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14|回覆: 0

[史學] 評史景遷【大汗之國】:缺少新意 不過是炒冷飯

[複製鏈接]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3-8-16 19: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北京青年報
【大漢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 史景遷(美)著 譯者/阮叔梅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3年7月版
  『西方眼中的中國』,這實際是一個相當老的題目。且不說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周寧那本為人熟知的【天朝遙遠:西方的中國形象研究】,以【美國的中國形象】、【美國大眾文化中的中國形象】等為題的書隨處可見。關於『中國形象』的研究論文汗牛充棟,無論在資料上還是理論上也都非常成熟。這樣看來,史景遷的【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雖然英文版出版年代較早,不過是在炒冷飯,既無新材料,又缺少新意。
  當然,據說史景遷是通俗寫史的能手,其專注於歷史普及而非深入,撰寫的不是高頭講章,而是啟蒙大眾的通俗讀物,不能過分奢求。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畢竟我們從書中還是能粗略了解到『西方人的中國觀』的演變。諸如,在馬可・波羅時代,西方人對中國的印象基本是道聽途說,以訛傳訛,理解多有謬誤甚至妖魔化。到啟蒙時代,經過伏爾泰等人的標榜推崇,中國的形象開始偉岸高大,被視為道德之國的典範。20世紀以後,中國展現在西方面前的是一種革命和激進的形象,甚至和所謂『神秘權力』相連。在不同的時段,不同人的心中,中國的形象各式各樣,有正見,有偏見,還有誤解,這一點頗為耐人尋味。
  不過,史景遷所講的『西方眼中的中國』,也就僅此而已。由於時空阻隔,任何國家的人看待異邦,都可能存在着失真的現象。就如我們看待西方人,最初認為他們是吃人肉喝人血的野蠻怪物,後來看到堅船利炮,受驚嚇而逐漸變得仰慕,奉為洋大人,到今天又開始平視。所謂形象的誤解,緣於交流不暢,是前現代的產物,到現代社會以後便沒那麼明顯。而且,正解或誤解只是表面現象,背後有更深層次的本質。比如,伏爾泰時代的西歐對中國稱頌,只是因為當時西方還沒有確立起屬於自己的現代性,一旦成功確立以後,中國反而成為愚昧落後的代名詞,被西方人所鄙棄。再比如,抗戰時期中國在美國民眾心中形象極佳,既有賽珍珠、亨利・盧斯等人的宣傳,也有美國人一廂情願的想象,還因為美國急於在國際上尋找一個有力的盟友。相對於揭示所謂的形象演變,展示背後的故事才更有意義。
  然而,讓人遺憾的是,這一切意義的揭示,在史景遷的書中都付之闕如。他僅僅是粗略地梳理了所謂的形象流變,介紹既不完全,也不深入,還沒有獨特的結論。換句話說,本書從頭至尾都沒有什麼問題意識,甚至只是從幾十位知名西方人的作品中摘錄出相關章節,生硬地結合到一起,有種東拼西湊之感。包括【大汗之國】在內的史景遷的作品,對不了解中國情況的外國人來說,可能是很新鮮的東洋景,但對於中國人來說,無法提供新的知識,實在價值不大。據說史景遷作品的英文原文流暢俊美,既是史學又是文學,但翻譯成中文後,已經失去了原文可能存在的『神韻』,喪失了其書唯一可能合理存在的意義。
  近年來,史景遷被推崇,甚至被捧到很高的程度,實際是一種不太正常的現象。史景遷就是一個熱愛中國的老外,會中文,能講些中國故事,寫的東西也未必多深刻,在西方大概就是【明朝那些事兒】一樣的快餐讀物,決非什麼經典傳世之作。但是,中國長期以來形成的崇洋媚外的心理,認為一切洋東西都不會太差。尤其是這種老外講中國歷史的作品,實在是讓中國人臉上有光,大大滿足了我們的民族自尊心,因此才有了『史景遷熱』。另外,這也和史景遷弟子的引介有關。近年來他們翻譯出版其師的作品,力圖打造最優質的譯本,甚至到了『為譯一字,踟躕月余』的地步,將史景遷著作搞成聖經,大力鼓吹,賦予其宏大意義。但是,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無論其弟子寫的『總序』如何吹捧,都遮蔽不了閱讀史景遷作品味如嚼蠟的事實,只覺得盛名之下,實在難負。(韓戍)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