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67|回覆: 1

[建築知識] 用西式建築看華夏傳統建築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0-1-2 21: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上位建築
即建築生成的基礎。路易.康曾說:『一朵玫瑰成爲玫瑰的願望存在於種子存在之先。』在建築中是說建築先有存在的願望,然後存在。這個願望就是上位建築很生動的說明。張老師在『關注城市,淡化建築』文章重大抵說明了上位建築是做建築的第一步。是從大的方向去把握建築。
  空間 建築活動的最終目的。也即建築的本質。也就是說,我們做建築就是做空間。
  建構 建築的表現形式。是空間的載體。每一座建築最終多是以建構作爲表達。
  如果把一座建築比作一篇文章。那麼,寫他的動機,就是上位建築。文章表達的思想就是空間。而最終寫出來的文字,就等同於建構了。
  我以爲,這三點已經將建築概括得很精闢。所以,建築的定義可以這樣來下:建築是以上位建築爲基礎,建構爲表現形式的空間。
  中國傳統建築
  傳統建築,是先輩們積累下來的建築,在當時雖然沒有把建築作爲一門專門的學科來研究,但幾千年的歷史總不會白白的浪費掉。老祖宗用他們的智慧成功的創造了我們中國的傳統建築。
  我們還是用上面的三個方面來系統的論述一下中國傳統建築。
  1、傳統建築中的上位建築
  傳統的上位建築主要是從人的行爲,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去指導建築生成。當然,這些是自發的。也就是說是很樸素的理論。從人的需求出發
當建築作爲建築第一次生成的時候,他的形態是最自然的,也最能反映人真正的需求。
  傳統的住宅形勢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宅在古代,不論是官宅還是民宅。都是以屋和院的形式存在的。在屋裡,人完成吃喝拉撒睡等最基本的行爲。其餘的多數行爲,如聊天、曬太陽、溜達等都在院中完成。這樣的分法完全是從需求出發。因爲人們需要抵禦風寒,也需要陽光、空氣。這是一個很自然的宅的定位。
  然而,到了現代,宅這個東西明顯走了味,從西方引進了臥室,起居室等等的概念。這樣的住宅把電視作爲中心,好像人生下來就是爲了看電視,來了客人也要看電視。而陽光沒了,空氣沒了,我們的是外空間通通沒了。
  最可悲的是,我們學建築的人還在繼續這種無聊的遊戲,還在以電視來組織家居。廣大群眾認可的也是這種不人性的模式,而且互相攀比誰的起居是更大。
  都是看電視的空間,再大有什麼用!
  用人的需求來指導建築,這是我們這些作建築的學生最缺少的,也是必須認識到的。每天一邊談著以人爲本,一邊從書本上把漂亮的建築據爲己用的同學最該清醒一下。
  從社會形態出發
封建社會是我國曆時最長的社會形態,以是發展的最完善的社會形態。在封建時期的建築中,這一社會形態以深深植根其中,嚴密的等級制度,尊卑有序。在建築上有明顯的體現。所以,封建時期的建築反映封建時期的社會形態。
  再反映社會形態的同時,他也對社會形態起著反作用。打個比方,在四合院的建築中,長輩住在正房,小輩住在廂房,正房居中,廂房被置於兩側。男朴住在到座,女僕住在罩房,一個在原子的最前邊,一個在院子的最後邊。所以男的、女的相見的時候很少,年幼的也總是不敢往年長的人的屋裡去。自然而然,長又有序、男女有別的封建意識就被強化。
  作爲現代的學生,要學的當然不是讓現今的建築也做到等級森嚴,尊卑有序。但我們要知道,社會是一種關係,把握的是人與人的關係。建築除了反映人的需求,還要反映關係,因爲在建築中的不僅僅是個人,而是一個群體,各種群體。所以,我們在把握需求的時候,也必須去把握關係。而社會形態系統的就是人類關係學。所以,用社會形態來把握建築就顯得至關重要。
  從自然環境出發 中國傳統建築非常注意與環境的關係。
  首先,是建築適應環境。這在建築選址上有很好的表達:『最好北面有山嶺屏障阻擋寒風,最好門前南面平原、耕作招涼,最好水源順駐,最好遠景悅目、最好農地方屋終年都可以見到太陽。』當然,最初純樸的願望最終被扭曲爲風水。但這種對自然選折的重視,現今也很有指導意義。
  然後,就是建築反映環境。在園林里,任何一個亭子,樓閣。都不是隨便放置的,任何一個建築都是爲了使整體的環境增色,這樣的建築才是好的建築。
  從自然出發,然後又回到自然。這就是中國傳統建築的環境觀。
  但也不可否認,他們對環境理解的也很狹隘,他們所謂的環境永遠是一個小環境。他們沒有去從一個大的角度上去認識環境。當然,甚至沒有意識到應該從大的角度去認識環境。
  人生活環境之中。只要有人存在,就要有環境;同樣,沒有了環境,就不會有人。
  建築同樣也是環境,是人造的環境,人不能直接生活在自然環境之中,但又離不開自然環境。所以只有去把握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把握好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才能做出建築,做出好建築。
  社會形態是描寫人與人的關係。而自然環境同樣表明了一種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也就是說只要建築不會脫離人而存在,他就不會脫離環境而自己存在。好的建築總是要適應自然環境和反映自然環境的。
  另外說兩個問題
可以說,傳統的上位建築,由於是一種自發的建築活動,所以,有它反映需求的一面;但是有正因爲它的自發性,沒有人去研究系統的上位建築理論,所以,它的整體把握形非常差。也就是說在小範圍它可能很好,而一把範圍擴大,就會把握不了。
  另外,由於傳統的建築大部分都生活在封建社會中,而封建社會在中國過於長久,封建社會後期的社會形態本身就不適應生產力發展。所以,封建社會後期的社會形態的指導意義本身就失去了它的正確性。所以,社會形態對建築產生的歪曲影響。
  二、傳統建築中的空間
  中國的建築空間的特點主要有二:第一是空間的不定義性,第二就是空間的歷時性。
  混沌空間 說中國古建的空間是混沌空間很有道理,但混沌的不是空間的品質,是空間的定義。
  中國的傳統建築只營造空間而不定義功能。
  從大的類型上說無論是小到家宅,店鋪,還是大到寺廟,宮殿他們的單體建築都是一種模式。矩形的平面,柱網的建構。空間類型也都是一樣,
  再細到一個家庭的空間裡,這裡只有按等級分的正房、廂房、耳房、罩房。而不是按功能分的廚房,臥室。正房、廂房都有著一樣的空間品質,也都可以睡人或是用作書房等。
  這樣就是說,中國的傳統空間具有強的靈活性與適應性。
  一間房,可以是住宅里的也可以是寺廟裡的;一間房,可以做倉庫,也可睡人,也可以做書房;還是一間房,兒童可以在這裡作各種遊戲,可以引發出各種想像。
  一間房,一間不定義功能的房,反而我們會給她更多的功能,把空間利用得更充分更豐富,更有創造力。你在這樣的一間房裡,不會無所事事,不會一整天除了在臥室睡就是在起居室里看電視。
  並且,這樣的一間房也是最容易建造的一間房。矩形平面,柱網建構,只要有木材,有願意幫忙的鄰居就可以建構起來。
  所以,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混沌空間,既有著很好的適應性,與創造性,又很方便建造。是一種很成功的空間形態。
  四維空間 中國傳統建築重的另一個空間特點就是線性,與四維性。
  一本書上講空間分爲硬空間與軟空間,所謂硬空間他就是一個幾何意義上的空間。而軟空間就是一種經歷,一種空間經歷。也可以這樣說,硬空間是客觀存在的,而軟空間是爲了人而存在的。
  人的存在方式不是靜止的,所以軟空間也不是一個靜止的空間。他是一種經歷,一個序列空間。也許是說在純粹的空間中加入了時間的部分,這與就是四維空間
  園林空間就是典型的四維空間。
  在中國的園林里,空間的布置不是隨意的,任何一個景觀不是單純的景觀。他是整體中有機的一部分。
  當你走進任何一個好的園林,你就走進了一個匠師爲你安排好的流線中。對景,欲揚先抑等各種手法的運用,讓你在行進中不斷的感受空間給你帶來的享受。
  你會發現每一景觀,在不同的是建會有著不同的感受。
  同樣,宮殿、四合院你細心的體會也會發現。空間都是作爲一種序列、而存在的。人所留意到的不會是空間本身的界面,而是一種感受。
  總之
中國傳統建築的空間偏重於序列,單體大都是很簡單的,因爲作建築的認知道空間本身不是最神聖的,而是爲人服務的。建築不是目的,人的活動才是最終的目的。
  三、傳統建築中的建構
  建構是現在的中國建築與世界差的最大的部分,然而,在封建社會,中國的建構是很成功的。
  成功重要表現在建構的標準化,和對材料性質的掌握。而恰恰這又是現代中國建築最薄弱的地方。
  標準化 標準化是工業時代的產物,他已實現在各個領域上。然而建築的標準化只有中國真正的實現了。
  首先是構件的標準化,遠在宋代的【營造法式】中,提有了『材』的概念的提出。
  材是構件的標準,構件的基本尺度。當一個構件的數據被準確的標出時,那麼,這個構件的大小形態就定了型。於是,全國上下都可按照這個規範來營造。
  這樣,最直接的好處便是營造速度的提高,也就是說,在同時期,中國要建造同西方一樣等級的建築要省去太多的時間。
  同時,構件的標準化,也節省了人力物力,也就是建築成本。人們有了分工,自然,最獲益的就是效率然後就是空間的標準化,空間的標準化主要體現在一個間字上。所有的平面都是由間來組成,帝王的房子有九間大,我們的房子只能有三間大。
  於是,在中國,帝王、將相、諸侯的建築都就有明確的標準。這樣,這麼大的中國,所有的建築都有了規範。這很難得的奇蹟。標準化,使中國傳統建築在建構方面一個很大的進步。當時,乃至拿到現在都是很先進的。『因材致用』
這四個字是候老師在中國建築美學上提出的。他讚美的是便是老祖宗對材料性質的成功掌握。
  建築師哲路易.康曾對磚說,磚你要什麼?磚說,我要拱。這是一個小的例子,但從拱中,我們確可以聞到磚的氣息。同樣,中國的古建樣式輕巧,就像他的材料木材一樣。大的飛檐,透漏的屋身。每一處,都有木材的味道。中國的抬梁式的建構,把木材的優點發揮到頂峰,這在當時最先進的建築技術,就是緣自於對木的了解,與對木的熱愛。中國幾千年的建築歷史,也是木建構的歷史。所以木,作爲建築材料的一種,在中國已經得到了最充分,最普遍的運用。
  最後建構,在古代中國確是走在世界的最前端。中國的木建構即使在現在也不落後,然而,社會形態的改變,在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停滯,我們現在的建構理念,建構手段都已遠遠落後於其他的國家。
  中國傳統建築爲我們留下的
  現在的很多人,已經意識到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好處,並向發揚下去。但如何繼承,濫用大屋頂還是把古建的形態用現代的材料,技術表現出來。中國的五千年歷史可以說是封建社會的歷史。所以,中國的建築也是封建社會的建築。如今社會形態變了,所以,建築也應該變了。
  但是,我們要知道中國傳統建築好是好在哪裡。然後,既不學習他的形式,也不學習他的空間。但要領會他的精神,中國的精神要知道,我們現在在做的是當代的中國建築,傳統的是中國的,但也是過去的。傳統的意義就在於告訴我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中國的。
  結束
  還是一個中國的學生,想的是如何做中國的建築,但學生還是學生。或者不發展新的東西了,只講我們的老傳統嗎?其實換個角度想想這個問題,或者能讓人輕鬆一些。那就是將傳統一詞的概念理解得更廣泛一些,這樣傳統的繼承就變成了一個多層面的問題。
  傳統的繼承可以是形式上的繼承,就中國建築而言,大屋頂、斗拱、柱廊在現代建築中的運用就屬於這一類,然而因爲這些建築元素的出現是與當時的環境、人文、技術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的,如今時代變了,建築技術進步了,人們的需求也變了,仍然生搬硬套這些東西,難免會顯得太牽強,遭到批評也是情理之中的。如北京在一段時期內出現的一些『瓜皮帽,洋西服』建築。當然,也有一些現代建築採用了這些傳統形式符號取得很好效果的。如北京國家圖書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炎黃藝術館等,但是我想這些建築能獲得比較好的評價,絕不僅僅是只考慮了形式問題,許多綜合的因素的運用也一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也有平面布局,構圖形式上的繼承。如園林造景中所一貫採用的象徵、隱喻手法等。繼而,還有更深一層面的繼承,即精神的領悟。我倒覺得這一方面的繼承能給設計師更多的自由創造空間。
  日本的設計師在傳統與創新關係的把握上做得就比較好。中日兩國都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在審美概念上也都形成了『內隱』的傳統,不尋求張揚的一面,用一種含蓄而又深刻的方式表現『美』。然而由於歷史、政治、社會演變和發展的不同,中日傳統藝術的繼承和發揚乃至創新的路程也是大相逕庭。雖然中日的傳統藝術都在世界占據一席之地,但是日本藝術在國際上的地位就高於中國許多。在當代設計界,享有國際盛名到達大師級別的設計師,日本就比中國多。在一些日本大師的作品中,都提到傳統的東西能讓他們感動能帶給他們靈感,如丹下健三,黑川紀章、磯崎新等都在論文中論述過傳統和創新,他們重視傳統,也重視創新,傳統在他們的作品中更多是以一種潛在、內隱的方式表現出來的,他們運用日本發展迅速的高科技技術建造日本建築,並把這些也運用到國外的建築設計上。他們很少強調形式上的繼承,黑川紀章曾在論著中說『今天的東京是用現代的材料和技術建造起來的,因此從外觀上很難說東京繼承了日本的傳統。然而,日本的傳統以東京人的生活方式、東京人對自然的強烈感情,東京人的秩序感仍深深地隱含在東京。只要能確信可以保存內隱傳統,日本人完全願意融入新的文化因素、新技術、新形式和外來文化的符號』(文丘里也曾倡導向東京學習)。精神傳統因素的繼承會使得東京永遠不會成爲北京或者洛杉磯。
  做了這些分析和比較,我個人認爲『傳統』是存在於個人的心中的,卸掉形式的枷鎖,把傳統看的輕鬆些,它是一個人內心潛在的對審美,對文化的感悟和渴求,就是那麼自然形成、存在於人思想意識精神層面的。縱觀歷史長河,傳統的形成歷經了時間的考驗,適應性極強的世代流傳,同時它又極具個性魅力,因地因時因人發展得豐富多彩。這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形成,刻意模仿或拼命追求都會使創新脫不開桎梏,也會使傳統失去原來的味道。
  事物存在或不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沒有必要一定要抱著傳統,或者一定要打破傳統。適應一定會繼續,不適應註定將成爲歷史。藝術的最終受者是廣大人民,創造者只需對傳統文化藝術有所理解,精神層面有潛在的領悟心智,認真感受過思考過傳統即可。讓我們設計的藝術載體自由的適應時代,適應人的真實需要。這才是傳統與創造的最好結合吧!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 21:50 | 顯示全部樓層
這是一篇用西式建築學來衡量華夏傳統建築並較之與西式建築的文章,儘管其以西化標凖衡量華夏文化的做法不可取,但是該文對二者之比較很到位,可使人們在以遍地皆是的西式幾何建築之外,看到更美的建築體系。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