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50|回覆: 0

[古代科技] 中國發現最早算具【算表】

[複製連結]
家鄰 發表於 2014-1-8 21: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長春晚報
7日上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四次成果發佈,此時距離第三次成果發佈已有一年。  

  在第四輯的整理報告上,共收入3篇清華簡文獻,重現了古代最早實用算具的真容,對歷史學、文獻學、科技史等領域的研究提供寶貴的研究資料。  

  據介紹,目前清華簡的整理工作已近一半,未來成果的發佈數量將達13至15輯之間。第五輯的整理工作已經啟動,內容比較接近第一輯,與【尚書】及相關歷史有關。  

  清華簡上出現   

  早期『八卦圖』  

  第四輯包括一篇題作【筮法】的文獻,記載了一種盛行於戰國時代楚國、不同於【周易】的占筮方法。  

  據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介紹,這篇文獻保存良好,沒有明顯缺損,在2008年入藏時就發現,該竹簡是唯一保持原來成卷狀態的竹簡。  

  據了解,清華簡由於年代久遠,又因保存於地下,竹簡大部分都散斷。因此,【筮法】的成卷狀態則顯得讓人格外驚喜。  

  此外,該卷竹簡都有次序編號,為內容的整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全篇文字分欄書寫,並且附有插圖和表格,體例猶如一幅帛書。  

  簡文詳細記述占筮的原理和方法,包含大量以數字卦表現的占例。  

  數字卦的形式與天星觀、包山、葛陵等楚簡中的實際占筮記錄一致。  

  其中,八經卦的卦名、數字卦的形式等與傳統上所認為的商代【易經】的【歸藏】一致,但是否說明該簡就有可能是【歸藏】,還需進一步的研究和考證。  

  李學勤指出,【筮法】還有將八卦分置八方的卦位圖。『我反正是沒有見過比這更早的卦位圖了。』  

  另一篇題作【別卦】,形制較小,本來是有8支,但是有一支缺失,只有7支。但是缺失的一支可以根據內容進行推補。  

  據悉,該組竹簡沒有序號排列,也無背部的印痕可作參考,只能根據內容進行排序。  

  文獻記載了六十四卦卦名,對於【周易】卦象、卦名、卦序以及經卦的衍生研究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最早算具  

  填補空白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介紹,在最初整理清華簡時,就注意到有幾支書簡比較特別:形狀上顯得比較寬大,且上部有紅色橫線,非常顯眼。這組竹簡共有21支,保存相對完好,只有4支上部有部分殘缺,殘缺部分可以通過內容進行推理補全。其中有一支單獨的竹簡右側都是鑽孔,鑽孔內留有絲織品的痕跡。李學勤認為,通過這一點也可以判斷,這並不是一般的竹簡書籍。  

  經過收集整理發現,這幾支『胖大』的竹簡拼接之後形成一個表格,表格裏寫有數字,數字的寫法與我們熟悉的寫法有所不同,如『30』,就有『卅』和『三十』兩種表達方式。該數字構成的表格,用的是十進制,利用乘法交換律原理,能夠快速計算100以內的兩個任意整數的乘積,還能夠計算包含特殊分數『半』的兩位數乘法,計算功能超過了以往我國發現的『裏耶秦簡九九表』和『張家界漢簡九九表』等古代乘法表。  

  李學勤說,經過研究發現,該【算表】不僅可以將複雜的乘法轉變為簡單的加法,還可用於除法運算和開方運算。至於古人是否利用該表進行過此類運算,還有待考證。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全國數學史學會理事長郭書春先生認為,該【算表】填補了先秦數學文獻的空白,是目前所見到的中國最早的數學文獻實物,比目前能夠見到的古代十進制乘法表年代都早,在當時世界範圍內也是相當先進的,是中國數學史乃至世界數學史上的一項重大發現。【算表】為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傳統數學的一個高潮,而且是第一個高潮提供了佐證,使國內外否定中國古代數學成就的虛無主義態度不攻自破。  

  清華簡為何  

  未遭『焚書』?  

  清華大學於2008年7月收藏了一批古代竹簡,被稱為『清華簡』。經碳14測定證實,清華簡是戰國中晚期文物,文字風格主要是楚國的,簡的數量一共約有2500枚(包括少數殘斷簡),在迄今發現的戰國竹簡中為數較多。  

  因清華簡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經『焚書坑儒』影響,所以能夠最大限度地展現先秦古籍的原貌,研究它們有助於了解中華文化的初期面貌和發展脈絡。  

  據清理後統計,清華簡中整簡所佔的比例很大,而且簡上一般都有文字。  

  簡的形制多種多樣,最長的46厘米,最短的10厘米左右。  

  簡上的墨書文字出於不同書手,風格不盡一致,大多精整清晰。有少數簡上還有紅色的格線,即所謂『朱絲欄』。  

  自2010年年底起,清華簡整理報告每年出版一冊。  

  據了解,現在研究團隊所使用的一手資料是當時入庫前所拍攝的照片。對竹簡拍照,最關鍵的是儘可能清晰準確地表現簡的原來狀貌,但在不脫水的狀態下,要拍出不變形的照片,卻是很大的難題。為此,專家與清華美術學院的攝影家們反覆試驗,終於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拍照後,專家們將簡的數碼照片投影於牆壁上,一枚一枚地依次試讀。這樣的讀法有兩個不能迴避的問題:一個是這批竹簡久已散亂,大多數失去了原來的次序,折斷的也沒有拼合起來;另一個是竹簡上的戰國文字,久已失傳,解讀起來有很多障礙。  

  不過,專家們就像玩拼圖一般,根據竹簡長短、編繩位置、版式、字體和字符間距、竹簡內容等對各種信息進行了綜合分析,終於在竹簡中找到了至少63篇書。  

  清華簡是怎樣  

  被保存的?  

  據了解,清華簡自2008年收藏入庫之後,就被保存至特定的環境中,未曾對外示人。  

  據清華簡研究團隊研究員趙桂芳介紹,此批清華簡現在被放在清華的庫房裏,雖然庫房的文物保護標準與理想狀態還有很大差距,但是團隊還是做了最大的努力。  

  『我們庫房的窗簾就拉了兩層,一層是專門用於防止紫外線照射的。』  

  趙桂芳說,現在的清華簡放置在庫房內76個深達七八厘米的水盤中,盤內裝有蒸餾水,每個水盤內放置20多支竹簡。  

  竹簡放於消毒清潔過的玻璃條上方,其中字面朝下,此舉主要是為了防止光線對字跡表面造成的影響。每個竹簡都標有不鏽鋼的標籤,便於後期的研究整理。  

  水盤上方貼有一層塑料薄膜,一是為了防止水分過快蒸發,二是為了防止攜帶微生物的塵埃進入竹簡,對竹簡造成傷害。  

  薄膜上方覆有有機玻璃蓋,對塑料薄膜進行保護。  

  趙桂芳介紹,這個庫房的環境保持恆溫恆濕,並有溫濕度記錄儀對庫房環境進行監測記錄。  

  她說:『我們每周都要對庫房內竹簡檢查三次,根據條件不同,每年換水兩到三次,保證竹簡的穩定狀態。』  

  清華簡  

  前三批成果  

  首批成果:2010年12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出版。2011年1月5日,首批成果正式發佈,包括9篇文獻。其中,兩篇記錄了夏末商初部分歷史,三篇內容屬於商朝末期,三篇記錄周朝史事,一篇講述楚國歷史。其中【保訓】一文,記載了周文王臨終對其子武王的遺言,裏面講到堯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傳說,過去未曾記載。  

  二批成果:2011年12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出版,收入了一部已經失傳2300多年的歷史著作,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將之命名為【系年】。【系年】一共有138支竹簡,全篇共分為23章,記錄了從西周初年一直到戰國前期的歷史,其中有許多事件不見於傳世文獻,可能對【左傳】、【國語】、【史記】等典籍有訂正作用。  

  三批成果:2013年1月,清華簡第三批研究成果在京發佈,其中【傅說之命】三篇與東晉時期古文【尚書】中的【傅說之命】內容完全不同,由此證明東晉文人梅賾所獻的孔傳本古文【尚書】系偽造。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