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046|回覆: 1

[大成拳(意拳)] 也談大成拳問疑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07-6-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做爲業餘愛好者,很高興看到李紫劍先生對大成拳提出諸多問疑。對拳術提出問難,以求明理與精進,正是薌齋老人一貫提倡的精神。李先生的問難,確實也反應了目前大成拳傳播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儘管這些問題,在大成拳高明人士看來,大都是因爲修煉大成拳不得法,或對大成拳及拳理了解不多而產生的,根本不值得一答,但我們還是希望大成拳名家或權威人士,就這些問題一一作出分析與評論。事實上,從李先生提問之中也能感到,李先生對一些問題也並非沒有自己的答案與看法,有些問題也並非不明白,而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故意針對目前大成拳傳播中存在的一些流弊發問,以引起大成拳初學者、愛好者與傳播者的注意,這也有利於大成拳的普及與提高,其良苦用心作爲大成拳門人,應該感謝才對。事實上,學問就是有學有問,有問有疑,進而才有研究與討論,達到明理與精進,在此基礎上才能有進一步的發展與創新。薌齋老人生前提倡廢除師徒制,其良苦用心也是鼓勵後學能與師尊以平等的身份對拳學盡力問難,展開討論,以求拳學一代更比一代強的不斷創新與發展。這是符合科學精神和科學發展規律的。薌齋老人生前針對當時流行的在普及中存在的諸多流弊,提出存疑和問難,其意 也是如此。誠如先生針對記者提出是否對太極拳批評太過時所言,就是因爲看到通常的太極拳傳播中,雖然存在問題較多,從一般的傳習方式與方法看,層次也不高,但太極拳界明理之士也多,且薌齋老人與一些太極嫡傳大師有較深交往,認爲自己的問難有利於太極拳的發展,太極拳修煉有成者看了先生的發問會心領神會、啞然失笑 才盡力問難的,否則不予論矣。(註:參見薌齋先生再答實報記者問,其大意如此,我從未見到薌齋先生評論太極拳屁也不是。李先生可能沒有看到薌齋老人答記者問的全文,才有此看法。我看到的答記者問是內部手抄本)

李先生的文章看,所提問題很多,涉及大成拳的方方面面,對於李先生的提問答疑,除了希望能有大成拳名家放下架子,作出詳細的分析與評論外,也想就自己理解談幾點看法。

1、從【意拳正軌】到【大成拳論】,其區別與發展已經有人做了簡要的回答,事實上,在【王薌齋專集選】中,姚宗勛先生在【意拳正軌】一文後所做的附記及王玉芳女士在【武魂】上曾發表的『從意拳到大成拳』等論述中均可尋其脈絡。由於這一發展歷史對後學理解大成拳具有重要意義,要說明這一問題也不是幾句簡答就能說清楚的,爲避免後學在學練大成拳時再出現理解錯誤,在練功程序出現問題,建議請大成拳權威撰寫專文論述這一問題。

2、關於大成拳出自,在得形意拳真傳後又有發展,在發展的基礎上又從拳學角度做了獨創性的探索,建立了全新的拳學體系,才形成了現今大成拳的理論體系,這已經是不爭的歷史事實。有關這方面的歷史問題,應由史學家去研究,與拳學無關的內容可不必再爭,也沒有意義。

3、關於大成拳的『形不破體,力不出尖』『力生於骨』『筋長力大』『無節不鈍角』以及樁架內部調整法,各種力的用法等問題,是大成拳練習中的力學方法,也不是簡單的概括性解答就能說清的。(此外,拳學理論只是對拳術進行的概括和描述,對這一通常的描述不能鑽牛角尖,如李先生關於『無節不鈍角』的問疑)。對於大成拳練習中的具體力學方法,需要大成拳家效法薌齋老人,打破拳術的私密性,將拳術的具體方法講出來,並結合現代科學加以分析研究,這有利於大成拳的發展。據我所知僅由王玉芳整理,由薌齋老人口授的【大成拳要點】(手抄本,也可能有其他名稱)一文中,關於大成拳的具體練法講述就很多,其中總則講了6條,樁法調整講了14個要點,技擊中的發力及用法原則有10種,練習的拳式由10多種(名稱),體會試力方法5種,發力及實做要點10多種,具體力量的練法、用法有28種等。如果必要,建議應由薌齋師祖後人將此文整理發表,這對人們理解李先生在【武魂】11期中所提的13、14、15、16、18、20等問疑大有幫助。

4、關於大成拳習之甜蜜,以自己的體會,如果習之得法,用意貫通全身後確實如此。如果僅以養生而論,則不僅僅是甜蜜,更是妙不可言。但甜蜜是結果,『汗水透履』是過程,如果習之有得,則有時在汗水透履時也是甜蜜的。具體而言,樁功初練是要衝過假疲勞關,此時確實酸痛難忍,樁感也時有時無,但過了這一關,則有豁然開朗、別有洞天之感。尤其養生樁,正如薌老所言,是休息中的運動,運動中的休息,即使做了強體力勞動後,身體疲乏,通過站養生樁,放鬆入靜,亦可使疲勞消除,全身有渾圓貫通感,身體有漂浮感。關於養生樁甜蜜境界的論述,原點先生曾在【武魂】1991年4期發表的『大成拳養生樁及禪定法(註:大成拳樁功與佛家立禪功也有較深淵源,薌齋先生亦有別名王宇僧)』一文中有非常詳細的描述,【武魂】可再重複發表此文,供大家參閱。此外,王安平先生對樁功的造詣也較深,在【修真心語】中論述也有獨到的體會與發明。需要指出的是,正是因爲修煉大成拳有諸多甜蜜及妙不可言的感覺,與修禪參定的感覺類似,故也易流於虛幻,易生神秘,如果執著於此,容易走向神秘。這也是一些大成拳家走向神壇的一個原因吧。對此,薌老生前曾多次苦口婆心提醒後學注意,切勿執著於此,大成拳論中也專門就解除神秘作了論述。

5、關於以招破招問題,拳學套路問題,少林、武當、太極、散打等比較研究問題,不僅需要大成拳家專題研究,也希望其他各門各派,本著薌老提倡的,只求是與非,不論門與派,不論內家與外家,拋卻門戶之見,拋卻勝負觀共同來進行深入的比較研究與實踐,這種科學求實的精神是薌老生前極力提倡的。當時由於處於舊的時代所限,薌老倡導的精神響應的不多。即使薌老登報倡導共同研究拳學,歡迎方家前來切磋實踐、共同探討,但京城拳學名家也來者也不多。現在門戶之見、勝負顧慮、聲名所累,也極大地束縛了武林中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影響了中國武術的發展。中國出現無數個一生不敗的武神仙並不表示中國武術的光榮,阿里一生多次的失敗也並不影響其一生的英名,我真心希望在走向21世紀的科學昌明的時代,中國武術界能倡導薌老幾十年前倡導的求真求實精神,共同探討中國武術真諦。尤其是各派名家,如軌跡拳李紫劍先生、先天太極陳太平先生、自然門杜飛虎先生、大成拳崔瑞彬先生、王選傑先生、王安平先生、孫式太極掌門等等拳界名家,大家如能抱著共同目標,走到一起,切磋交流,研究比較,這比一般的拳界人士的交流或年輕的拳學愛好者的互相學習,更能促進中國武術的發展,更便於求真求實,因爲他們對本門的拳學造詣都達到了很高水平,其交流能使中國武術在更高層次上求得發展。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7-6-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也談大成拳問疑

6、關於招法與拳式,據我理解,薌老也並不是機械地否定。認真讀大成拳論之人,均可看出薌老雖然否定了機械性的套路與招法,但卻留下了套路招法的神髓與原理原則,正如薌老所言,原理原則方爲法,非這一拳哪一腿才是方法。況且薌老所講大成拳『一法不立,無法不容』,通俗的理解就是『不受一法一式的局限,方可無法不容,包容萬法』,到作拳時該用什麼方法,就用什麼方法。至於演練時,按薌老所說,應以形(招法、拳式、單操手法)會意(體會用法、拳意、是否符合力學原理與生理衛生等),以意(感應、意念)象形(自然找出『形』的表現形式,即以意自然帶出形式、招法),形隨意轉(拳式招法隨『意』自然轉換,不局限,不束縛,只求得力順當合規矩),意自形生(由招法及拳式自然產生拳意、體會、感覺、及用法)............等等。即使在大成拳論自衛一章中,薌老也談了裹打、踐打、截打、堵打等等數十種打法,指出這些方法雖然是局部方法,但對一般人來講如不經過實地練習,也不易得,但對絕頂聰明之人,則認爲可不必習此。這說明薌老否定的拳套方法只是哪些沒有拳意,一招一式不得均衡的,沒有拳術意義的拳套操。也說明薌老傳授拳學因人而異,對絕頂聰明人則直奔拳學正軌,對一般理解力不夠的也從一招一式的打法練起。

薌老認爲大成拳傳授因人而異是符合規律的。對有些初學者和理解力差的人,首先通過拳式招法練習,易於入門,便於傳播和普及,正如渡河先要上船,過了河後要棄船上岸一樣的道理。對絕頂聰明者,大智慧者,悟性即爲渡河之船,即爲渡河之橋,亦即悟者自渡。此外對帶藝投師者,如習練其他拳術有成,亦可不必習此,這也是爲什麼修煉大成拳的初學者,常感到無入手之門,而許多帶藝投師者又較快入門的原因,可能也是選傑先生創大成拳若干法、若干腿,以便於大成拳傳播和推廣的本意吧。

7、關於大成拳後人發展與提高問題,確實問題不少,但成效也十分顯著。目前大成拳較之薌老時代得到了更廣泛傳播,得到了更多的武術人士的理解,並在許多方面得到了發展,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同樣,大成門人亦有許多出類拔萃者,修煉大成拳的武術人士獲的散手冠軍者或散手冠軍進一步修煉大成拳的也較多。許多大成拳家本身就是一些散手隊教練(如果必要,建議大成門人可作不完全統計),這並不象李先生所了解的那樣。

8、至於道新先生是否是薌老衣缽傳人,爲何薌老否定套路,而道新先生卻創心會掌等問題。需要說明的是首先道新先生自己就不認爲是大成拳衣缽傳人,道新之所以認薌老爲義父,也是道新先生不能作薌老的名義徒弟而安排的。此外道新與薌老在拳學上曾有不同見解,從研究學術方面來看,這也是非常正常的。道新是張占魁先生的衣缽傳人,是薌老在意拳初創期,由由薌老師兄張占魁先生推薦,從薌老深造,學習初創的意拳,是薌老初期意拳親傳弟子,但道新先生只是在意拳初創時期追隨薌老幾年,與其他弟子不同,沒有追隨薌老到到意拳成熟期(友人贈大成拳時期)。關於道新爲何創心會掌,此外道新先生所創心會掌爲什麼沒有把意拳作爲來源之一等歷史事實,記得道新先生的弟子在武魂上就心會掌創始所寫文章中已經有詳細說明,並於當時就有關問題與一些大成拳弟子有過討論。有興趣者可查閱前幾年的武魂。也曾依稀記得,道新一師友曾在一武術雜誌撰文,說明在上海期間,道新因家中變故,在從學薌老未成就想唐突辭別薌老,曾受薌老訓斥,並指出其所學未能貫通全身,將來其身體,尤其大腦將受其害(後果如此)。由於學術見解不同,有一段時間道新與薌老過從不密,後姚宗勛先生拜會師兄道新先生後雙方又和好如初,並約定對過去之事不再提及,此事在道新先生的弟子所寫的關於心會掌創始文章及與意拳門人討論文章中有記載。關於這些問題與拳術無關,今後可不必糾纏於此。

總之,從大成拳發展角度,我們不希望僅作簡要的一對一的概括性答覆,這不符合李先生本意,也對一些想了解大成拳的人幫助不大。只有聘請大成拳界權威就一些問題撰專論撰文詳加闡述,方有利於後學,也有利於大成拳傳播。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