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75|回覆: 0

青島舊石器時代遺址發現萬年象牙化石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3-11-19 22: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半島都市報
連日來,青島首次對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工作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17日記者了解到,經過一個月的考古發掘,黃島大珠山遺址野外考古發掘已結束,共出土1742件化石、打制石器等標本。在最後幾天的發掘中 ,考古人員收穫頗豐,不少大型動物的骨骼化石被相繼發掘出來,而沉睡萬年的罕見象牙化石也得以重見天日。17日,多名權威考古專家進行了座談和研討,專家們表示,這次發掘出的成果不僅將青島的歷史向前推至萬年前。據介紹,發掘出來的標本將進行整理和復原,下一步將在專門的舊石器陳列館展出,市民可近距離觀看。 
  大珠山遺址已停止發掘
  爲了解考古發掘工作的進展,11月17日,記者再次來到了位於大珠山腳下的考古發掘現場,記者看到,原先直通馬路的小路已經被鐵絲網圍起。當地居民告訴記者,這是爲了在這裡種植藍莓而圍起的,『自從這裡發現了上萬年前的遺址,很多人都來到這裡遊玩和參觀,我們圍起來主要是爲了保護我們的果園,不會圈起或者破壞考古現場。』一位工人稱。
  記者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繞過了鐵柵欄,來到了考古現場。記者注意到,與前幾天相比,這裡已經不見了考古發掘人員的身影,考古挖掘出來的深坑下已經積滿了水,上面還漂著許多落葉,看起來像是剛剛遭遇了一場大雨。記者走下考古的深坑,發現裡面考古的器具已經全部收走,只剩下牆壁上幾個標記土層的紙片,被圖釘釘在土壁上,其他的一些器具已經全部見不到蹤影 。『 已經停工三天了,考古隊員都撤走了。』家住附近的董先生告訴記者,挖掘現場三天前已經停止施工,現在進入文物整理階段,這些水可能是因爲下雨加上地下水冒溢而積累出來的。隨後,記者就考古發掘是否停止一事諮詢了黃島博物館的相關負責人,得知他們的野外發掘確實已經結束。
  標本1742件,沒發現人骨
  在黃島區博物館一間辦公樓內記者看到,許多專家圍坐在一樓的一間辦公室內討論著什麼,一名頭髮花白的專家正拿隨身攜帶的放大鏡近距離觀察一些打制石器,時不時與圍坐在周圍的其他專家討論交流一下。由於幾名專家討論這些化石標本時非常專心,記者沒有冒昧地打擾他們,轉身跟隨著黃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來到了院子裡的一間類似倉庫的大屋子裡 。打開厚重的鐵門,記者發現,三間屋子大小的倉庫中,地面上平整地擺滿了考古隊員近一個月發掘出的各種化石以及打制石器等標本。記者目測這些標本有近千件,黃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還不是全部的考古發掘成果。『經過一個月的考古發掘,我們共發掘出1742件化石、打制石器等標本,其中打制石器有400多件,大部分還是動物骨化石,另外還在地層中發現了大量的動物化石和樹木殘塊。』一名考古隊員說。
  記者注意到,擺放在地面上不僅有動物肋骨、獸角以及關節化石,還有許多動物骨化石記者首次見到,其中大型的骨化石有數十件,都是動物的肋骨、跖骨或者牙齒,其中一塊牙齒的化石還與一塊動物的骨骼拼接在了一起,四顆牙齒以及這塊骨骼對接得毫無縫隙。專家告訴記者,這個應該就是動物的下頜骨,牙齒就是長在這個上面的,而具體是屬於哪一種動物的骨骼,還需要進一步鑑定才能得出結論。記者通過觀察發現,這個牙齒的化石應該屬於草食動物,因爲在臼齒的表面有明顯的磨痕,這與之前考古發掘中專家介紹的食草動物的牙齒化石非常類似。
  除了骨骼,許多大小不一的獸角化石也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它們與動物的肋骨有明顯的區別。一名考古隊員解釋稱,動物肋骨化石的外表大多光滑,而獸角化石的外表則有一道道豎著的條紋,看起來就像樹皮的紋路,而且形狀從根部到頂部由粗變細,保存得也比較完好。據專家介紹,發掘出來的這些化石等標本,爲遺址提供了很好的年代依據,遺憾的是,截至考古發掘停止,考古隊員並沒有發現人骨化石。
  發掘出兩顆象牙化石
  據考古隊員介紹,經過一個多月的發掘工作,他們發現在地層埋藏狀況以及出土遺物的種類、質量、數量等幾方面都達到甚至超出了預期目標。在發掘探方距地表4.5米深度內,發現了保存很好的更新世晚期的地層堆積,在地層里 ,動物化石、樹木殘塊、植物種子、孢粉和較多的人類打制石器得以很好地保存下來。中科院環境考古專家和植物考古專家通過現場勘察,對該遺址地層埋藏環境給予高度評價,目前已經提取的化石標本包括動物的下頜及牙齒、角、肢骨、脊椎骨、髖骨、肋骨、趾骨等,至少涉及象、犀牛、普氏羚羊、野豬、馬、馬鹿、梅花鹿、牛等10餘種典型的更新世晚期動物。這些動植物化石爲該遺址提供了很好的年代依據,對於研究當時古人類的生存環境提供了豐富的一手資料。
  考古隊員稱,在隨後幾天他們進行了發掘,發掘現場驚喜連連,『太罕見了,我們在現場發掘出兩顆象牙化石。』考古隊員告訴記者,其中一顆象牙有十幾公分長 ,保存得十分完好,石化的情況也比較好,在考古發掘中出土其他動物的骨化石相對較多,而發掘出象牙化石算是比較少的。在對大珠山遺址的考古發掘中,他們僅發掘出沉睡萬年的兩顆象牙化石。
  採訪中,考古專家告訴記者,發掘出的這些動物骨化石,由於還沒有進行詳細的鑑定和研究,目前還無法確定這些骨化石到底屬於具體的哪一種動物以及具體的年份,『 但真相已經不遠了,經過鑑定我們就能確定各個動物骨化石屬於的動物以及年代。』考古專家說。
  青島文化歷史追溯到萬年前
  記者了解到,11月17日,在黃島區召開了大珠山遺址發掘工作座談會,中科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多名權威考古專家參加了會議。專家認爲大珠山舊石器遺址是青島地區首次通過科學發掘的舊石器遺址 ,是山東地區乃至全國舊石器考古的重要發現,對探究青島西海岸地區古人類的起源具有重要意義。
  採訪中,考古隊員告訴記者,這次對大珠山遺址的考古發掘,引起了國內考古界的高度重視,還有專家專程從內蒙古趕到黃島博物館,幫忙分析鑑定這些標本。從考古發掘的地層堆積和出土的大量遺物來看,大珠山考古遺址在青島乃至山東地區,特點都是非常鮮明的。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玉海稱,這處遺址屬於更新世晚期,處於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距今至少有一萬年歷史,但是否年代更早,還得通過『碳十四』做進一步確定。林玉海稱,這些石器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工具等,用料多爲灰黑色火山岩和石英,堅硬且韌度較高,人工打制痕跡明顯。當時的石器加工已經很精細,與國內北方其他地區發現的遺址石器類型相同,反映出1萬至3萬年前古人類爲適應寒冷的自然環境,以狩獵採集爲主的遷徙生活方式。從考古發掘的環境看,大珠山遺址原先是一片沼澤濕地,地層堆積處於濱海地帶。
  林玉海告訴記者,此次考古發掘,是『探源青島』考古工程的重要內容,通過初步鑑定發掘出的標本,把青島的人類文化歷史追溯到萬年以前,對完善青島地區乃至全國的人類文化歷史序列,具有重要歷史意義。而且,此次考古發掘出的大量骨化石以及打制石器標本,對研究我國乃至東亞現代人的生存環境、生存方式和文化氣息等方面,提供了很多的考古資料。
  大部分化石留在黃島展出
  『專家將帶走鑑定一些發掘出來的化石,大部分化石將留在黃島博物館內,我們將建一個專門的展廳。』黃島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次發掘收穫很大,發掘出來的化石大部分將在黃島博物館保存。『這些發掘出來的文物非常寶貴,我們除了會對這些文物進行保護,下一步還考慮建一個大珠山遺址的展廳。』工作人員稱,由於發掘出來的化石大部分不是完整的,所以要對這些化石進行後期的修復、整理,並放置到黃島博物館的新館區中,下一步他們將對這些大型動物的化石進行分類、復原整理,到時候萬年前的古人類生活將得以還原,再現遠古時期人類祖先生活場景。
  據專家介紹,等博物館新館區建成後將對市民開放,到時候市民可以近距離觀看這些『龐然大物』的真實面目,更好地了解人類進化的歷史。此外,據黃島博物館專家介紹,之前黃島地區最早的人類活動歷史是大汶口文化時期,其年代上限是距今5000年左右,而這次發掘至少在萬年前,這就表示黃島歷史至少向前推進了5000年。
  據考古隊員介紹,目前,考古工作已經進入了室內資料整理的階段。考古人員將對出土石器進行測繪、照相、微痕觀察,對出土化石標本進行古動物種屬的鑑定和統計。通過對出土資料的全面整理,考古專家將對地層的埋藏年代、成因、古人類的生存環境、打制石器的加工技術、人類的生存模式及文化面貌進行科學分析和綜合評估。通過各方面專家的共同努力,這個遺址必能彰顯其更爲重要的考古價值。
  連結 打制石器和磨製石器的區別
  打制石器與磨製石器有非常重大的區別,打制石器是利用石塊打制的石核或者行片,加工成爲一定形狀的石器,主要用於砸、刮或者是刺,是石器時代人類生產生活使用的主要工具和武器。而磨製石器則是先將石頭砸成一定的形狀,然後在砥石上面進行研磨從而形成的石器,這類石器的形狀和作用更爲廣泛,從中石器時代開始出現,在新石器時代被廣泛應用,而一直到了銅器時代 ,這種石器依然還在被人類使用。打制石器是人類從動物進化而來的重要分水嶺,標誌著人類開始進行有目的的創造活動,並在活動中讓大腦更加發達,自從人類開始製作石器,人的上肢首先從爬行的功能中解放出來,最終導致直立人的出現。而磨製石器則標誌著人類的新石器時代開始 ,也標誌著人類發展史的真正開端。
  文/實習生 張欣健 圖/本報記者王濱(署名除外) 記者 徐傑 劉鑫
        來源:半島都市報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