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89|回覆: 0

[中醫世家] 培養『真中醫』 再創新輝煌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3-8-10 22: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中醫藥報
  近日,吉林省白城市中醫藥管理局組織開展『真中醫』工程,並舉行拜師儀式,省級名中醫吳鐵與徒弟閆宏勝當場簽訂師徒協議書。
  爲了更好地發揮市級名中醫效應,培養地方『真中醫』人才,提高知名度,指定1名省級名中醫和9名市級名中醫爲指導老師,爲他們配備了11名學員,並逐一簽訂師徒協議書,制定教學大綱。
  發展中醫藥事業,特別是培養『真中醫』人才,是白城市中醫藥管理局開展『真中醫』工程的主要內容,而培養中醫人才則是吉林省白城市政府的一項長期戰略。
  根據【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的文件精神,白城市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起草了【白城市人民政府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加強中醫醫療機構建設、強化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規劃出白城市未來中醫藥發展方向。
  白城市各縣(市、區)中醫院對中醫藥人才培養經常互動交流。爲解決人才斷層和匱乏問題,各中醫醫療機構都制定了相應的人才發展規劃。
  如『真中醫』工程規定,名中醫指導老師,帶教期必須達到三年,力求在帶教期內,讓學員充分掌握中醫經典著作精髓和指導老師獨到的學術經驗與專長,能夠獨立開展相關專業疑難病的診療及相關課題研究。此項工程對促進中醫藥事業和中醫人才成長具有重要作用。『真中醫』工程爲白城市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爲進一步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提高白城市中醫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在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及相關醫院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白城市經常協調聘請國家、省中醫專家對中醫臨床技術骨幹進行業務培訓。
  多次的業務培訓,培養起一批又一批高素質的基層中醫人才,壯大了中醫醫院,建立一批具有中醫特色的重點專科、專病。
  『真中醫工程』帶動『三好一滿意』活動
  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以及省中醫藥管理局的部署和具體要求,白城市中醫藥管理局組織中醫藥系統全面開展『三好一滿意』活動,並制訂了相應的實施方案,使『三好一滿意』活動在全市各縣(市、區)中醫院蓬勃開展。各中醫院紛紛響應號召,積極行動,開展了多樣形式的活動。
  各中醫院設立雙休日及節假日門診,延長門診時間,大力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結合各學科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水平,選派醫護和管理骨幹外出進修學習等活動,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參與性和創造性。
  努力營造科室重視,全員參與的良好氛圍,力求改進醫療質量,加強行風建設,弘揚高尚醫德,更好的做到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爲提升白城市中醫藥服務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真中醫工程』
  推動專科專病項目實施
  去年8月,全國糖尿病基層培訓項目在白城市啟動,作爲項目市之一,爲更好的完成此次培訓項目的實施,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糖尿病防治水平,推動白城市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開展,白城市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相關人員,舉辦糖尿病基層醫生師資培訓。
  培訓內容結合國家慢病防治工作的重點,包括糖尿病的營養治療、運動治療、糖尿病健康教育和患者自我保健等,並要求基層醫護人員通過日常診療、健康宣傳、資料發放等形式,完成對轄區內5000名居民的健康教育,使社區居民更多地掌握糖尿病的防治知識和技能,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真中醫工程』促動醫院等級評審工作
  在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二級中醫院等級評審中,爲了保證醫院等級評審的效果,白城市召開由6所參評中醫醫院院長、醫務科長工作會議。白城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印總結出40條等級評審醫院存在的問題,逐條進行解析,要求完成評審的醫院對現有的成果繼續鞏固,對存在的問題及不足立即改進,爲迎接第二輪評審打下基礎。
  『真中醫工程』撬動藥材種植及GAP基地建設
  『真中醫工程』撬動了白城道地藥材的種植及GAP基地建設,提升中醫產業發展水平。
  南有長白山,北有科爾沁。在白城市廣袤的草原、林地,共有植物藥136個科目、1464個品種,產量較大的有甘草、黃芩、防風等47個品種,可行成量產。在建立中藥材基地基礎上,建設飲片加工廠和深加工車間,申請文號,主打草原濕地弱鹼性道地藥材,擴大生產規模、突出重點品種、提供優惠政策、引進外來資金等多種舉措,打造白城市中藥品牌。
  『真中醫』搖籃白城中醫院
  歷史悠久的白城中醫院於1952年建院,建院61年來,現在已經發展爲占地面積67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983平方米,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爲一體的綜合性中醫院。2013年4月順利完成『二甲』等級評審。
  目前,醫院有床位333張,職工495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32人,省級名中醫1人,市級名中醫5人,日門診量410人次,年住院病人5500人次。醫院設有內、外、兒、婦、五官、腫瘤、胸外、肛腸9大療區,專科1個(骨科)、普通診室22個,醫技科室6個,專家門診9個,中醫專病10個。
  經過61年的發展建設,醫院規模不斷擴大,醫療技術不斷提高,服務水平不斷增強、住院環境基本達到賓館化。特別是近幾年來,院領導班子經過幾次大刀闊斧的醫院改革,制定了人才帶動戰略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管理措施,使醫院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和發展。
  白城中醫院學科帶頭人吉林省名老中醫吳鐵,獨創糖寧益腎系列方,在治療糖尿病、腎病方面,形成獨特優勢,從而在全市周邊五個縣區建立協作網絡,爲近20萬患者提供中醫醫療服務。1997年設立糖尿病防治中心,16年來,僅治療糖尿病一項業務收入,就占全院總收入的20%左右。去年,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驗收,由專病科升爲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去年,當時的衛生部國際合作交流中心與世界糖尿病基金會合作項目:中國糖尿病基層培訓項目,在白城展開對鄉醫的業務培訓,經吳鐵組織的培訓,使200名鄉醫都達到可以治療糖尿病的水平。
  在學科帶頭人吳鐵帶領下,醫院人才呈梯隊形式,除了一名省級名中醫外,還有市級名中醫5人。醫院設立8個專病診室,都有專方專藥,專人主持。醫院確定名院、名科、名醫、名藥發展戰略,讓醫院成爲『真中醫』的搖籃。
  花園式醫院——洮南市中醫院
  50年前,洮南市有了自己的一所中醫院,半個世紀以來,這所醫院已發展成爲技術力量雄厚、行業作風優良、醫療設備先進、就醫環境舒適、服務功能齊全、以中醫藥爲主、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性現代化中醫院。
  發揚『精誠至善、創新奉獻』的醫院精神,以特色發揮、內涵建設爲抓手,強化專科建設,開創中醫工作新局面,醫院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特別是2003年洮南市被國家評爲吉林省首批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2012年6月6日又通過了國家期滿覆核評審,通過這些活動和創建工作使洮南市的中醫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
  環境幽靜,古樸典雅,特色濃郁,傳承中又有現代藝術風格,爲患者營造了優美舒適的診療環境,醫院的人文景觀已成爲洮南市一道靚麗的風景,被白城市評爲『花園式醫院』。
  發展中的大安市中醫院
  大安市中醫院是吉林省創辦較早的中醫院之一,1997年晉升爲二級甲等中醫院。2010年,醫院移址重建,新建的中醫院醫院環境煥然一新,布局合理,建築面積11058平方米,開放病床160張。設有兩部電梯,建設了空氣層流淨化手術室,同時引進了德國進口西門子多排螺旋CT、Kodak-CR照相機,生化室新進BHP9504型微孔板發光儀等許多大型新儀器、新設備,總價值約1400萬元。
  多年來,醫院堅持突出中醫特色,走中西醫結合道路的辦院方針,現已發展成爲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集醫、教、研爲一體的綜合性醫院。全院設有17個臨床科室,7個醫技科室,同時設有糖尿病、肝病、腎病、老年病、肛腸科、中醫骨傷科等特色專科,醫師均曾到國家三甲級醫院進修學習,經驗豐富,突出中醫特色,開展中醫特色療法,運用口服中藥湯劑、中藥熏蒸、中藥浴足、刮痧、穴位按摩、針灸等多種方法辨證論治,深受廣大患者信賴。
  特色突出的洮北區整骨醫院
  白城市洮北區整骨醫院是白城市唯一一家從事骨傷科疾病診治的專科醫院。2011年經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批准,納入中醫系列管理,以中醫整骨爲重點,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骨傷科和骨關節科已成爲市內強勢學科品牌。
  醫院始終把發展特色優勢項目作爲醫院的立足之本,能手法整復的絕不手術,手法整復率達85%以上。發明創新的肩鎖固定帶和鎖骨固定帶,免去了手術之苦,操作簡便,節省費用,是醫院的一大特色優勢。應用微創穿針骨水泥外固定治療老年性粗隆間骨折,關節鏡治療骨關節疾病,椎間盤突出射頻消融術、臭氧消溶術,腰間盤突出髓核切吸術,開創當地骨關節病治療的先河。
  發展迅速的通榆縣中醫院
  通榆縣中醫院是一所中醫爲主的綜合性公益醫院,承擔著全縣30餘萬群眾的診療康復工作。從1958年由四家私營中醫診所合併建院,如今已經由當初的人工診脈,發展成爲頗具規模的現代化中醫院。
  近5年來,中醫院的各項事業均得到了更加迅猛的發展,門診量、住院量逐年遞增,診療範圍逐年擴大,大型醫療設備逐年更新,基本解決了群眾看病貴、就醫難的問題,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中醫肝病專科、軟傷疼痛科已被省中醫藥局定爲重點專科。醫院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積極投入到社會公益事業的各項活動中。醫院要求醫護人員,要永懷一顆博愛之心,廣施仁愛之術,爲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救死扶傷,爲全縣人民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處於醫改前沿的鎮賚縣中醫院
  2013年7月,鎮賚縣中醫院新院效果圖展現在全縣人民面前。這是鎮賚縣委縣政府『十二五』本縣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新院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900平方米,即將在下個月動工。
  鎮賚縣中醫院原是一所綜合性二級乙等中醫醫療機構,有『十一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扶持建設中醫專科肝病科,『十二五』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中醫專科心血管病科和糖尿病科。白城市重點中醫專科針灸科和肛腸科。2012年業務總收入2308萬元。
  2011年鎮賚縣中醫院被吉林省政府確立爲全省四家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中醫院之一,整個醫改工作於2012年2月1日正式啟動。
  2012年醫院採取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實施藥物制度改革,全部藥品(中藥飲片除外)實行零差率銷售;實行付費機制改革,有效降低醫療成本;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創新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推行績效考核、探索改革分配製度;分級就診,明確醫院功能定位,實行雙向轉診;嚴控縣域外轉診率,合理降低醫療成本;努力挖掘中醫潛力,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
  自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醫院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接近了預期目標,2011年至2012年,突出表現爲『四升五降』。門診人數從3.2萬人增長至4.6萬人,同比增長43.6%;住院人數從1862人增長至2682人,同比增長44%;業務總收入從1525萬元增長至2144萬元,同比增長40.5%;醫務人員月均工資從3320元增長至3915元,同比增長18%。同時,門診次均費用從173.6元下降爲155.3元,同比下降10.5%;住院次均費用從5118元下降爲4535元;藥品價格下降215萬元;縣外轉診率從25%下降至10.39%。
  鎮賚縣中醫院決心全面鞏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單位』建設成果,努力把醫院建設成政府放心、群眾滿意、職工擁護、同行羨慕的現代化中醫院。
局長寄語:
  丈量中醫路點亮中國心
  回首以往,中醫藥事業走過迂迴曲折的道路,如今,我們站在中醫藥這個陣地,丈量著前輩走過的遙遠而又艱辛的旅途,我們就會點亮一個信念,那就是要毫不動搖地捍衛中醫,堅定不移地發展中醫,致力繼承創新,推動中醫藥事業的進步。
  思路要清晰,目標要明確,措施要得力。
  古人曰:『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中醫人才的健康成長是中醫藥事業興旺發達的保障。所以,中醫藥隊伍要強壯,人才是根本。中醫藥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培養靠得住、信得過、用得上的中醫人才。
  真懂、真信、真用、真愛,是『真中醫』人才的核心價值觀。『真中醫』要堅信,中醫是世界未來的優勢醫學。
  作爲白城市的一名中醫,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成爲中醫事業有用人才,爲白城中醫藥事業發展付出心血,做出貢獻。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