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20|回覆: 0

[醫藥臨床] 談中醫外治法的復興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3-8-10 21: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中醫藥報
  醫學知識的起源首先是外治醫學。大約在170萬年前的元謀猿人時期,外傷和蟲蛇咬傷是能看得見的『外病』,對此,必然會發生用植物或燃燒的灰燼止血以及其他減輕痛苦的外治方法。比起胃痛、肺炎等引起痛苦的『內病』,『外病』更容易直接認識。自然而然地,在火堆旁烤食物和取暖時筋肉勞損引起的疼痛得到緩解成為原始的火灸療法;此外,還有選擇性地用植物貼敷傷口、水洗、刺癰排膿等醫學活動。
  外治雖是首先產生的醫學知識和醫事活動,但卻是最晚形成體系的醫學;直到清末1865年(同治四年)出版【理瀹駢文】才是其初成體系的標誌。在這漫長的時期里,中醫外治經受了不可想象的風風雨雨。
  外治的興衰
  在歷史上,外治曾有過很有意思的故事。【莊子】中有:宋國有人,善制手不龜裂的藥膏,卻世代以漂絲絮為業。有個客人願出百金收買他的藥方。於是全家人商量說:『我家世代以漂絲絮為業,所得不過數金;現今立刻可得百金,還是賣了吧。』客人得了藥方獻給吳王。這時吳、越兩國正在敵對,吳王就派他率兵在冬天跟越國水戰,因為擦了手不龜裂的藥,吳國戰力大大強于越國,越國被打敗了。吳王封賞土地給他。同是一個手不龜裂的藥方,有人能用來保衛國家,增強國力,而有人只能用來漂洗絲絮,這就是使用方法不同,其作用也會大大不同。
  在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137個外治方。在王莽時官方就組織了醫學人體解剖。在三國時代,外治法從體表發展到體內更為複雜的治療,開創了手術治療,其代表人物是華佗,已經可以開展系統的外科手術。但華佗因做手術而被殺害後,手術隨之消亡。可以說,外治的興衰和社會的環境密切相關。
  中國醫學從此進入了所謂的『無創時代』。九針之術也只突出了創傷最小的毫針。醫生們為了自保,不得不忍痛放棄了外科方法。1400年後,西方人開展了現代的外科手術,並走在了我們的前面。
  歷史上,一些統治者認為:『針刺火灸終非奉君之術』,因此外治之法受到上層社會的排斥。從此以後直到清代的醫生們都以『儒醫』自居,而『儒醫』專搞『大方脈』,即成為診脈開方自命清高的士大夫。而一般用外治和民間草藥的醫生卻被認為低人一等。
  清代吳尚先重視實踐,專研外治,整理積累民間有效的療法,終於寫出了【理瀹駢文】,使得外治地位被提升。吳尚先說:『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醫理藥性無二,而法則神奇變幻。』但是手術仍然沒有發展。
  西方醫學隨着帝國主義的大炮進入中國,中醫受到空前的排擠,外治更是流落在民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毛主席的支持下,中醫藥包括外治在農村以及一些中醫院為中國的衛生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外治工作者頑強地傳承着上千年來的寶貴遺產,自發地成立了外治學術團體。2002年,在原衛生部副部長胡熙明的關懷下,中華中醫藥學會成立了外治分會。
  尋找適宜中醫的尺子
  近年來,由於中醫西化,把西方的標準作為衡量中醫的尺度,大量傳承下來的寶貴醫學知識和方法慢慢遺失,因為沒有像西方那樣的實驗數據,它們大多被冠以『不科學』的帽子。外治分會作為全國的學術團體,更感到擔負着時代的責任。外治航船的方向要開向哪裡?
  如果測量一個物體尺子出了問題,測量將永遠不會準確。同樣,用西方的標準來衡量東方的醫學就是用錯了尺子。那麼,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怎麼樹立起東方的方法論和認識論,也就是找到我們東方的尺子。
  今天,筆者要提出的是『史驗求證』法,這種方法有如下幾方面的內涵:
  一是縱:時間長,可數百至上千年;二是橫:量,極大量;三是面:廣,使用面很廣;四是恆:穩定,療效波動小;五是顯:療效顯著,明確;六是特:專一,不良作用極小。
  所謂『史驗』就是歷史的驗證,遠遠長於和寬於有限的實驗。如果用『史驗求證』的方法,我們就會有許多珍貴的中醫技術被保護和挖掘,『史驗求證』可以在許多方面,將中醫類比推理的或然性結果變為必然性結果。中醫應當從以辨證論治分析推理方法為主的時代進入系統方法驗證相結合的時代。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延續,具有至少兩千多年的沉澱,其厚重程度是不可想象的,其正確和療效的驗證經過漫長的歲月、大量的實踐、睿智的整理和嚴格的傳承才流傳至今。
  外治的『古樹新芽』
  由於外治多年不被重視,理論體系不夠完善,因此有許多混亂現象,定義也不確切,讓不少外治技術找不到家。
  在2007年,外治分會討論通過了中醫外治法定義:在中醫藥理論基礎上,融匯先進科學技術和思想,運用藥、械、技等手段經體表或由體表進入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中醫外治學的定義為:研究中醫外治的淵源、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及發展的一門學科。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越來越需要無毒、無副作用、無傷害、療效獨特的『綠色醫藥』。而傷害大、污染重的開刀及使用血液的『紅色醫藥』;使用毒副作用強的化學藥品的『白色醫藥』越來越被人們拒絕。因此,外治的需求越來越明顯。
  要發展外治法,須還其本來面目,不僅僅是貼藥,而是要打出陸、海、空的組合拳。即用外治的多種療法綜合對付一種或一類疾病,挖掘出多種有效的外治方法,補充和替代一些傷害大、費用昂貴、條件要求高的方法,讓人民得到綠色的、及時的醫治。希望,外治技術就像【莊子】所講的手不龜裂藥一樣,為民族的復興發揮巨大作用。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