦難於掌握。

關於養與練的關係,內家拳向來強調三分養、七分練,真實的比例要看修煉者的實際情況而有增減的。如果以養生為目的,不妨完全以養為主,輕輕鬆鬆地站、坐、臥,並選練一種適合自己的動功即可。如果以畢生追求武學精華為目的,就要在養生樁徹底過關(即氣通臟腑)基礎上加入『練』的內容。要知道,練是為了更充分的養,如果裏面養不實,反會越練越空,所以就渾圓武功而言,有什麼樣的健康程度就有什麼樣的武功,功夫高低是健康程度的外在表現。至於練功中的養、練比例,除取決於修煉者的進境外,尚影響於生活條件和業餘的剩餘精力。如果營養跟得上,身心高度健康,練的比例可適當增大,以不過分疲勞且易於恢復為度;如果是業餘的,主要精力用於學習、工作,且營養一般,可增大養的比例;對於長期從事超負荷體力勞動者,營養又不理想,不妨以十分養為主,多配合坐、臥功法,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延長勞動時間為目的。可以片面地理解技擊能力是蓄養精力的多餘積累,如果精力入不敷出,適當學習一下技擊功法無大妨害,如刻苦深究勢必影響健康。萬不可為了追求武功,使本來就疲乏或有病的身體得不到休養,再去鍛煉消耗,這樣不但不出功,反而會練壞身體。古人所強調的『窮文富武』,說白了,也是重視物質基礎。

總之,作為一個練功者首先要明理,要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練功,想達到什麼目的,怎樣才能達到?在了解自身主客觀具體情況下,有的放矢地安排日常的練功內容和時間,該養呢,還是該練?該動呢還是該靜?不斷在實踐中修正自己的修煉內容和方法使自己最大限度地受益,道理似乎好理解,其實如無師授及長期實踐,想真正掌握養與練得要領並擺正二者的關係,顯非易事。因此以上所述,僅供參考而已。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