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29|回覆: 0

[漢學研究] 任增強:陸機【文賦】在美國的接受與闡釋

[複製連結]
濟世 發表於 2013-11-16 07: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國際漢學研究
                        任增強:陸機【文賦】在美國的接受與闡釋
作爲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完整而系統的文學理論著作,陸機【文賦】以賦的形式探討文學創作問題,以其藝術高度與理論深度引起美國詩人與學者的觀矚。
          文本移譯
          【文賦】在美國的接受造端於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對【文賦】文本的移譯開場。譯本有陳世驤【燭幽闡微之文學:陸機〖文賦〗研究】、方志彤【陸機〖文賦〗】以及英國漢學家修中誠在美國任教期間所譯【陸機的〖文賦〗】。爾後研治之風日熾,翻譯之事稍歇。時隔30餘年後又現新譯本,1987年山姆·哈米爾【文賦】譯本;後修訂其早期譯作,推出新譯【〖文賦〗:寫作的藝術】。時隔一年,漢學家宇文所安【中國文學思想讀本】中選譯陸機【文賦】。西方學界對【文賦】的譯介還得益於對蕭統【昭明文選】的關注。美國漢學家康達維自1970年開始系統翻譯【昭明文選】,其中【文賦】譯文乃【文賦】英譯集大成之作。美國詩人、翻譯家托尼·伯恩斯坦推出中國詩論譯本【寫作的藝術:中國大師的教誨】,其中選譯了【文賦】。
          【文賦】英譯的漸次出現,有力推動了美國學界對其文學思想的闡發與探究。相關言述或散落於美國詩人創作經驗漫談之中,或以中西文藝思想比較研究的形式出現,大致形成異於中國視角的獨特言說序列。
          作爲美國詩人創作嚮導
          美國詩人霍華德·奈莫洛夫深受陸機影響,其詩集【鏡與窗】中一首題爲【致陸機】長詩,此詩格律頗似陸機【文賦】的駢儷。加里·施奈德亦受【文賦】影響,他除採用【文賦】中『澄心』、『凝思』等觀念說明山水畫家具有道家精神境界外,還以【文賦】中『操斧伐柯』的比喻,闡明文藝技術及其傳承之重要。阿基波爾德·麥克雷什也將陸機視爲自己的詩歌創作嚮導。他認爲中國詩學強調天人合一,注重人與自然的感應關係, 描述了情感與外物間雙向互動的完整過程,陸機所闡述的詩文創作規律同樣適合於當代,其所論遠在亞里斯多德和賀拉斯之上。
          微觀與宏觀的比較
          【文賦】中的『姿』字,其含義往往被忽略,而陳世驤在西方文藝批評術語『gesture』燭照下發現,二者不僅可以互譯,涵指也相吻合。『gesture』是動狀,是意義的化身。一件成功的作品是姿態在最富意義時完成的。而【文賦】中的『姿』字,『其爲物也多姿,其爲體也屢遷』,『多姿』與『屢遷』相對互彰,其所指乃是動狀。而又說『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陳氏認爲這又表明了『姿』與『意』的關係。藉助『gesture』,他對『姿』之意涵進行界認,成爲中國古代文論現代轉換的一個範例。
          不同於陳世驤對【文賦】中文論術語的闡述,美國比較文學學者諾愛爾從宏觀角度探查陸機與賀拉斯文藝思想的異同。
          諾愛爾指出,對陸機來說,創作衝動與理性同等重要,文學技巧則次之。陸機描述創作衝動的顯現過程,指出這一過程是詩人自身無法操控的。對賀拉斯而言,理智與技巧同等重要,創作衝動次之。與陸機相比,賀拉斯對創作衝動未作過多論述,而強調理智是寫作成功的主要源泉。在詩歌功能論上,二人均強調詩歌的社會、道德與政治功用,認爲只有內容與形式間的和諧才能產生美。總之,陸機與賀拉斯有著共同的『詩心』,而在不同語言文化語境中沿著不同路向展開。
          【文賦】在美國流布與闡釋的特點
          以上梳理,可尋得【文賦】在美國流布與闡釋的特點。其一,【文賦】的駐足取決於美國文化需求。彼時,美國社會經歷巨大變革,城市化運動破壞人與自然的和諧, 工業文明將人性異化爲資本運行的附庸,諸種社會思潮層出不窮。在此歷史文化語境下,主張『天人合一』、『回歸自然』等觀念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受到美國社會關注。正是基於此內在文化驅力,美國有識之士將目光投諸東方尋求精神資源,由是【文賦】譯本應運而生。其二,運用比較詩學方法闡釋【文賦】。不同於法國學派注重文學影響事實的『影響研究』,美國比較文學研究力倡以文本爲中心,開展東西方間的平行研究。如諾愛爾對【文賦】與【詩藝】加以尋同辨異。
          近半個世紀,【文賦】以其優美文辭與深邃的中國詩學思想征服了美國詩人與研究者,成爲美國學者向東方文化尋求靈感的藝術寶庫,亦成爲研治中國文學思想無法繞開的一部重要典籍。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海外漢學與中國文論』(2007JJD751073)系列成果之一,同時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13CX04001B))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英語語言文學系)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