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23|回覆: 0

[國學灌水] 烏紗帽疑因京城灰霾大製造 用作阻擋風塵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13-11-18 20: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現代快報
20131118123428931.jpg

【清明上河圖】上戴垂紗帽的人

烏紗帽是怎麼來的?原來還和天氣有關係,在唐代、北宋時期,因爲京城的風沙大,灰塵多,因此出現了用皂紗遮面的帽子,這也就是烏紗帽的前身,又名重戴。而到了南宋,因爲都城遷往江南,江南氣候溫潤,灰塵不多,這種帽子又漸漸消失了。 
  『重戴』北宋時衍生爲『重蓋』,不僅戴帽還撐傘
  唐時出現的『重戴』這一詞語在宋代又衍生出了一種新的意思,『京城士人舊通用青涼傘。祥符五年,始詔惟親王得用之,余悉禁。六年,中書、樞密院亦許用……既張傘而席帽仍舊,故謂之「重戴」。』(【石林燕語】卷七)
  自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起,只有中書省與樞密院的重要官員可以與親王們一樣,出行時由侍從在馬後高擎傘蓋相隨。這樣一來,高官騎馬出行時,不僅頭戴席帽,而且身後還有人爲之張舉著傘蓋,於是,重戴便被理解爲『既有傘,又服帽』。如此的樣式也叫『重蓋』:『在京百官席帽,宰執、皇親用傘,呼爲「重蓋」。』(北宋朱【萍洲可談】卷一)
  由於『都城內,非執政大臣、宗室,並不許張蓋』(北宋王得臣【麈史】),整座東京城裡有資格『既有傘,又服帽』之人寥寥可數,所以,如此的『重蓋』形象便成爲身份尊貴的象徵,成爲權力與威嚴的象徵,成爲士大夫所能獲得的最大成功的象徵,引時人無比艷羨。
  烏紗帽的前身叫『重戴』
  在帽子外又罩了一層皂色的紗
  『重戴』,是唐宋文獻中時常提到的一個概念,揭示了有趣的、爲後人遺忘的歷史細節。宋人筆記中不僅頻頻評論這一概念,且提及之時會帶有一種唐人所沒有的鄭重。
  【宋史】『輿服志』里如此解釋:『重戴。唐士人多尚之,蓋古大裁帽之遺制,本野夫岩叟之服。以皂羅爲之,方而垂檐,紫里,兩紫絲組爲纓,垂而結之頷下。所謂重戴者,蓋折上巾又加以帽焉。』由之可知:『重戴』是唐代士大夫開啟的風氣。
  其具體方式,則是在幞頭(折上巾,乃是烏紗帽的前身)之上再加一頂帽子。加戴之帽的最大特點,是『以皂羅爲之,方而垂檐』,即帽檐上懸垂著一片方形黑羅。此外,此帽乃是紫色襯裡,帽下綴有一對紫色絲編的系絛,戴帽人將系絛於頷下打結,由此將帽子固定住。這種帽子是前代『大裁帽』的沿襲,而大裁帽本來是普通庶民所用的帽具。
  對於加於幞頭上之帽,生活於兩宋之交的葉夢得【石林燕語】中有更爲具體的說明:『今席帽、裁帽分爲兩等,中丞至御史與六曹郎中則於席帽前加全幅皂紗。僅圍其半爲裁帽。非台官及自中郎以上,與員外而下,則無有爲席帽,不知何義。而「裁」與「席」之名,亦不可解。』按其說法,必須達到一定官階才有權戴垂紗之帽。垂紗之帽又分兩種樣式,在帽檐周遭掛滿一圈烏色紗或羅,叫『席帽』,僅限於『中丞、御史與六曹郎中』等高官;只圍掛一半,則叫『裁帽』,爲更低階的官員們使用。
  皂紗帽是遠行時佩戴的帽子
  用以阻擋旅途中的風塵
  首先應該認識到,帽檐懸垂紗羅之帽,在當時是一種普遍使用的帽具。北宋高承【事物紀原】中『帷帽』一條即談道:『今世士人往往用皂紗若青全幅,連綴於油帽或氈笠之前,以障風塵,爲遠行之服,蓋本此。』在宋代,男性士大夫普遍使用一種圍有黑色或藍色長紗的帽或笠,目的在於通過長紗來阻擋塵沙,是長途趕路時的專用服飾。
  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繪有三位戴如此垂紗帽的形象。一位臉呈正面,此人騎馬剛剛出得城門,頭戴一頂斗笠式的帶檐帽,檐下垂有一圈半透明軟紗,長度直至肘部,不過這圈垂紗可以從正面分開,令戴帽人能夠隨時撩開紗帷看清眼前的世界。戴帽者一身長袍,顯示其爲一位男子。他前有男僕控馬,後有男僕挑著擔子,看來正是『遠行』的『士人』。畫中另兩位均爲背影,同樣是一襲有身份男子所穿的及踝長袍,騎馬而行,不過帽下的半透明圍紗較短,僅過肩頭。三人帽上的垂紗均繞檐一周,應該就是『席帽』。
  於是,畫卷還讓我們得知席帽、裁帽的帽式,大致接近斗笠的形狀,這與文獻中的相關記載一致:『席帽,永貞之前組藤爲蓋,曰「席帽」,取其輕也。後……乃細色Y代藤,曰「氈帽」。』(唐李匡V【資暇錄】)
  『清明上河圖』中人物眾多,帽具也多種多樣,但僅有三人戴席帽,且都是走在出城的路上,男僕或挑擔相隨在後,或扛傘步行於馬前,此般描繪印證了【事物紀原】所言。在民間,垂有紗羅的帽具一直都是『遠行之服』,目的在於遮蔽路上難免的土塵。
  唐代時期長安城沙塵嚴重
  士大夫出門流行戴『重戴』
  實際上,在唐代,席帽已然十分普遍。典型如唐人牛僧孺【玄怪錄】所錄『張老』故事中,張老給韋恕『一故席帽』作爲憑信,讓他去揚州藥肆中取錢。同理,『僅圍其半』的裁帽同樣是民間通行之帽具。
  據記載,五代前蜀後主王衍喜歡微服出宮,到酒肆、倡家玩樂,又討厭被人識破,便『好戴大裁帽,蓋欲混己』(【五國故事】),甚至爲此而『下令士民皆著大裁帽』(【資治通鑑】)。
  大約因爲長安城中皆是土道,揚塵嚴重,自中唐起,京城的士大夫便形成了一個規矩:只要出門,即使大多數情況下只是在城中四處來往,也一律須戴席帽。士大夫都要戴『幞頭』,再於其上加席帽,等於戴了雙重的帽具,於是出現了『重戴』這一叫法。如唐人薛調所撰【無雙傳】中即提到:『午後有一人重戴,領婦人四五輩,欲出此門。街中人皆識,雲是租庸使劉尚書。門司不敢放出。』
  北宋時期汴梁風沙大
  因此承襲唐風戴垂紗帽
  到了北宋時期,京城高官出行時均戴垂紗之帽。對此,南宋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解釋得很清楚:『唐時席帽,乃舉子所戴』,『至本朝都大梁,地勢平曠,每風起,則塵沙撲面,故侍從跨馬,許重戴以障塵。』東京汴梁風沙很大,北宋承襲唐風,官員一律以騎馬作爲出行方式,所以戴席帽、裁帽來擋風沙就成了很自然的選擇。
  不過,據【石林燕語】中記載:『五代始命御史服裁帽。本朝淳化初,又命公卿皆服之。』就在宋太宗淳化(990-994)年間,朝廷正式下令,宰相等高官在京城中來往時需戴席帽、裁帽。這一規定顯然意在體恤朝臣們的辛苦,考慮到他們走在東京土路上時避塵土的實際需要。不過,由此而促成的形勢乃是,京城官員們使用這類帽具的方式被制度化,人人都需遵行。
  關於北宋京城官僚使用帽具的情況,文獻中不乏介紹,彼此間或有矛盾之處。其中最爲簡明的一條當屬【事物紀原】:『五代以來,唯御史服之。本朝淳化初,宰相、學士、御史、比(兩)省官、尚書省五品以上皆令服之。』綜合宋人資料,概括地說,自北宋初期就形成了定製,重要機構的五品以上高級官員出行時都要『重戴』,即在幞頭之上再加戴垂紗帽。
  垂紗帽還分爲兩等,最高級別的官僚如宰相等戴席帽,即帽檐周圍垂吊一圈長薄紗;較低級別的官僚則戴裁帽,即僅僅在帽檐的前半周掛有長薄紗。
  南宋時期江南氣候溫潤
  『重戴』制度名存實亡
  到了南宋時代,京城(臨安)官員改爲乘轎出行,同時,江南氣候溫潤,城市中的道路均鋪磚,用於在馬上避風塵的席帽、裁帽便沒有了用場。也於是,在北宋時代備受重視的『重戴』制度便名存實亡了。雖然『中興後,御史、兩制、知貢舉官、新進士上三人,許服之』,但從文獻來看,這一規定並未認真執行。
  如此說來,所有那些讓我們迷戀與緬懷的北宋偉大文人政治家: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都曾戴著席帽或裁帽,以一方黑色的薄紗遮護住面容,騎馬走在東京的繁華道路上。對於今人來說,這可真是出乎預料的別致景象。摘編自【看歷史】

        來源:現代快報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