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31|回復: 0

[国学与管理] 张欣之:从马谡的悲剧看领导直觉作用人才的悲剧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4-9-26 01: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如果把领导的直觉作为用人的主要依据,肯定会造成用人唯亲、打击异己的事情发生。


提到马谡,所有人都会认同是一个悲剧人物,其悲剧有二:一是自己名不副实,刚愎自用失街亭赔上性命;二是诸葛亮不听当年刘备建议而关键时候用人不当,自毁建功立业的良机。但马谡的悲剧仅在于此吗?不是的。


既然诸葛亮都会犯错误,那包括马谡在内的所有人都会犯错误也不稀奇。而且马谡得到重用也确实是有才能,比如诸葛亮在七擒孟获中正是用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将为下”的计策,才取得了巨大成功。人们叹息的是,刘备临终前对马谡作出了“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定论,诸葛亮不听其忠告,终于在失街亭后,有了“痛苦的领悟”。同时对于后世后人,此故事又成为了在管理中人力资源方面识人用人的精彩案例。


史书中没有记载刘备“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评价的依据,相信肯定是领导的“第六感”。由此可见此种因领导评价而决定用人导向的操作根本不具有可复制性。还是回到刘备当年的白帝托孤,他于西元222年八月被火烧连营打败退到白帝城,次年四月发病招来诸葛亮托孤,八个多月的时间中肯定进行了不少反思,连对马谡当时一个军前小参谋都有评价,相信同时对其他人都有评价。为什么只有对马谡的评价流传下来,很可能对别人的评价不准,或是没有应验。而且为什么诸葛亮不听从刘备建议重用马谡,这也可能是当时刘备对他人的评价都不准造成的。


笔者认为,如果还在试图把刘备对马谡的预见视为识人用人的典范,那才是马谡事件真正的悲剧。刘备式的领导的直觉本身就不一定靠谱,即使偶尔蒙对,也与领导者本人自身经历等相关,一点也不科学。如果把领导的直觉作为用人的主要依据,肯定会造成用人唯亲、打击异己的事情发生。而且当年刘备是“家天下”,他评价马谡还不会有什么私心,但今天为了使不用能人得到合理化的解释,领导心目中“马谡”肯定是越来越多了。


总之,刘备对马谡的预言在文学故事创作方面有着一些意义,但对用人实践没有任何价值,如果沉迷于此,那类似马谡事件的悲剧只能是不断重演。



来源: 深圳特区报网络版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