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02|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劉梁劍:現代漢語哲學語彙譜系學研究(3)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3-10-28 21: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漢學網
(二)時
何謂『時』?依照常識,『時』仿佛只是『時間』的簡略說法。說到時間,現代人也許首先想到了一些數字。我瞥見電腦屏幕右下角顯現的時間了:9:55――我看到手機顯示屏更詳細的時間了:2006.02.20 9:56――眨眼間,已經過去一分鐘了,時間它何其匆匆!朱自清嘆曰: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着;去來的中間,又有怎樣的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裏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它有腳啊,輕輕悄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察覺它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它又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俐俐地從我身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裏閃過了。――在時間就是金錢的當下,人們更是和時間賽跑呢。時間擺在我們面前;時間是數字的飛速更替。不同的數字前後相續,表徵不同的時刻,彼此之間只有量上的區分,沒有質上的差異。
然而,如此這般理解的『時間』就是『時』嗎?『時』與『間』聯用似乎是相當晚起的事兒。先秦文獻並無『時間』一詞。宋元人有『一時間』、『霎時間』等用法。這時,『間』幾乎還僅是一個贅詞。但宋元人也有用『歲時間』表示一年之間的用法。這裏的『間』有較強的『間距』之意。近代以『時間』移譯西方近代思想中的『time』和『temporality』,在日人哲上井次郎1881年初版的【哲學字彙】中就可以找到這種對譯。⑼在現代漢語中,『時間』幾乎就是在譯名所對應的意義上得以理解的。亞裏士多德由物體的位移運動沉思物理時間。沿續這一思路,西方近代主流思想(包括近代科學)也把『time』視為等質時刻的延續。
然而,這是中國傳統思想中的時間觀嗎?
法國漢學家葛蘭言(Marcel Granet)敏銳地觀察到,中國古代思想從來沒有將時間棲居於抽象概念之上,從來沒有把時間理解為『由同等質的時刻按照刻板的運動所構成的單調延續』。恰恰相反,不同的時間總是獨特的,因為它們各自關聯着特定的時機(occasion)和具體的行動。⑽――然而,『由同等質的時刻按照刻板的運動所構成的單調延續』恰恰是我們對於時間的常識!『時間』 這個譯名已經將西方近代關於『time』的主流思想所根基的形上學變成中國現代精神傳統之一,成為時人習焉不察的通常看法。
何謂『時』?王船山釋曰:『時,本四時也。……通為適得其會之辭,生長收藏,溫涼寒暑,當其時而不爽;物之所會,事之所就,人之所為,愜如其當然,則如天時之適也。』⑾四時,只是春夏秋冬的更替嗎?推而廣之,時間只是關乎天的『天時』?在船山看來,時總是屬於人的。他說,『晝夜者,豈陰陽之或有或無哉!日出而人能見物,則謂之晝,日入人不見物,則謂之夜。』⑿『天之以冬終,以春始,以亥終,以子始,人謂之然爾;運行循環,天不自知終始也。』⒀ 『以朔旦、冬至為首者,人所據以起算也。』⒁『謂之』意味着做出區分:晝夜之間的區分,四時之時的區分,如此等等。正因為包含了區分,晝夜不是本然意義上所言說的陰陽之或有或無,四時也不可能是本然意義上的環運無端的天。然而,『謂之』之區分並非只是說說而已。說原本來自做的暗示;既經說出,說又反過來召喚着做。春天意味着耕種的時機,春天以它的『生』以它的『溫』召喚着人們的耕種活動,人們以其耕種活動應和春天的天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每一個季節,都是對天人應和之不同態勢的命名。【易傳】嘆美『隨時之義』,【國語•越語下】復引而申之曰:『聖人隨時以行,是謂守時。』所守之時,不是人與人之間的約定,而是天人之間的適得其會。由此,時標識着天人交際的具體態勢。時乃人與天相遭遇之時機。
正因為時標識着天人交際的具體態勢,所以只有從天人之際出發才能合理地談論時間――這時,我們便在時的意義上理解時間了。亦不妨說,時之意義上的時間是時間的源始義。時間或者是同一時機的延續,或者是不同時機的更替。船山說:
天地之終,不可得而測也。以理求之,天地始者今日也,天地終者今日也。其始也,人不見其始;其終也,人不見其終;其不見也,遂以為邃古之前,有一物初生之始;將來之日,有萬物皆盡之終;亦愚矣哉!⒂
天地始終的問題追問時間的開端與終結。船山在這裏用『今日』強調了人的在場,『天地始者今日也,天地終者今日也』則是說,對時間的追問不能撇開人,不能脫離天人之際的視域。撇開人而虛構時間的始終,這在船山看來是十分愚蠢的事。離人而言時間,必然導致時間的抽象化。首先,時間不再意味着特定的時機以及與此相應的人的活動。其次,時機之為人與天的適得其會,原本是獨特而異質的。現在,時機被敉平為等質的時間點。再次,由於人之維的缺席,時間蛻變成了對象性的描述――最後,時間自己也變成了一種對象。時間實體化了。
源自亞裏士多德的西方近代的時間概念(以牛頓物理學為代表)便把時間抽象為獨立於萬物且萬物在其中運行的實體。從物體變易與不易、運動與靜止諸經驗中把時間抽取出來並言說時間。主謂式的言說方式很自然地把時間弄成了對象;靜止或運動、變易或不易,這些原本用於描述具體事物、並從時間得到理解的詞反過來用來描述、思考時間本身,於是導出時間不在時間之中、時間既不運動又不靜止之類的悖論。時間原本是描述具體事物的概念,現在卻上升到超級概念的高空自由翱翔了。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