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89|回覆: 0

[醫藥臨床] 關幼波內外二法治眼病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3-8-10 21: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中醫藥報
  關幼波是著名的中醫大家,對各科病證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筆者在此介紹四則論治眼病的驗案,以期反映其治療眼病的經驗和理論。
  內眼病先審臟腑調肝家首重氣血
  眼居五官之首,為肝家之外候,賴五臟六腑之精氣以濡養。眼病源於心、肝、肺、胃者,多屬實熱之證;涉及脾腎者,精氣虛損者多。內眼病症,多由臟腑氣血陰失調所致;外眼病症,多因風火為患。故應詳審病涉何髒何腑。
  關幼波體會,肝胃同病之證,必有陽明燥熱,治宜清泄為主;肝腎同病之證,虛火上炎者多,治當柔潤滋水。肝家之病,最宜活血調氣。氣行則血行,血瘀則氣滯。故常用丹皮、赤芍、川芎、丹參、紅花、澤蘭之類以活血;以香附、蘇梗之屬以行氣。
  病例一
  患者劉某,男,53歲,1970年1月2日初診。
  主訴:漸感雙眼視物模糊,加重7個月。眼科診為『中心性視網膜炎』,經治未效。視力:左眼0.4,右眼0.1,兼頭暈頭痛,煩躁失眠,脘腹脹,血壓偏高。舌質紅,舌苔薄白,脈沉弦細。
  辨證:陰虛肝熱,目失所養。
  治法:滋陰養血,清肝明目。
  組方:石斛15克,菊花15克,蟬蛻5克,木賊12克,蠶砂10克,生地15克,赤芍15克,當歸10克,川芎5克,草決明10克,生石膏15克,紅花15克,升麻3克,羚羊角粉0.3克(沖服)。7劑。
  二診:視力改善,乃於上方去蟬蛻、蠶砂、升麻,加白蒺藜15克,薄荷5克,黃連5克。7劑。
  三診:視力好轉,左眼0.9,右眼0.6。脅腹仍感脹滿不適,脈沉弦,舌苔薄白、質紅。上方去白蒺藜、當歸、黃連,加蘇梗6克,香附10克,銀柴胡5克。7劑。
  四診:查視力:左眼1.2,右眼0.9,右眼視野右下角有黑點。自覺時有後腦作痛。脈沉弦,舌質稍紅,無苔。因患者擬回原藉,遂取下方守服。
  組方:石斛15克,菊花15克,蟬蛻3克,木賊10克,蠶砂10克,生地15克,赤芍15克,當歸12克,川芎6克,龍膽草6克。
  1970年2月21日來信說:上方已服20餘劑,視力穩定。右眼易感疲勞,偶有痛辣感,血壓有時波動,求修改前方。
  處方:石斛30克,菊花12克,旋覆花10克,生赭石10克,木賊10克,蟬蛻3克,川芎6克,生地15克,枸杞子15克,紅花12克,赤芍15克,藕節12克,銀柴胡6克,蠶砂10克。20劑
  另:石斛夜光丸20丸,每日中午服一丸。
  7月10日患者來信說:右眼視力已達1.0,除偶有酸脹,余元所苦,已恢復正常工作。
  病例二
  黃某,女,34歲,1968年7月22日初診。
  主訴:間斷眼球發脹,刺痛難忍,視物模糊4月。患者素有高度近視,玻璃體混濁。視力:右眼0.05,左眼0.1。自1968年3月以來,眼球發脹陣作,刺痛,不能睜眼。視物模糊,戴鏡後仍看不清楚。陣發偏頭痛,每次需經一天左右始可緩解,常發於睡夢之中。眼科檢查稱『眼底黃班區有陳舊性出血』,多方治療未效。
  同年6月來京診治,某院眼科診為『雙眼高度近視,玻璃體混濁,黃班區陳舊性出血,腦血管痙攣,暫時性不全黑蒙』。治療一月,病情無改善。症見煩躁不眠,頭痛,眼刺痛,視物模糊;口苦溲赤,脅隱痛;月經延期,量少色暗;舌紅苔少,脈沉弦細。
  辨證:陰血暗虧、血運呆滯,肝陽偏亢,目睛失養。
  治法:滋陰養血,行氣化瘀,清肝明目。
  處方:石斛10克,旋覆花10克,生赭石10克,木賊草10克,菊花12克,蟬蛻3克,草決明10克,生地12克,赤芍12克,當歸10克,川芎3克,蠶砂10克,銀柴胡3克,羚羊角粉0.3克(吞)。10劑。
  二診:服藥後頭痛目脹減輕,夜寐漸安。乃於原方去蟬蛻、銀柴胡,木賊等清熱散風之品,加生地15克,沙苑子12克,北沙參15克以滋養肝腎。服藥30餘劑,視力明顯改善,戴鏡已能閱讀,遂攜方回原籍。後來信稱病情好轉。
  外眼病需究內因治風火法當圓活
  外眼病多風火熱症,然外因風熱與內因風熱治法迥異。蓋肝為罷極之本,煩勞則陽氣必張,上逆而為虛火;五志妄動,皆能化火,因而上炎。故人稱眼為『火戶』,謂邪火之門戶也。由此觀之,外眼火熱症,得之內傷者頗多。投藥不可純以苦寒直折,貴在隨證變通,或以甘緩濡潤,或以辛散苦降,或用甘苦合化。若外眼重症,又可以苦泄酸收,活血解毒之品煎湯外用,其效更捷。
  病例三
  塗某,男,35歲,1965年9月11日初診。
  主訴:兩眼腫痛7天。患者於7天前突然兩眼腫痛,診為『急性結膜炎』,曾用抗生素等治療未效,遂來診。症見雙眼瞼紅腫,灼熱癢痛,羞明流淚,分泌物甚多。頭暈口苦,便結不暢,小溲黃赤;脈來弦滑而數,苔薄黃,質紅。
  辨證:煩勞傷陰,肝火亢盛,更兼外受邪風,風火相煽,發為火眼。
  治法:清肝降火,散風降火,散風活血,佐以滋陰涼血。
  外方:荊芥5克,蟬蛻5克,草決明10克,薄荷5克,木賊草12克,赤芍12克,銀柴胡5克,石斛30克,杭菊花10克,川芎5克,當歸10克,紅花12克,金銀花15克,黃連3克,香附10克。2劑。
  二診:服上方後,眼瞼紅腫已消,目赤流淚亦減,然仍感磨痛眵多;大便轉暢。舌苔黃,脈弦滑。前方去荊芥、草決明、當歸、香附、金銀花;加生地10克,玄參10克,丹皮10克,忍冬藤30克。2劑。外用處方:黃連3克,銅綠3克,烏梅3克,紅花3克,薄荷3克。水煎外洗雙眼,一日三次。
  三診:雙眼紅腫磨痛已消,惟仍視物模糊,雙目發澀;舌苔黃,脈弦滑。上方去紅花、玄參、銀柴胡,加草決明10克,黃芩10克,外用洗藥同前。至9月18日,諸證若失,視力復原而愈。
  病例四
  何某,女,36歲,1968年7月18日初診。
  主訴:右眼刺癢澀痛一年有餘。患者右眼刺癢澀痛,畏光流淚,眼不欲睜,反覆發作,已曆年余。1967年9月,眼科診為『單純疱疹性角膜炎』,經治好轉。然其後屢發,平均每月一次。近日愈感右眼痛癢難忍,流淚不止,兼有脅脹溲黃。苔薄白,血絡瘀滯。
  辨證:血虛肝旺,鬱火上沖,血絡瘀滯。
  治法:清熱養陰,平肝明目,佐以活血散瘀。
  處方:龍膽草10克,草決明12克,地丁草30克,玄參15克,蠶砂10克,銀柴胡3克,生赭石10克,石斛30克,生地16克,紅花30克,當歸10克,川芎5克,金銀花30克,羚羊角粉0.8克(沖)。7劑。
  二診:目赤疼痛漸減,羞明亦輕。然餘熱未淨,乃於前方加炒枙子10克,增生地至30克。5劑
  三診:患眼已無不適,惟邪伏較深,血虛未充,宜守眼前言,每周3~5劑,連服月余,以資鞏固。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