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01|回覆: 0

[醫藥臨床] 通腑治失眠

[複製連結]
真衣 發表於 2013-8-10 21: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中醫藥報
  朱某,女,47歲。患者夜眠不佳,每日夜間轉側不寧,難以入睡;脘腹脹滿,大便乾結不爽,伴腰酸乏力。於2003年9月到家父處診治。觀其精神不振,面黃,舌淡苔白,脈沉弦。家父認爲,證屬胃失和降,腸失傳導。治以通腑安神。
  組方:桃仁10克,紅花6克,熟地15克,當歸15克,枳實9克,半夏9克,木香6克,陳皮6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
  患者服藥5劑後,食納有增,大便暢,夜可安睡6小時,精神好轉,失眠已愈。
  家父云:此案旨在『祛其邪,通其道』,可使陰陽通,其臥立至。失眠一症,原因雖多,然究其根本,在於陰陽不通。正如【靈樞·大惑論】云:『衛氣不得入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蹻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這就是陰陽不交導致失眠的原因。
  此外,中醫有『胃不和則臥不安』之論。【素問·逆調論】云:『陽明者胃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引也。』這多由瘀血痰飲,納食積滯所致,以通爲治,常可立效。故【溫病條辨】說:『治失眠,條例甚多,總不出乎安胃和中,使陰陽氣順,則陰陽之道路可通而已矣。』
  以通治失眠,乃中醫辨證施治之道。筆者在臨床中,用活血化瘀治療失眠,也當屬通也。筆者觀【金匱要略】酸棗仁湯中,也有川芎一物,其意也取其辛通作用,藉以使陰陽相通,失眠可愈。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