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45|回覆: 0

廣東最早人類居鬱南 年代或早於北京猿人(圖)

[複製連結]
偷月 發表於 2014-7-11 17: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廣州日報
201471194033321.jpg
  考古學家在遺址發現大量人類生活生產用具。

鬱南磨刀山遺址群確認為中更新世時期 專家鑑定其年代極可能早於北京猿人
本報雲浮訊 (記者於敢勇 通訊員劉爍、葉姍姍攝影報道)昨天下午,由來自廣東省文物局、省博物館、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深圳市文物考古鑑定所等單位的專家組、省文化廳、省市縣各級文物考古部門等工作人員在鬱南縣政府參加專家論證會議。
專家組通過評鑑,形成統一意見,確認鬱南磨刀山考古發掘出了中更新世時期遺址群,年代早於北京猿人的可能性極大。
具體年代還不確定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王幼平認為,該考古項目的順利驗收及遺址確定為中更新世時期,是廣東省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該考古項目填補了廣東舊石器時代考古的空白;二是把廣東已知的有人類活動歷史大幅度地往前移。
不過,在昨天的專家論證會上,並沒有提及過這些古人類是如何生活和生產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兩位專家高星與王社江表示,由於還沒有挖掘到河床地帶,磨刀山遺址目前還只能確定為中更新世時期這樣一個時間段,還無法確定其具體的年代,因此當時的人類如何生活、生產仍需進一步推測鑑定,他們要把挖掘到的這些帶回去做進一步的研究。
揭秘:廣東『最早的人』是怎麼找到的
2012年11月至去年1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雲浮市博物館、鬱南縣博物館及羅定市博物館等單位在南江流域開展舊石器專項考古調查。
歷經一年多的地毯式搜索,專家確認,舊石器主要處於盆地東北緣鬱南縣河口鎮與大灣鎮境內,少量發現於羅定市華石鎮與羅平鎮等地。河口鎮與大灣鎮的舊石器地點分佈密集,在約20 平方公裏內有近60處。
這些舊石器顯示出中國南方礫石石器工業的典型特徵,南江舊石器地點群所發現石器中最具特色的是舌形手鎬與手斧,表明其與西鄰的廣西百色舊石器在文化面貌上極為接近。
今年4月底,六名考古專業人員組成考古隊,聘請了18位當地村民作為發掘工人,開始對磨刀山遺址進行發掘。磨刀山遺址位於河口鎮河都村,考古人員在原生網紋紅土堆積中發掘出土各類石製品300餘件,石製品種類豐富,包括石料、石核、石片、石器、斷塊與碎屑等,石器類型則有手斧、手鎬、砍砸器與刮削器等。
相關連結:
廣東人先祖有哪些?
馬壩人遺址
馬壩人是1958年在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西南三公裏的獅子山石灰岩溶洞內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化石,經鈾系法測定,其年代有12.6萬年,是介於中國猿人和現代人之間的一種古人類型,是直立人轉變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發現過程很偶然,是當地農民在獅子岩附近燒制土磷肥時,偶然在獅頭山石縫中發現了頭骨化石而被發現的。
河源荷樹排遺址
2008年初,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源市龍川縣發現一個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到春秋時期的大型人類活動遺址。
荷樹排遺址位於龍川縣登雲鎮高嶺村的荷樹排山和木眉山,海拔近300米。整個遺址既有生活居室遺蹟,又有墓葬群,佔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
當時出土文物種類豐富,數量眾多,包括陶製、石制和玉制的生活器皿、生產工具、裝飾品、兵器等。這些出土文物證明,當時廣東地區的文化經濟已達到較高水平。

        來源:廣州日報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